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三分人七分鬼 > 第3章 村里人最嫉恨女人偷野男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章 村里人最嫉恨女人偷野男人

村里人最嫉恨女人偷野男人。

古人云: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棽璟村百来号人家,姥姥打个喷嚏,全村人都能听得到的小村庄,针大的事不用一宿,全村人都知道了。

老木匠与曲美英的事,成了“老光棍与小寡妇的事”。

村民们用极其善良的想象编织成了传说中的故事,一个个开始添油加醋地将这事越传越离谱。

有的说,“骡子”平日里与老木匠就有过节,“骡子”发现他婆娘跟老木匠眉来眼去的,一定是美英这个骚货和老木匠故意设计陷害“骡子”。

还有人绘声绘色地描述:那辆架子车,曾经就是老木匠亲手修缮过的,怀疑老木匠在车子里暗藏了机关,这个机关就会突然启动,骡子惊慌失措,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是老木匠害死了“骡子”。

也有一些爱看热闹的村民在集市上看到了那几个小流氓的身影。他们言辞凿凿地叙述着小流氓们的猥琐模样和恶劣行径,说他们在集市看到过小流氓嫖戏民女,曾经被“骡子”呵斥过,是这些小流氓故意整的。

也有说是美英跟小流氓里的高个子是相好,他们是故意联合起来加害“骡子”,要不,为何在骡子屁股上来这么一杆子?

是呀,为何那人会无缘无故地在骡子屁股上抽上一杆子呢?一定是真的,无风不起浪呀。

村民们希望这些传说都是真的。

传言就像瘟疫一样在村子里迅速蔓延开来,给美英和老木匠造成相当压力。

尤其美英,她是女人,她的压力更大。

一时间,寡妇家门前仿佛变成了一个充满谜团和危险的地方,所有人都对那里避之不及,有些村民路过美英家门口,冲着她家骂道:“婊子”、“烂货”;有的还往美英门口吐口痰,连孩子都绕过她家的门前路走。

村里人最嫉恨女人偷野男人。

他们以此来警示自己身边有类似这种小心思的男人或女人。

四十年前的事情啦,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甚至还要追溯到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那时候的世界仿佛是一片混沌,而曲美英与老木匠之间的这段故事就像是岁月长河中被时光紧紧封存起来,成了陈旧往事。如今偶尔有人提起,那股子久远的沧桑感便如潮水般扑面而来,那无奈的情绪也仿佛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让人心生感慨。

“哎,造孽哟!”有个知识分子模样的人叹息道。

老木匠晃晃脑袋,收回目光,继续干起手中的活儿。

他一边干活,一边回忆着过去。那时的他年轻气盛,和美英也是情投意合,本以为可以顺利走到一起,却被谣言止住了脚步。

他怀疑是老铁匠横插一脚。

如今四十年过去, 曲美英和老木匠终于熬成了老光棍、老妪。

老铁匠也成了老光棍。

这或许就是命运吧。

阳光洒在那个模糊人的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模糊人的思绪渐渐飘远,穿越到了那个固步自封的年代。

那时的他们,是多么年轻,充满了渴望。

是那些莫须有的传说,吹散了本来该有美好的憧憬。

干完活,天色已晚,收拾好工具,准备回到空荡荡的家。

走着走着,习惯性地到了熟悉的路口,打开篱笆,走进美英家门的榆树前徘徊。

见屋内透出微弱灯光,他犹豫了一下,上了台阶敲了敲门。

美英打开门,看到是老木匠,脸上露出一丝惊讶。

老木匠憨厚地笑着,问候了一声。

美英请他进屋坐坐,两人聊了几句家常。

老木匠忍不住问起当年的事,美英沉默了一会儿,轻轻说道:“木匠哥呀,都是过去的事了,还提它做什么。”

隐藏在老木匠心底的那个结,始终无法解开。他想知道,当年,老铁匠究竟给美英做过什么举动,让美英这么狠心地与自己断绝。

老铁匠眼见老木匠要跟美英成婚,而自己又得不到美英。趁修补木盆间隙,赶到美英家,跟美英开玩笑道:“老木匠对你有意思啦?如果你嫁给老木匠,老木匠会跟“骡子”一样的下场,你信不?”

