前定武侯萧源,在沈月明的记忆中,实在是有些模糊。她仔细地回想了一下,却只记得那个有些凶悍,又护犊子的老爷爷,定武侯萧镛。每每想起,之前因为自己老是爬侯府围墙,偷看萧简的事情,萧镛气得吹胡子瞪眼睛,然后跑去找自家爷爷告状的场景,她心中不免有几分唏嘘。
据说,定武侯的爵位原本是萧氏长子萧源承袭的,可惜萧老爷子身体不好,又无子嗣,只得奏明朝廷,将爵位给了自家兄弟萧镛。自退位后,萧源就活得像个透明人,长年闭门谢客,不问世事,甚至朝堂上有些后起之秀,都不曾听说过有这么一号人物。
沈月明看向萧简,虽然依旧肤色苍白如雪,但冰秀玉骨,神光暗藏,难得的好相貌,果真是个很好看的人。
只见他半闭着双眼,眉间微动,似乎在思考什么问题。
此时,天空中又开始飘起了稀稀拉拉的雪花,落在几人身上,不多时,连眉毛都白了。萧简的身体素来都不太好,眼见他如老僧入定般地站在那里,沈月明还是有几分担心的,她刚想上前唤他,孰料萧简突然睁开了眼睛,犹如漫天星光落入了他的眸子里,沈月明不由心头一跳。
“方才本王听了许多关于邓老将军的事情”,萧简幽幽地叹了一口气,沈月明很清晰地看到他脸上闪过一丝悲悯,甚至还有少许遗憾。随着年岁渐长,她已经许久没有从萧简的脸上看到这样的表情了。
他缓缓地走到邓云海的跟前,也不顾地上的积雪,盘膝坐下,言道:“作为回报,本王也想给将军讲讲故事”。
邓云海有些微微愕然,不过想起眼前之人也姓萧,当即便拉下了脸,将头侧向一边,也不正眼看他。
“很久以前,有一对夫妇,育有两子一女,儿女皆是人中龙凤。尤其是长子,文韬武略,学贯古今,更难得的是,虽身居高位,却始终保持一颗体恤天下苍生的心,受过他恩惠之人,不知凡几”,萧简对他的敌意视而不见,自顾自地说道。
“有一年,天降大雨,数月不停,很多地方都遭了灾,灾后又爆发了瘟疫,死了很多人”,说到这里,他似乎叹了一口气,又接着说道:“那年,颍川十六州遭灾最重,伤亡的人数也最多,但为了民心稳定,避免造成百姓间的恐慌,朝廷决定秘而不宣,另派稳妥之人前往处理”。
沈月明也蹲下身来,静静地看着萧简,难道当年还有什么真相,为世人所不知?
“赈灾的人选很重要,代表着皇家的脸面,就必须是个有份量的人”,萧简说道,“可那是瘟疫横行的重灾区,既无贪天之功,又无油水可捞,唯有一贫如洗,颠沛流离的老百姓,还有要人命的病魔”。
沈月明听到这里,沉默不语,定武侯府乃世代高门,大显立国之初,燕双澜亲自册封的两个超品侯府,其一是雪衣侯世袭罔替的一字并肩王,另一个便是定武侯。
“原本他马上就要娶妻了,纳吉纳征之礼已过,日子也定下来了。可朝廷的赈灾人选迟迟未定”,萧简继续说道,“显而易见,这份差事风险极大,稍有不慎,别说赈灾了,恐怕连性命都不保。若是能解决,最多就是一张朝廷的嘉奖令;若是解决不了或者引发民变,落罪下大狱,肯定是跑不掉的,对吧?邓将军”。
邓云海闻言,冷哼了一声,也不言语。虽然恼恨萧源,但他心里明白,萧简所言不虚,高坐庙堂的达官显贵们,有几人能置自己的生死于不顾,甘冒奇险去救民于水火。就算萧源主动请旨前往赈灾,但荣庆城为了萧源一人的安危,罔顾砾城上千百姓的性命,究竟是去赈灾,还是害命?
