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三个哥早早就起来了,平子肯定会跟着的,三个都穿得整整齐齐。

如秀洗漱完毕,他们都已经吃完早餐了,本来打算就带他们两个人,看平子也吃完早餐就一起带上了,让他长长见识也好。

暂时没让他们背书包,喜哥背了个小书篓,里面装着两个人的笔墨纸砚,以前听说测试会分为面试和笔试,所以这些东西还是自己带着比较好,万一就用上了呢!

乐哥一改往日的跳脱走起路来规规矩矩一脸的庄重,平子一路跟着也没有怎么说话。

测试的时间是已时,但是辰时正开始报名登记。

住得近都以为自己来得是比较早的,没想到书院门口没有开,门口就已经站了不少人,适龄学童和家长已经围了一大圈,一个镇上的人大部分都认识,相互打招呼、唠嗑好不热闹。

家长多、学童少,和现代幼儿园刚开学一样爹娘、爷奶都跟着凑热闹,不少是几个大人带一个孩子,像如秀一个家长带了三个孩子是没有的。

来测试的孩童都比较小,都是和乐哥差不多一样的年纪。

“你是住在墨园的如秀娘子吧,我跟你住的就隔了两间宅子。”

这个妇人如秀是见过的,平时打照面也就是笑笑招呼一声没有正经打过交道,听二叔婆说她相公是管清河镇衙役的小吏,大家都叫他言守丞。

看着高高瘦瘦、说话有点含蓄的长脸妇人,倒是有点骨感美,年纪和自己差不多,但是人很精明看着很热情。

“是言娘子吧?你这孩子也是要入学吗?”如秀热情地打招呼,三个孩子礼貌地叫婶子。

“这是我家二儿子,平时在家调皮得很,想让他早点认几个字。”那孩子个头比乐哥稍高,也是一脸的机灵劲。

“婶子我叫言松,和平子去过你家。”如秀刚刚还觉得奇怪,这孩子就跟平子、乐哥怎么一下就凑到一起去了,原来是早都认识的。

“以后孩子们可有伴了,他们一起玩,一起学习,多个玩伴自然是好的。”

如秀觉得孩子还是要多和同龄的孩子接触玩耍,不然容易自闭。以前在唐家村由于穷又被蒋氏磋磨,连玩的时间都没有,孩子们有点自卑更别说交朋友了。

“我也是这么个想法,邻居就得多走动一些,以后上学多个伴,我们大人也放心。”

言娘子家没有下人,什么都得自己亲力亲为,虽然没有跟着公婆住,可是平时事情也不少,如果自己家孩子跟着喜哥、乐哥就放心多了。

“大家都排好队,一个家长带一个孩子其他的靠边站,按顺序进门报名登记。”

门房终于把大门打开,很大的院子里面有几棵大树,像现代学校的操场。

家长们都拉着自家的孩子,规规矩矩地先后排队,如秀也不急带着三个孩子跟在言娘子的后面往院子里走。

大树下分开摆了两张桌,每张桌都由高年级的学子在负责登记,如秀跟着言娘子到了人数排最少的一个桌子前。

入门登记都差不多一样,用一个本子登记学童的姓名、年纪、家庭住址、父母等信息,来的大都是学龄儿童登记也很快。

负责记录的都是那些学子,也是考虑很多家长不认字,登记完后会发给孩童一个木质的牌子,上面写有编号。

得了牌子的再由几个稍小一些的学子,领着去到指定的教室进行测试。

看如秀带着三个孩子,两个小的是学龄儿童,就是问了喜哥一下情况。

听说在家有过学习经历,也不说什么,就给了编号牌。

登记完乐哥,负责登记的学子看了看平子:“这弟弟看着年岁还小呢,也是要一起报名吗?”

平子不敢说话怕被赶出去。

“是要一起报名的,你也给登记一下吧。”

平子确实是违规进来的,不参加测试的孩童不能进入,如秀想既然已经进来了,索性让平子也测试一下,毕竟也跟着学了那么久,总比那些一问三不知的孩童好。

反正即使录取了,上不上也看彩凤他们自己的意见,不能录取也没有关系,反正也是打算明年才读的。

这样乐哥和平子倒是喜出望外,平子过了年也才刚刚六岁,不能和乐哥一起上学他心情还有点低落的,虽然早晚还是可以在一起,但还是有点郁闷。

测试的教室不算大,古代的房屋可没有什么框架结构,房屋的跨度都不会太大,一个教室可以容纳二十个学子已是不少了。

教室的外面放有几张条凳,提供给等候的人坐的,坐着等喊到自己编号的学童才可以进去测试,家长不能跟着,孩子们还挺听话,没有哭哭啼啼的。

如秀看了前面进去的几个孩子,都是毕恭毕敬、规规矩矩地跟着学长进去,虽然有的看着有些胆怯,但是并没有闹着要家长跟着。

测试完后,还要在外面候着等最后的结果。

“初学的孩子是不需要笔试的,最多进去问几个问题,可能会要求背一两段书或者让他们试着写几个字,机灵一点的都可以入学的。”言娘子的大儿子言前也在书院读书,自然是比较清楚的。

如秀以前还认为进文华书院挺难的,看言娘子这么说也就了然啦,毕竟都是七岁左右的孩子,即使在现代大部分也才开始认字,怎么可能出太难的题。

文华书院收费本来就比私塾的学费高不少,如果门槛太高也不见得能多收学子,毕竟清河镇没有多大。

来报名的学子基本都是初学的孩童,像喜哥这样的一共四个,和家长相互交流了一下,两个是在私塾里读过两年,看着成绩不错原来的夫子介绍过来的,一个想进乙班,一个想进丙班;另外两个是原来家庭状况不好,耽误了。现在状况好转想着把孩子送过来,自然要从头学起。

古代读书同一个年级的相差个几岁很正常,去考学更不用说了,三四十岁还没考中秀才的大有人在,所以学院里学子年龄参差不齐是正常现象。

如秀让喜哥和乐哥进去测试的时候想进什么班要大胆地跟夫子提出来,特别是乐哥那么小的年纪想要跳级,不自己提出来夫子是不会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