美英深爱着老木匠,她不希望老木匠有啥不测,于是,她宁愿相信老铁匠说的是真的,依然放弃了老木匠的追求,而孤独终生。

美英没有将此事告诉老木匠,她不希望老木匠去为她拼命。

美英的一句“过去的事就别再提了。”老木匠听了,心中有些失落。

他告别了美英,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暗自感叹:时光匆匆,有些事情注定无法挽回。

但他看得出美英的眼神里那份对他的眷恋,那份曾经的感情,终将永远留在彼此心间。

他会一直惦记榆树下的情怀。

时光如梭,转眼间,姥姥已经六十有九了,但按照传统习俗,人们通常会加上一岁来表示尊敬和祝福,所以她的年龄被算作七十岁。这样一来,到了后年,她的年龄将增加一岁,也就是七十三岁。

在传统中,有一句俗语叫做“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这句俗语意味着在这个年龄段,人的生命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和考验。然而,这只是一种民间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

尽管如此,听到这样的话还是让人感到不安和担忧。

酒桌上的人们也纷纷附和着姥姥,一同指责起老木匠。但老木匠似乎早已习惯了被人责骂,他不仅不生气,反而一边乐呵呵地笑着,一边继续畅饮酒划拳。

对他来说,这 53 度的高度白酒就如同神仙一般美妙,任凭别人怎么骂,他都毫不在意。

众人的指责并未让老木匠停止饮酒,他反倒变本加厉,又开始胡言乱语起来。此时,有人提议老木匠别再喝了,担心他会喝醉闹事。

老木匠却不以为然,还大声嚷嚷着自己千杯不倒。

姥姥见状,更加气愤了。她站起身来,准备上前在老木匠脑门子上挨上一巴掌。

她自己心里也不好受,更不想看到老木匠借酒颓废的样子。

身边的人急忙拉住姥姥,劝她别冲动。

众人中有位老者插话道:“别看他五大六粗的,他是缺爱呀。”说完眼睛瞥向姥姥。

旁人不解道:“他缺爱,他有啥子爱嘛?”

老者撸了一下胡须上的水渍,俗话说:“酒后大睡者,贫穷;酒后大闹者,缺爱;酒后话痨者,辛苦;酒后爱哭者,重情。老夫看来,老木匠是缺爱呀。”说完又转向老木匠笑。

老木匠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些不妥,知道姥姥在疼他。便知趣地放下酒杯,向她道了歉。

老木匠笑嘻嘻地说道:“我只是随口说说,你们别当真嘛!”

“我才不信什么阎王不阎王的!我还要看着我的重外孙女长大成人,我要好好活着!”姥姥的话语充满了力量,把在场的人逗乐了。

一场小小的风波就这样平息了。大家重新坐回座位,继续享受美食。此刻,饭桌上的气氛变得更加和谐,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这场小小的风波就这样过去了,但姥姥的话却深深地印在了每个人的心中。是啊,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年龄的长短,而在于我们是否活得精彩。姥姥用她的坚强和乐观,给了大家一个有力的启示。

姥姥这次回老家,有她的想法。

她说城市里待不习惯,还是农村更适合她。其实,姥姥真正担心的是自己将来的归宿。

谁谁谁家的老太太去世了,而谁谁谁家又迎来了新生命。这一喜一悲之间,让人感叹生命的无常和脆弱。

不知那些事触动了姥姥的神经,她受不了,吵着要回老家去。

在城市里,人们死后只能火葬。把人放进火炉里像柴胡一样烧成灰,这不要疼死呀。姥姥哪里受得了?这让她心生恐惧。相比之下,农村的土葬则显得更为自然和安详。在她的观念中,入土为安才是对逝者最大的尊重。

尽管家人多次劝说,但姥姥的决心依然坚定。她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而且态度十分坚决。或许,对于这位年事已高的老人来说,回到熟悉的农村环境,按照传统方式安葬自己,才是她心灵上最大的慰藉吧。

为了这事,姥姥来问棽棽,在家族里,姥姥最相信棽棽。要不是,棽棽在这里,她早就要回乡下去住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