“原本这是萧府的秘密,不必对外人道也。但是邓将军对当年的事情一直耿耿于怀,甚至不惜与敌国勾结,杀害自己的同胞,谋逆,叛国”,萧简面色清冷肃杀。
“邓将军口口声声家国大义,不也为了一己私利,做出通敌卖国之举?这般做法又与李赟之流有何区别?”,沈月明心有不齿地说道,不论邓氏多么无辜,邓云海所犯下的罪行,都是百死莫赎的。
风雪越来越大了,就连重风这种习武之人都略感寒意,他赶紧往萧简手中塞了一个金丝暖炉,围上银狐坎肩,又刻意站在上风处,用身体挡住风雪。
当年寒江关一役,沈月明身受重伤,还来不及好好休养,又带兵征战,再后来,无极圣尊派人用寒蝉冰毒伤了她,从而导致了沈祺的背叛……。
常年积累下来的旧疾和寒毒一直积压在沈月明周身的经络之中,所以漫天凛冽的严寒,并没有对她造成太大的影响,天气越寒冷,反而觉得更舒服。不过,只有她自己知道,什么是冰火两重天的感觉,虽然不惧严寒,但寒热在体内交替轮换,说实话,这样的滋味,属实不好受。
正当沈月明准备运功抵御一下身体的不适,一双干净修长的手递过来一只小瓶子,侧目望去,只听萧简说道:“此药可暂时抑制你体内的寒毒”,她微微一怔。
“当伯祖父告别年事已高的双亲,又将婚期延后,星夜兼程赶到荣庆城的 时候,才知世间多有欺上瞒下之辈,实际情况比奏折上的要严重许多”,萧简看着邓云海说道,“你父亲至死都不知道,疫情传播蔓延之快,当时荣庆城的情况比砾城有过之而不及,并非是为了伯祖父安危的问题,才拒绝了砾城百姓”。
邓云海之前已然受伤,天气又寒冷,本已有几分神志不清,可听到萧简说的话,心中不由大怒,明台顿时清醒不少,他急声说道:“不可能,祁云临死的时候,的的确确告诉我,就是因为萧源,担心他被砾城百姓带来的疫情所染,这才不肯通融入城的”。
萧简见状,挥了挥手,只见一位年近五旬左右的老者走了过来,他身形瘦削,容貌清俊,精神矍铄,来到邓云海身边蹲下,开口言道:“经年未见小友,故人清减许多”。
勉强睁大眼睛,邓云海看清那人相貌之后,眼里闪过一丝激动,道:“原来是您,数年前承蒙您的妙手回春,邓某才得以活命”。
原来老者姓楚,单名铮,是颍川十六州所设医署的最高医政官。邓云海是累积军功出身的武将,在战场上冲锋陷阵,难免要受伤。尤其是九年前陇川一战,他受了致命伤,几乎没救了。幸亏遇到了在陇川附近山上采药的楚大夫,这才侥幸活了下来。
因陇川一带盛产珍贵的药材,楚铮也喜欢这里恬静的山水,此后几年,便时常来这里住上一段时间,两人也渐渐熟络起来。相处之间,发现彼此兴趣相投,一来二往,便成了莫逆之交。
楚铮从随身携带的药箱之中,取出金疮药,用纱布包扎好他的伤口,又给他披上一件棉衣,这才说道:“小友,看在过去的情分上,老夫只能让你走得舒坦些,少遭些罪”。
邓云海笑了笑,点点头,他早知今日自己必死无疑,只是有些事情的因果,想在死前弄明白。
“不瞒小友,当年大疫,老夫就在荣庆城中”,楚铮说道,看了一眼萧简,继续说道:“方才御政王殿下所说的都是实情,当年荣庆城中的凶险远胜砾城”。
邓云海闻言,心中顿时咯噔一声,他之前是信不过萧简的,但楚铮不过是个治病救人的大夫,更难得的是,他心性纯正,质朴善良,无论对待权贵,还是对待普通老百姓,素来一视同仁,医者仁心,所以他应当不屑说假话,自己与他相处多年,对这个老朋友还是熟悉的。
看着脸色愈发惨白的朋友,长叹了一口气,楚大夫继续说道:“其实,从时间上来看,荣庆城内感染瘟疫的患者比砾城还早。或者有可能就是荣庆城传过去的。只是当时发病人数少,又多发生在贫民区内,刚刚遭遇大洪水,朝廷的赈灾钱粮还没有到,很多人连饭都吃不饱,哪有心思顾得上别人?所以那些人死后,便被草草掩埋了”。
微微低垂下头,邓云海一动不动地看着脚下的积雪。
“萧侯爷到达荣庆城的时候,疫情已经开始逐步蔓延开了。小友也知,荣庆城乃颍川十六州中最大的城郭,城内居住着近十五万人。自东北而出,便是卫湖平原,一马平川,乃我大显经济文化的重要所在。若是荣庆城的瘟疫传播开来,必定会动摇大显的根基”,楚大夫继续说道。
荣庆城不仅是颍川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多的城市,若是走漏消息,势必引起民心慌乱,毕竟得了瘟疫,几乎十死无生。城中的守军不过三四万人,一旦老百姓为了逃命,定会四散逃去,守军几乎无力可挡,则多少人家会遭大难,恐怕要数以万计。
“为了防止扩散,萧侯爷下达了封锁荣庆城的军令;为了尽快医治患者,萧侯爷下令在城西人烟稀少的地方,单独辟出一大块空地,作为临时医所,暗自将患病之人统一集中到那里医治,同时还命医所熬制清热解毒的药水给尚未染病的老百姓们服用,只说是强身健体之用;也为了稳定民心,萧侯爷下令封锁城中消息,严令禁止,不得外传”,楚大夫神色悲悯地说道。
有些不敢相信地摇了摇头,邓云海喃喃自语道:“不可能,祁云是荣庆城的守将,他怎么会不知道?他并没有跟家父说”。
“军令如山”,沈月明开口言道,“祁云身为四品军将,就算再失德,也不敢泄露这等机密”。“还有一点,为了彻底封死消息,萧侯爷下令凡是知道疫情的所有官员,均须将府中家眷统一送至驿馆,若是谁敢走漏风声,那么必将家破人亡”,楚大夫在一旁补充道。
非常时期行非常手段,既有军令管辖,又有亲人的生命相牵制,难怪旁人得不到半点风声,真是好手段,沈月明心中暗道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