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郭丰其实也挺憋屈的,

他怎么都没想到,新来的县令竟真是个“青天大老爷”,

整日只做三件事,

断案,睡觉,吃饭,

甚至断起案来,还可以不吃饭,不睡觉....

自己勤勉便算了,还让官衙里的一众衙役们跟着折腾,

每日三人一组的各个街道巡逻,虽然各自有休息的时间,

可是这对懒散惯了的郭丰,如何能受得了?

身子累倒也罢了,从前那些县太爷在管的时候,哪怕半夜三更守在青楼妓馆门口等人出来的日子也是有的,不过那个时候有油水赚呐....

不然那些张老板李掌柜的,是如何能“恰好”遇到县太爷有空,又“恰好”等到县太爷心情好,极好说话的时候呢?

可不就是他从中周旋来的。

鼎盛之时,甚至那些富豪乡绅还要看他郭丰的脸色行事,不然惹了他一个不快,便趁着县太爷心情不好的时候给引进去,劈头盖脸挨顿骂不说,甚至连“献”上的银钱都得翻上一番才行。

想当年自己在官衙里也算是个人物,银钱都不当银钱使,便是随便给外室零用的花销都是一叠叠的银票...

可如今呢?

想起来前两日,那外室搂着自己的脖子看中了一件纯金的发钗,明里暗里的想要自己送与,

若是放在以前,别说是一支金钗,就算是相中了一整套头面,只需要自己示意两分,那些钗环店的掌柜都得带着小跑给送过来。

现在....

之前早早允下的,儿子的私塾先生的“拜师礼”,都不知道从哪去筹集....

这段日子,镇子上的商铺老板被周康整治的叫苦不迭,大半数的店家都补缴了巨额的税款不说,还被查出来之前好些个欺压良民百姓的老底,罚的罚,打的打,如今见了官衙的人都像见了鬼似的。

还有好些偷摸的给郭丰塞银钱的,后来发现郭丰如今根本不顶事,甚至郭丰出面说好话的人,周康查的竟还要更严苛些,

是以,郭丰也被一众老板掌柜们,避瘟神似的躲的远远的。

郭丰恨得咬牙切齿,

气这些人变脸的速度委实太快了些,也气周康的油盐不进,不知变通,

活生生断了他的财路。

至于那唇红齿白的小生,也是周康今日刚刚在查案子的主家, 早前听说周康不爱钱财,不近女色,便另辟蹊径,寻了个容貌身段都顶顶好的男子来,妄图能拿下这个铜墙铁壁般的周康。

郭丰跟在周康后面这些时日,对周康也有了些许的了解,奈何那户人家许的银钱实在丰厚,自己手头又实在缺钱,便......

竟不曾想,周康竟如此不顾颜面,不仅将那柔弱无骨的少年郎给轰出来不说,连带着自己都丢了官职,

这下好了,油水没的捞不说,

便是连糊口的营生都没有了。

郭丰走的极其不情愿,可即使他满心怨愤,都无可奈何,毕竟被“人赃俱获”的查出来,

只能灰溜溜的走人。

郭丰走了,底下的衙役们有喜有忧,

喜的,便是这些年被郭丰压制的无法出头,甚至狠起来连自己人的油水都捞,憋屈了这么些年,总算老天开眼把人给弄走了。

忧的,即是那些平日里跟在郭丰后面狐假虎威的,如今郭丰一走,便再无往日嚣张,纷纷夹着尾巴做人,生怕和郭丰一般,银钱没搞到,还丢了官衙里的职位,得不偿失。

是以,官衙里暗地里的那些不正之气一时间消散的干干净净,每个人俱是勤勤勉勉,不敢懈怠半分,

后来,一众衙役中有个叫贾知的年轻人,当街拦住家暴男子,为护孩童被砸伤了肩背,在家休养了没几天便要挣扎了回到衙门,无论如何都要带伤去那户人家看看孩童可还安好,是否还被家暴。

待疼的满头大汗的回到衙门,正好遇到周康断案,便又不吭声的守在一边帮忙递状纸,

周康见状,盘问了几句,便点头离去。

第二日,便当众宣布,由贾知领了郭丰的职位,日后为衙役之首。

贾知是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早年也有惩恶扬善的心思,奈何上面一直压制,又久见惩善扬恶的戏码,便渐渐失去了往日的热血,做个只晓得混日子的人。

如今周康一来,从前骨子里的凛然正气好似再次燃起,便是往日巡逻,贾知都是最积极的一个,

原想着终于不用做那缩头乌龟,眼睁睁的看着良民被欺辱了,

谁知一举一动皆被周康看在眼里,就这么在一个平平无奇,甚至身上的伤还没好的境况下,升了官职。

这么一来,贾知的劲头,便更足了。

便是连夜里都加派组织了巡逻的人手,一时间镇子上连偷抢的消息都没有,实在是没有下手的机会。

这个时候,百姓们终于意识到,

周康,好像和从前那些个县令们完全不一样。

他好像,真的是在为百姓做事。

在他的整治之下,镇子上的种种真的和从前不一样了。

商户们不再敢缺斤少两,

小摊小贩不再担心被人追撵,

农民们被抢夺的田地悉数被归还,

便是从前那些恨不得在街道上横着走的乡绅,如今都是夹着尾巴做人,

甚至连出行都坐着不起眼的牛车,

生怕一个露富便被周康传去官衙问话。

从前那些恨不得鼻孔看人的衙役们纷纷改了性,

会好好的听百姓说话,就事论事,甚至还会帮着鸣不平,

往日恨不得缝进内衫里的钱袋子,如今也敢挂在腰前,

不用担心青天白日的被抢了,

也不用担心被哪个官爷给看见,交上半数的“酒水钱”。

那些从前华丽富贵的官衙,如今虽是灰扑扑的,没什么装饰,

可整洁明亮,更让人动容。

“清正廉明”的牌匾高悬于上,恍若明珠蒙尘之后的焕然一新,

百姓们再路过官衙之时,不再低眉顺眼的躲着避着,

甚至还会时不时的探头进去看看周康在不在,

有没有在断案,

门口守着的衙役亦不会撵人离开,

只会轻轻的提醒,公堂肃静,不要喧哗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