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亮剑:开局丁炸桥,自酿地瓜烧 > 第352章 金条一样之前的火箭弹,给我来一车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2章 金条一样之前的火箭弹,给我来一车皮

至于阿诺夫提出的最后一条,想维持租用不冻港的权益,必须保证他们在远东不冻港的使用权。

呵呵,日泥马的老毛子,占了几十年了,想一直站着不撒手?

虽然俺们没有军舰,没有海军,但港口不能让你便宜占着用。

任何东西用习惯了,就容易当成自己的。

就像别人家的老婆,娶回去可能不用,但也不能随便让别人用啊。

有些人哦,就专门喜欢玩别人家的。

还有些人哦,娶回家他也不玩啊。

丁伟必不可能保证对方的权益,一旦国内的战事结束,老毛子租用的日子也就到头了。这种事无须他来操心,那位足够拿捏慈父。

“权益的问题无法保证,我只能保证不找你们的麻烦。想要达成合作,阿诺夫中将,拿出点诚意来吧。”

“你想要什么诚意?”

阿诺夫大眼睛巴巴的看着,倒要看看丁伟能说出什么要求?

这次来海拉尔,令他颇有些吃惊。

北满已经完成了石油开采、炼油的过程,其化工厂、军工厂也步入正轨。关东军在满洲留下的工业底子,其中40%-50%进了丁伟的口袋。

技术工人、纯技术、设备一应俱全,让其威胁性提升了数倍。

空有几十万军队是一回事,能养活几十万军队又是一回事。

两者的危险级别不在一个档次上。

所以在他的眼中,丁伟所需的可能还是大口径火炮、坦克、飞机等军工技术,这些绝不能给。

一旦让丁伟拿到,远东军遭受到的威胁将难以控制。

“我需要火箭弹的生产技术。”

听到技术二字,阿诺夫本能的摇头拒绝。

丁伟已经有了完善的军功技术,这里边既有苏联人的影子,又有关东军的影子。绝不可能再给他其他的军工技术。

随后脑子消化了一番,火箭弹?

等等,他丁伟什么时候拿到了火箭炮?

喀秋莎火箭炮正式的名字是bm-13型火箭炮,也是老毛子研发的轮式车载火箭炮。火力强,覆盖火力强劲。

作战期间总共生产了6700多门,大多部署在欧洲一线部队手上,远东军手上装备的都不多。

是谁,到底是谁向丁伟走私了这些武器?

先是t34坦克,再到现在的火箭炮,远东军能拿到的好武器,几乎全在丁伟这里找到了踪迹,除了他阿诺夫外,还有谁跟丁伟秘密交易?

看着阿诺夫脸上的惊讶,丁伟饶有兴致的盯着对方。

猜吧,看你们能不能自查出来,最好内部再解决几个叛徒。

先不要管火箭炮从哪来,制造火箭弹的技术给不给,如果不给技术,供应一车皮也行啊。

一枚火箭弹价值一根小金条,一车皮也不多,两千三根小金条而已,不贵不贵。

阿诺夫的脑门有点热,

“让我想想,我有点懵。”

“快给中将拿个椅子,坐下好好考虑,我时间很多,不着急,完全不着急啊。”

丁伟说话阴阳怪气的,不知道老毛子阿诺夫能不能听出来。

拿着板凳,吹着西北风,头脑格外的清醒呢。

看了下怀表,下午2点多,正是一天中最暖和的时间。但海拉尔地区的温度,却保持在零下十几度,多站一会,都容易冻僵。

阿诺夫端起茶杯,这时候热茶已经吹成了温茶,再放一会要变成凉茶了。

今天的交锋中始终处在下风,原因无他,远东军需要有求于人。

想缓和与丁伟的关系,不出点血真不行。

给一车皮的小金条,还是给火箭弹的制作工艺?

白嫖这玩意儿确实舒服,不用花一分钱,拿到想要的东西。

话说,当初还有3亿卢布的贷款呢,最近也没人敢跟丁伟要呢。

欠债还钱,我丁伟是那种贷款不还的人吗?

手上有石油,有粮食,新建了食品厂、面粉厂、罐头厂等,穆连成的家底统一往松江地区搬迁,轻工产品还是有不少的。

可以高价拿来抵债,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双手交叉望天,等了好一会,阿诺夫才下了决定。

提供一车皮的火箭弹,一共2700枚,用于换取丁伟的好感,缓和双方的矛盾跟冲突。

一枚火箭弹相当于6两黄金,按照当前物价,一枚火箭弹价值11万左右。相当于一个普通白领一年的工资了。

那2700枚,差不多3小目标的价格。

感谢阿诺夫老铁送来的火箭弹。

丁伟这人有一点好,表面上不记仇,你给我东西,必然给你好脸色。

然后呢要聊一聊当初贷款3亿卢布的事情了,除了提供的人员培训外,唯一值钱的就是bt坦克的生产线。

眼看已经到了偿还的日子,需要丁伟如何支付欠款呢。

当初援助的苏械武器装备,用不到的是不是可以原价返回?

10架苏式战机,就敢跟他要了300万卢布的价格,平均30万卢布一架,真他么心黑。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同时还考虑远东地区比较稀缺的轻工产品,面包、罐头,以及丁伟目前源源不断生产的石油衍生品。

既算偿还贷款,又可以促成双方的交易。让大量的轻工产品涌入外东北,增加远东军对满洲的依赖。

远东军的后勤压力很大,转移一部分压力到丁伟手上,也是不错的方式。

单靠着一条西伯利亚铁路线,养活百万的军队,火车跑冒烟了都供应不足。

一旦控制了对方部分后勤需求,再去拿捏老毛子,也能手拿把攥。

战争的方式有很多种,既有真刀实枪的干,也有不见硝烟的战争。

阿诺夫见丁伟主动提及了贷款的事情,按照莫斯科的指示,把欠款还了就行,什么利息不利息的,免了,免了。

第一批500万卢布的欠款,就以远东军急需的后勤物资来抵账,价格得公平公正的核算一下。

用自己手上的物资,抵一部分债务。

真以为是想偿还贷款呢?

见对方高兴,丁伟抛出了自己的第二个杀手锏,在佳木斯北部开设贸易点,把黑市正规化。

做一个双方监管的市场,能够让外东北、满洲的物资流通起来。

只要能够开放贸易点,就有办法进一步控制远东的经济。

皆大欢喜的结局啊,丁伟命令周卫国好好招待阿诺夫中将,以他周卫国的身份,北满第二军的军长,也至少是中将级别呢。

同等职位,招待对方,尽一尽地主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