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亮剑:开局丁炸桥,自酿地瓜烧 > 第399章 三线同时开火,丁伟开始筹谋外东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99章 三线同时开火,丁伟开始筹谋外东北

这次更像是立威会议,中野的军纪要求尤为严格,大兵团作战,军纪要严。

有第一政委在这盯着,不会出现军纪问题。

在指挥上,丁伟并不担心。

战事进行到最关键的一环,一旦打赢了淮海,中原的战事足够解决。

需要考虑手下的这些纵队司令,有谁能发展成兵团司令?

孔捷够呛,最多是副兵团级,纯粹听话的工具人。

孔勇、王涛也够呛,资历不够,硬往上拔,也就是纵队司令的极限了,比较好的情况是整编为军长,后续保少争中。

张大彪已经稳稳的成了兵团级,实力跟能力都足够胜任。

高清纵队在结束了北平事宜之后,可以考虑借着整编傅先生兵力,一举提升为兵团级别。

吃掉这股兵力,丁伟手上直接掌控的部队将突破百万。

8纵、9纵、12纵属于从东北带过来的部队,三个纵队司令立了不少功劳,保底是少将职务。

还是缺少兵团级的手下,这类手下也不是他丁伟能够轻易拿到的。

亦是不好培养的。

既然如此,不妨跟各个山头搞好穿插,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绥远方面,孙德胜的部队要主动出击,调集部队的主力,横扫傅先生的残余兵力。

同时加入到西北方面的作战,策应老总把绥远地区给搞干净了。

孙德胜手上有一支美式谢尔曼坦克团,对付所谓的马家骑兵最为有效。再加上手上的骑兵军战斗力足够,机动力足够,火力足够。

横扫绥远指日可待。

外东北方面,第一批8000余人的雇佣兵力即将送到滨海边疆区。

利用走私的手段,把这伙人送到山区作战。

军械、子弹批量输送过去,从犹大自治州扩散到阿尔穆州、伯力、滨海边疆区。那群为了钱财,什么事都能干出来的犹大,最适合帮着丁伟干走私。

既然当初有河豚计划,丁伟也要来一个变相的河豚计划。

把自治州的经济搞起来,吸引更多的犹大过来定居,然后扩散影响力。

已有3000兵力进入自治州,担任治安工作。

十分珍惜这个机会,扩展影响力,表面是3000人,暗地里可以投入6000人,乃至一万人,凑一个完整的治安师。

地广人稀的外东北,已经被游击搞的焦头烂额。

总不能让一百多万军队,全部进入外兴安岭抓老鼠吧?

围堵封锁根本不起作用,山区根据地建立起来后,这伙人挖出了很多坑道,躲起来打游击。

要抓老鼠,最好的办法是找老猫。

否则调来的狮子老虎,也拿捏不住。

周卫国趁着柏林方向的紧张气氛,拉来了不少技术工人,进入北满地区工作。

提供满意的薪水、职务,这些人的经验丰富,技术知识健全。顺带着帮忙培养更多的己方工作人员。

羽翼逐渐的丰满起来,不排除趁着老毛子无暇顾及远东,向外进军。

如今的蚕食已有成效,得考虑跟鹰酱合作,让他们援助远东游击队,给予物资支持。

这种事情不拉着鹰酱,难做大做强。

怎么拉拢,从哪拉拢,需要一定的策略。

最佳的办法肯定是从日岛用劲儿,穆连成适合做这件事情,表面以渔业养殖打捞为主,保持跟滨海边疆区、库页岛的贸易。

实则持续的运输鬼子老兵进入毛子的地盘。

要持续输送人员,补充游击队的血液,提升山区根据地的规模。

张大彪的兵团一直没有往南调动的另一个因素,丁伟要等着北平的战事结束,把独立纵队调回北三省。

维持自己在关外的基本盘。

岗子哥是有野心的人,他来搞东北的经济恢复最为合适。丁伟掌握大量的军队,两人合作,未必没有机会向外发展。

已经开启了多线作战,周卫国的装甲师维持日常训练。还需要考虑t44坦克的存在,手上的t34\/85坦克已经过时,而北满军工厂尚不具备生产新型坦克的能力。

坦克不够,就得考虑反坦克武器,反坦克地雷,反坦克路障。

内河舰队的筹办也需要加急,拥有生产内河炮艇、潜水重炮艇的能力,利用东北的钢厂,迅速打造一支内河舰队。

方便随时控制松江、黑龙江一线,能够跟老毛子分庭抗礼。

化工厂、炼油厂、造船厂全部拉满生产力。

趁着现在有物资,有人手,有资源,有话语权,迅速扩张影响力。

相应的轻工厂子,倒不在丁伟的关注之中,有穆晚秋帮他盯着,完全不需要操心。

主要精力是解决眼下的重要战事,先把淮海搞定了,国内便可以横行无阻。

不管是往东南亚扩张,还是往外东北扩张,都有机会。

淮海的战事绝不是五五开的问题,别看国军的主力强盛,其实已经存在了很大的隐患。

首先是高层的区别,有娘希匹在那插手指挥,就算能赢的局,也必然会输。

中原部队是娘希匹最后的压箱底的东西,一旦丢失,便彻底失去翻盘的可能。

徐州必不可能守了,应该撤出徐州,向淮河一线加固防守。

最不济分江而治也是可行的。

摆在娘希匹面前的问题是中野、华野的兵力已经向徐州外围靠拢,双方各自投入几十万部队,随时可以掀起一股风暴。

谁来操刀撤退的事宜?

徐剿总司令刘大将军肯定不行,这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人物,能力到底值几分他最清楚了。

指挥几十万国军,别闹了。

光让他守一个徐州就不放心,让他指挥几十万国军主力撤退,怕不是全局崩盘吗。

在局势瞬息万变的时候,还不能确定主帅人选,这种仗还打个屁啊。

娘希匹别的本事没有,忽悠人的本事还是高的,特意把国军内的常胜将军给忽悠了一顿,想让小诸葛接手主帅。

操刀撤退徐州,坚守淮河一线。

建生同学一开始还挺高兴,难得娘希匹放权,自己手握两个剿总的职位,绝对的位高权重。

怎么形容呢,一脸得意,跑去跟大哥炫耀。

但李大哥的脸色阴沉下来,拍了拍好兄弟的肩膀,两个剿总的职务,兄弟你把握不住啊。

其一,徐州剿总是个烫手的职位,指挥不动中央军嫡系的将领,过去容易被架空。

命令难行,再大的本事也施展不开。

其二,这是一个巨坑,打好了跟你没关系,打坏了纯属背锅,政治觉悟不够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