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禅只需要提防孙权然后全力算计曹丕就可以了。

而曹丕需要对付的敌人就多了,南匈奴、鲜卑,还有吴、蜀,以及辽东公孙渊。

凉州之失曹魏一直强调是敌人不讲武德来偷袭,来减小其影响。

先前,曹丕和群臣商讨的策略是‘西守东攻’,如今加强西线防守是必然的。

至于是否要改变大的战略规划、转移重心,西攻东守,则是需要好好研判一番才能做决定。

曹丕现在还不知道他的并州即将处于危险之中,而他的幽州确确实实正在处于危险之中。

辽东公孙渊趁着季汉北伐之际,逼夺叔父公孙恭之位。

公孙恭很软弱,因此是曹魏十分合格的附庸,归顺态度良好。

公孙渊少年气盛,似乎雄心勃勃的想干一番大事业。

公孙渊在掌权不久后便开始与东吴往来,双方主要通过水上船只交流。

似乎是看出了曹魏现在颇有些疲弱,这个公孙渊有隔绝道路,裂土称王的意图。

辽东的变故让曹丕心情十分不悦。

首先,公孙恭每年给他进贡了不少貂皮、海贝、珍珠、山参等等财货。

作为宗主国理应保护自己的附庸,公孙渊的行为无异是在打他曹丕的脸。

所谓不告而取是为盗,对于曹丕来说,公孙渊就是窃土大盗。

尤其是公孙渊夺权成功后,不立刻来拜见自己,请求自己册封他为辽东之主。

反而是去跟江东的孙权勾结,更是戳到了曹丕的敏感点上。

对于曹丕来说,就像是家养了十来年的狗不跟自己亲近,反而跟邻居亲近,而且还是有仇怨的邻居。

正常人都不能忍,更别提曹丕了。

也就是一堆大臣头脑还比较清醒,轮番劝谏才让曹丕冷静下来,放弃大军征伐辽东的想法。

冷静下来之后,曹丕也渐渐回过味来了,眼下自己周边敌人太多,必须要分清轻重缓急。

辽东无论如何,都是偏远之地,威胁不到他的统治核心。

而且征伐辽东的成本和风险,仅次于过秦岭去攻打蜀中。

当初曹操征辽东也是九死一生,要不是张辽如同天上将魔主,阵前斩杀踏顿单于,一下子盘活局面,当年恐怕曹操就交代在北边了。

曹丕自然是不会忘记此事的,因此公孙渊虽然令自己生气,这是个应该缓慢处置的敌人。

当下最急的,自然是北边的胡人。

两部鲜卑人互相攻杀,彼此削弱是好事,但也让北境的仅剩的民众苦不堪言。

尤其是冬天,十一月中旬冬至日之后,黄河以北开始飘雪。

胡人比起互相攻杀,似乎对劫掠汉人更感兴趣。

这些胡人生活的区域太靠南了,他们主要生活在长城以内,黄河以北。

这样很容易影响到汉人,自河北黄巾之乱之后,幽州和冀州北部的汉人已经逃得十室九空。

大量的真空地带被胡人占领,胡人在这些地方的势力和人数上升,汉胡矛盾日益严重。

为了应对这个情况,曹操采取了民众内迁、大城而治的策略。

民众内迁好理解,就是将北方的民众南迁,以此减少与胡人的摩擦。

大城而治则是重点经营几座重要城池,作为朝廷在北方的统治据点。

城池和城池周围一定区域内的范围是强力控制区域,标志着他对幽、并、冀州的象征性统治。

其余地方则是放养的状态,占据这些地方的胡人和汉人豪强,只要不明着反朝廷就相安无事。

当然,对于曹操来说,当时施行这个策略其实只是权宜之计。

等他消灭其他诸侯、一统天下后,自然是能够腾出手来,处理北境的汉胡问题的。

所以他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征服乌桓,让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之后。

第二年便亲自率领大军南下,所到之处望风披靡。

荆州的刘琮、益州的刘璋、交州的士燮都上表称臣,颇有马上就一统天下的气势。

然后他就碰上了赤壁之战,随后是江陵之战,皆战败。

一统天下的的进程戛然而止,北方的汉胡问题也就始终无法腾出手来处理了。

之后曹操一直东征西讨,重新积攒起了一统天下的气势,然后天不假年归西了。

实际上在曹操人生的后段,他始终没能腾出手来处理北方胡人的问题。

曹丕继位之后,也是延续了曹操的权宜之计,只要胡人不明着造反,就不太理会他们。

天下大乱几十年,迟迟没有统一的这段时间,是北方胡人崛起的关键时期。

如今,他们已经颇有尾大不掉之势,而且每年劫掠的区域越来越靠南了。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北方胡人已经成为轻重缓急问题中的急。

曹丕其实也一直在想着处理北方胡患。

年初的时候,轲比能将住在鲜卑的五百余家魏国人驱遣出来,曹丕虽然表面上打哈哈谴责了一番就没在过问。

实际上,他的心里已经给轲比能判处了死刑。

只不过是手里一直没有能够砍死对方的刀,因此才一直隐忍。

缓急之外,便是轻重问题。

显然,江东的孙权是轻的问题,而曹丕一直以来也是将其当成轻的问题对待的。

虽然中原一带,孙权是季汉大将军的传言沸沸扬扬,但实际上,在刘氏父子北伐的时候。

孙权小柯基只是搁长江上游玩了一圈,然后就回去跟步练师暖被窝去了。

曹休也很克制,因为他知道当时的曹丕拿不出粮草支援他主动进攻。

所以曹休只是做好了防守准备,结果自然是双方根本没有发生军事冲突。

经过这件事,稍有常识的人便能看出来孙权与刘备根本不是一条心。

于是曹丕遣使改善与孙权的关系,孙权十分恭敬的用极高礼仪接待了使者,给足了曹丕情绪价值。

只是对于向曹丕称臣这件事,孙权并没有给予明确回应。

刘备又没有打他,没有面临生死危机,除非孙权贱的难受才会动不动跪地称臣。

孙权这段日子过得较为开心,他才懒得理会曹丕那病态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