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亮剑:开局丁炸桥,自酿地瓜烧 > 第408章 操刀猛攻,速吃第三大王牌主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08章 操刀猛攻,速吃第三大王牌主力

负责突围的4个师,110师起义,118师被打残,其余两个师溃不成军。

一波三折的故事,最值得大书特书。

第二天报刊便已经向金陵撒了出去,廖师长深明大义,110师投诚起义。

娘希匹直接把电报发到黄司令的面前,质问他怎么回事?

说好的突围呢,怎么还有起义的问题?

“不可能,廖师长带队突围,怎么会投降于匪?”

直到报纸空投甩到黄玮的脸上,才不置信的相信了这个结果。

被人欺骗的感觉涌上心头,书呆子差点一口气闷过去。

他不怕廖师长起义,关键这丫的把榴弹炮、坦克、装甲车也带走了一批。

骗感情也就算了,还骗炮。

不可忍,实在不可忍。

最高兴的莫过于4纵,啥也没付出,白得一个师的兵力,经过简单的思想改造,部队直接加入到反击黄兵团的路上来。

火炮坦克直接投入围剿12兵团,总攻战打响,各纵队主力齐齐朝着阵线猛攻。

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在所有人心头。

此时此刻生气也没用了,黄司令要做的如何把防守做到极致,能够阻挡中野及丁伟兵力的猛攻。

如今看来,防守不太可能。

攻方的火力凶猛,又有榴弹炮等重武器配合推进,兵力也占据优势。

火炮精准射击,能够连续的拔除火力点,让进攻部队得以迅猛推进。

十几个纵队与12兵团四个军在小小的双堆集厮杀。

爆炸的火光,足以毁灭任何坚守的部队。

金陵这边,战令部跟参谋部的一群人连夜讨论,该如何拯救不太妙的淮海战场。

辽沈作战的时候提出了一个东西对进的策略,如今淮海局势不利,又有人提出了南北对进的方案。

让徐州的杜一期等兵团跟宿县附近的黄、刘、李兵团一起配合作战。

徐州兵团向南打,黄刘李兵团往北打,来他一个南北对进,一举逆转当前危机的局势。

只要两大兵团撤回淮河,一切就都还有可能,鹰酱爸爸的支持还在,一切都可以翻盘。

炮声跟枪声连续,从总攻开始后,丁伟身边的参谋部内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

各部队不断跟总部联系,汇报战果,汇报进攻情况。

而前线指挥部也及时的调整策略,调动火炮支援。受限的并不是炮兵,而是炮弹的数量。

只要拉来足够的炮弹,别说双堆集,就是四堆集、八堆集也足够给他扬了。

“大彪,你觉得我们多久拿下黄兵团,四个军12万人,这只是一盘开胃菜。”

大彪抿着嘴,自信的一笑。

“按照当前的进攻速度,两天时间足够拿下双堆集。黄兵团最硬的是18军方向,可它也仅仅只有一个18军。”

“要说王牌部队,咱独立纵队已经敲碎了两个王牌军了,再硬的王牌,也禁不住火炮,也禁不住坦克冲击。”

“人的骨头,总归是碰不过铁疙瘩的。”

丁伟哈哈一笑,“老子就喜欢听你说话,说话中都透着硬气,是咱们北满军区出身的人。”

“不过,我认为2天的时间有些保守了,我认为一天就可以凿穿他们。”

“集中两个炮团,先不分昼夜的轰它12小时,不必吝啬炮弹,给12纵队、独立6纵下令,不必留预备队,不要保留实力,所有火力全部朝着守军猛攻。”

前线的炮火突然猛烈起来,炮弹跟不要钱似的朝对面宣泄。

火力点密集,落点密集,让平原地带出现许多坑坑洼洼。

黄兵团司令部内,来自金陵的最新命令,要求12兵团向北进攻。

杨波涛瞬间就火了,“进攻?敌军几个纵队包围了我们,怎么执行南北对进?”

前线岌岌可危,应该集中优势兵力,果断朝着薄弱地带突围。

密集的火力,压得人抬不起头来。

这时候往北进攻,硬冲丁伟的两个纵队跟4纵,这不是自己往南墙上撞?明知命令不靠谱,还要坚决执行下去。

不撞南墙不回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就是书呆子。

苦苦防守还觉得吃力,这时候命令部队反冲锋,向北进攻。

集中了最精锐的主力,与丁伟纵队硬碰硬。

这一碰立马出问题了。

拿下郑城、开封后,这边的机场基本处在瘫痪状态。

丁伟提前命令了空中部队接手机场,就在总攻前夕,争分夺秒的恢复了军事机场。

战机从津城飞过来后,做战前的储备工作。50多架美式飞机,整齐的排列在机场外围。

警备部队正帮忙装填弹药,加满油箱。

在围堵12兵团的总攻命令下达后,林一虎的飞行大队已经具备了作战能力,等候丁伟的命令。

在12兵团向北进攻的时候,正是最佳的飞机轰炸的时刻。

火炮、飞机同时降临战场。

航弹、机枪轮番朝着下方攻击,密集的子弹如骤雨倾泻。

立马对地面部队造成难以扭转的伤亡,拥有空中支援,无疑是如虎添翼。

让18军防守的阵地出现了破绽,队伍直接压进穿插。

两支精锐部队互相冲锋,就看谁的战斗力更强,看谁的火力更猛,看谁的支援更及时。

飞机轰炸以后,火炮再度持续的射击,炸的地面松软,遍地狼藉。

坦克的影子出现了,两个纵队投入40余辆坦克战车,伴随步兵冲锋。

没有太多的花里胡哨,装甲火力压进阵线,摧毁18军的进攻阵线。

精锐部队与普通部队的区别在于敢打敢拼,即便出现了大量的伤亡,也能保持一定的战斗力。

部队尚能维持秩序,能够支撑命令下达。

己方也有伤亡,这是纯粹的硬骨头,唯有硬啃下去。

12纵跟独立6纵并不是丁伟最强的纵队,单独一个纵队与18军的战斗力相比肯定是弱一些。

两个纵队联合压进,利用兵力优势,能够弥补战斗力上的不足。

再加上战机、大炮、坦克的优势,足以弥补战斗力的差距。

硬碰硬,硬啃骨头,这种仗谁来了都没用。

压上去,凭着战士的意志去拼。

丁伟的脸色如常,见惯了大场面,跟鬼子拼刺刀的时候,眼睛都不眨一下。

推一个硬骨头18军而已,有什么可担心的。

战局持续,部队相互厮杀,鲜血瞬间流淌大片地面。

水坑里一层血色,躺着双方这群的士兵。

血战令人胆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