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亮剑:开局丁炸桥,自酿地瓜烧 > 第406章 老实人没有好结果(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06章 老实人没有好结果(2)

部队集结完成,马上撤呗,还等什么呢?

“波涛,你先等一等,我派去85军传递命令的参谋不见了,再等一等。”

啥?

我裤子都穿好了,马上就能朝着东南方位跑路了,让整个18军等一个小小的参谋?

杨波涛也是听话,气的跺脚,还是老老实实的让部队待命。

12兵团整整12万人,等一个已经失踪的传递命令的参谋。

用班主任那脑瘫的话说,每个人耽误一分钟,60人就耽误一个小时啊。

那要是耽误一天呢?

12万人在原地等了一个白天,始终没有找到那一个参谋的讯息。

一个白天,给中野纵队争取了很多加入战场的机会,方便各纵队主力,分别向12兵团的前后左右包抄。

杨波涛来回跺脚,身边已经扔了一地的烟屁股,像极了陪女朋友逛街,她化妆两个小时的场面。

队伍呈行军队列,从上午等到了下午。黄司令总算反应过来了,别等了,八成这参谋出事了。

总算下令让部队出发,向固镇刘李哼哈二将兵团靠拢。

唯一察觉到危险的杨波涛最积极,带着主力部队一路狂奔,恨不得把车轱辘跑冒烟。

仅仅用了2个小时,就从浍河北部跑到了浍河南部。

在撤退这件事情上,国军的表现一向是世界顶流。

“部队到了哪了?”

“回军长,我们马上到达双堆集,距离固镇仅有几十公里。”

杨波涛心里松了口气,固镇就是哼哈二将的兵团了,这两位手上握有5个军的兵力,跟12兵团汇合,岂不是在淮海横着走了。

“通知部队,准备连夜行军,务必以最快的时间……”

话没说完,通讯兵背着电台冲了过来。

“急电,急电!”

兵团司令刚刚下达新的命令,要求18军在双堆集等候,休息一晚再继续行军。

“休息一晚?”

杨军长不明所以啊,一口气就能跑到固镇,跟友军兵团汇合,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休息干嘛。

“理由呢?”

“报告军长,这是黄司令的原话。说是夜间行军,不利于装甲车与坦克行进。”

日泥马的不利于行军,到底是几辆坦克重要,还是12兵团这十几万人重要。

敌军包围的意图明显,此时不抓紧突进,等一天就危险一天。

双堆集,怕不是我们的葬身之所吧?

环视周围,杨军长产生一股强烈的墓葬之地的想法。

他猜的不错,在12兵团磨磨蹭蹭往固镇行动的时候,丁伟、中野的几个纵队已经完成了兵力合围。

正面方向是陈司令的4纵,丁伟的2个纵队,率先止住,以阻击阵地反击。

18军是一个擅长防守的队伍,号称部队走到哪,工事就修到哪。进攻的能力相对较差,面对围追堵截,本可以逃出生天。

就因为书呆子不懂指挥,缺乏战场嗅觉,要把整个兵团葬送了。

杨也是一个老实人,看情况不妙自己跑就完了,假装没听到军令,管他呢。

老实人,都没有好下场。

双堆集外围,越来越多的士兵出现,火炮就位后,当晚对着国军方向猛攻。

美式榴弹炮特有的轰炸声,震得国军将领纷纷起身。

完蛋了,中野的兵力全都汇聚上来了。

士兵根本没来得及休息,立刻投入战斗,战场上的枪声瞬间猛烈起来。

不断有交锋的部队碰面,冲击防守的12兵团。

野战跟夜战都是解放军的拿手好戏,趁机向兵团内部穿插渗透。

一张巨大的包围圈笼罩在双堆集,将黄玮兵团围堵在一片平坦的平原地带。

一开始12兵团还没着急,尤其是兵团司令书呆子,他知道自己带领的部队是国军精锐,还有五大王牌之一的18军。

准备做一个难啃的硬骨头,在双堆集防守待援。

以敌军的火力,不可能突破他的防守圈。

但随后的几个小时内,他的思维瞬间转换了。

丁伟纵队的火力很猛,一轮齐射就让外围阵地丢失。即便是精锐的18军,擅长防守的老兵们,也挡不住火炮的压进。

他们手上多野炮跟山炮,105毫米的榴弹炮就没多少。

丁伟是集中了两个炮团,一百多门大炮,形成了极大的火力压制。

各纵队的野炮团也集中起来,将火力输送到一片区域,密集的炮弹落下,顿时硝烟弥漫。

爆炸的火光连成一片,仿佛把天空照明。

亮如白昼就是眼前的场面了,炮火持续射击了半个小时,几百发炮弹落下,爆炸的弹坑内都出现了水。

这种情况下让神仙来了也挡不住。

第二天一早,让各部队汇报伤亡,黄司令的眉头瞬间就皱成了沟。

这样打不行啊,对方的火炮比自己还多,到底谁是美械精锐?

进攻的4纵也体会到了美式火炮好东西啊,他们进攻的方向上,处在了火炮支援区间内。

左右两个炮团一扫,大片阵地就没人了。

即便有,也只是零星的抵抗。

有这样的火力加持,一辈子没打过顺风顺水的仗。

丁伟坐镇在前线,盯着国军的部署,忍不住感叹一声。

“18军的工事修的确实漂亮,若是所有的国军都会这一手,足够减少3成的伤亡。步兵对步兵,工事的作用极大。”

张大彪放下望远镜,对此深有同感。

有些老兵把射击孔压得非常低,即便你匍匐前进,也会被轻机枪的火力扫到。

有些火力点修建的刁钻,往往会给进攻方造成极大的伤亡。

“让同志们休息一下,吃完早饭,继续打。”

12兵团内可没心情吃饭,察觉到攻势犀利后,正在商量着突围。

杨军长的脸色愤愤不平,妈的昨晚一口气突破到固镇,哪来被围堵?

都到了生死危机了,集中主力向东南突围。而书呆子却选择了各军抽一个师出来。

黄司令的想法很简单,怕有的部队在突围中不出力,各自抽一个师,一起向东南固镇突围。

涉及到大家的生死,总不能不出力了吧。

110师的廖师长突然站起来,愿意主动带头,参加到突围当中来。

事出反常必有妖,国军将领遇到事情向来是先往后退,哪有主动往前顶的?

这个廖师长有问题,难不成是水跳子?

但黄司令不这么想,敢于主动请战,好同志,好军官啊。

当即决定110师,118师等四个师的部队齐头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