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宁王妃安 > 第65章 滴血验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爷连同王妃假孕欺君,是皇室的耻辱,轻了说是大错,重了说便是有罪了。换了一身素衣,宁王直接带着宁安入宫请罪去了。皇上装模作样的发了一通火,便给了他惩罚,让他去督察、监管长溪、云孟、赤水、莲城、香山五县。这五个县城,在罗霄山中段、西麓的山区。这一区域,最近这段时间遇天灾,又逢有人叛乱,至少涉及邵、永、桂、阳、衡、郴、潭、汀等十三个州军。

这哪里是让宁王赎罪去,分明就是明里贬,实则给了宁王一个实行他督察权力的机会,这是要让他立功。

宁王牵着宁安走出太极殿,“等雍王婚仪后,我们便走。”

“我们?”宁安不解。

宁王笑,“对,我们,顺便带你去趟江南。”说起来,宁安似乎还没出过京中。“你放心,便是进了五县,我也会保护好你的。”若妻子都护不住,这点能力都没有,他还做什么宁王。

江南?“江南好玩吗?”她在书中看过,江南是个好地方,温度高、降水丰,非常适合水稻的生长,也很适合鱼类生长。

宁王看着宁安,宁安眼中带了一丝期待,“我还没出过京。”去过最远的地方,大概就是京郊的寺庙、庵堂了。前朝信佛道,京中寺庙、庵堂、道观不少。便是幼时跟随娘亲去寺庙、庵堂,也是坐在马车中,只是偶尔,透过车窗,看看街道。

皇上站在门前,看着两人离开,轻叹一声,“宫中、京中,处处都是埋伏,让他出去一段时间也好。”如今薛家落败,其他三大家族虎视眈眈,加之甘霖寺之事,若是将他留在京中,反倒是不安全。

皇上转向秦长松,“派一队暗卫,悄悄跟着他。”他与秦长松并肩走回内殿,“秦相的冤屈,还需再等一等。”薛公虽落败了,还有三大家族,现在还不是帮秦相鸣冤的好时机。

秦长松低头没有接话,许久之后才问,“皇上,太子您准备怎么办?”皇上要求太子去边塞监军,可太子贪图安逸惯了,他怎么愿意去危险的塞外。借着皇后生病,便留了下来。

“不去正好,朕本就不要他去。”让他去塞外,不过是一个借口,一个让皇后一心为太子操心,而顾不上去甘霖寺通风报信的借口。“你以为,我为何要调宁朗归京。”与西夏的战事,他早就做了决定,要让宁朗领军攻打。从来,他缺的不过是只是一个不被人疑心的借口。恰逢宁王与王妃感情甚笃,宁朗又重伤,这才将他叫回。

皇上轻叹一声,“他与他娘一样,不贪求权势富贵,可朕总不能不为他筹谋。”他说不要便能不要吗?只怕他不要,旁人也生怕他要。他的性命,并非他求不求富贵权势。想要保住他的性命,便要将集权的几大家族打散,便要将这朝中的权力分散出去。

十二月初八,雍王与宝琴大婚,京中朝臣几乎都去了。宁安在婚仪现场见到了萧姨娘以及她的新任丈夫正三品按察使,郑裕光。郑裕光也有六十岁了,一头白发,满脸皱褶。

萧姨娘是带着文龙与宝琴嫁入郑家的,继女大婚,又是嫁给皇子,他自然会出现。以嫡妻的身份,送嫡女身份的女儿出嫁,萧姨娘既开心又得意。她再一次在心中感慨,和离改嫁是正确的选择。

荣王妃看到了宁安,热情的打招呼。“宁王妃可是专门来送妹妹出嫁?”

宁安握着茶杯,小口饮着花露。“萧姨娘已是郑夫人,她的女儿,自然便不是我的妹妹了。”谁又知道萧姨娘的子女是否是她爹亲生呢?旁的不说,若是有心污蔑一个女子偷情与旁人私通,哪里需要什么证据,只需要一句话,便可落实了她的罪名,让她被世人所唾弃。这不是萧姨娘最擅长做的事情吗。

荣王妃深深看了她一眼,“听闻萧姨娘的儿女出生之时,均滴过血,验过亲。”

“滴血验亲有两种,一为滴骨,二为滴血。” 滴血的事例最早见于三国,那时候采用的多是滴骨法,即滴血入骨。到了宋代,着名法医学家宋慈将这种滴骨验亲法收入《洗冤集录》中,才更加流传广泛。

《洗冤集录》中记载,活人之间的亲权鉴定,常常遵循以下原则:

亲子兄弟,或自幼分离,欲相识认,难辨真伪,令各刺出血,滴一器之内,真则共凝为一,否则不凝也,

“记载归记载,实际之中,非血缘关系血相融,非血缘关系血入骨的例子也不少。”若是真的准确,父皇又为何不给他疑心的几个皇子滴血验亲呢?

宁安看着荣王妃,“王妃的亲妹乃是女医,怎会不知呢?”汪侍郎派来的女医,她只看一眼便觉得眼熟,今日遇到荣王妃,倒是将两人的面孔重合了。

荣王妃缓缓收拢了笑容,宁安继续道,“荣王妃家中也不算差,为何要让亲妹为女医呢?”虽然占了一个医字,却与男子为医不同,少不得受人谈论,羞辱。女人的医术再厉害,在世人眼中,也是不为接受的。

荣王妃微微苦笑,“兴之所然。”她的妹妹,自幼便想要做一个医者,他们反对也反对过,她却直接离家不知去处,等再次知道她的消息,已经是多年之后,她嫁了人,生了子,成了王妃,而她的妹妹,成了汪侍郎府上的一名女医。

四下无人,荣王妃突然对宁安跪下。宁安不解,慌忙将荣王妃扶起。“你这是做什么?”

荣王妃不起,“请宁王妃救我与两子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