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亮剑:开局丁炸桥,自酿地瓜烧 > 第347章 铁路咋回事,三天两头的坏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47章 铁路咋回事,三天两头的坏呢

说实话,有丁伟在境内策应,时不时的提供情报,方便周竹俊的很多动作。

连续攻克多处改造营,逼迫远东军不得不加强警备力量。

之前的改造营只有一小股兵力驻扎,增强兵力后,直接导致一个问题,后勤需求增加。

10个人所需的物资,跟一百人所需的物资差10倍。

以前可能几辆卡车就够了,现在需要固定几十辆卡车运输。

论游击战的策略,除了八路最擅长外,也就是小鬼子了。

他们被打了很多年,被打的头昏脑涨又毫无办法。挨揍挨多了,也有了经验。

八路怎么打他们,他们就怎么打毛子。

华北地区的鬼子最有话语权,但关东军也多有研究游击战。

按照目前发展的情况,下半年有望组织四五万兵力,投入游击作战。

唯一的弊端是没有群众基础,也不需要群众基础,地方就没多少人。

远东地广人稀条件差,往山上一钻,神仙来了都找不到。

以前这地方多沼泽,气候变化后,有人过来生活耕种。自打老毛子占领后,开始排斥外人,杀了不少,大量的移民跑了回来。

导致这边的人口一直上不来,毛子本人也没精力跟能力开发。

既然没精力没能力,那就交出来,我丁伟可以啊。

【远东铁路线受损,意外获得苏式雅克3战机60架。】

人在家中坐,奖励从天上来。

刚刚修好的远东铁路线又出现了火车脱轨的问题。

怀疑是前段时间运输量太大,铁轨的维护不及时,出现了轨道不稳的问题。

到现在还没怀疑是丁伟的人动手动脚吗?

该说老毛子笨呢,还是感谢对方的信任呢。

两款苏式战机到手,二战末期的螺旋桨飞机也就这个标准了。

苏式的两款战机低空性能达到了一流标准,航程跟高空性能还是比不上盟军飞机的。

眼下美式战机、苏式战机都有,还有一批可以逐步淘汰的日式战机。

啥性能不性能的,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考虑性能提升。

本子、德子战败后,其军工技术、人才还有机会拉拢。

只要控制外东北,丁伟完全可以自己组成战机工厂,完成自产飞机坦克。

人啊,要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在德子跟本子的技术上,迅速拉齐差距。

现在油、工厂、技术人员都有了,欠缺的无外乎就是飞机的生产线了。

小鬼子战机水平还行,唯一的弊端是资源不足,后期的更新迭代撑不住,脱离了一线水平。

利用高桥浩的身份,先暗中收编技术人员,到时候直接拉到手下做研发。

计划已经定好了,46年下半年,在外东北达成5万左右的鬼子游击力量。

北满地区实现战车、飞机、军工的自产,即便不能生产飞机,也要具备维修能力,制造一些常用的零件。

丁伟手上有大量的奖励战机,不需要生产,需要时常维护保养。

每次起飞降落,都需要机组人员配合。

否则飞不了几次,直接瘫痪。

佳木斯成立独立第一军,在海拉尔成立机械化第二军,辖三个装甲师。

孙德胜的骑兵纵队改编为独立骑兵3军,除了原有的骑兵兵力外,增加机械化步兵或者摩托化步兵。

整编的15个师,完成彻底的整编训练,统一编入北满兵团,丁伟亲自指挥。

这是他本人可以直接控制的兵力,一个完整的兵团,三个独立的边境军。需要逐步脱离所谓的八路,所谓的组织影响力。

另外则是五个纵队,进一步休整扩编,达成30万兵力。

这些人用于解放作战,跟国军硬碰硬。

到现在为止,丁伟还没真正的对远东军动手,以背后扶持为主,靠小鬼子自己在境内打游击。

周竹俊有多少能力,全都使出来看看。

这位在德子毕业的特种作战的专家,能否带领战俘打出一片天地。

当初鬼子引入河豚计划,在远东吸引犹太人,意图将他们大量的财富聚拢过来,加以控制为自己所用。

可惜计划夭折,并没施行成功。

即便如此,在这里也有3万多人,还有日侨以及以前活跃的影子。

借着这层便利,在双方的边境地带,组建了小型黑市,互通物资。

从鹤岗过去,就是犹太自治州,人烟稀少,乱草横生。

恰恰适合潜伏,以及做一些秘密交易。

将这里定为了远东游击队伍的物资供应点之一,支持鬼子的游击作战。

远东军怒不可遏,连续围剿了多次,作战伤亡达到900余人,仅仅击毙了1700左右的日寇。

小股流窜,危害一方。

远东军司令部,特意过来,向八路请教游击战的玩法,以及反游击战该怎么打。

这种事情该怎么请教呢。

游击战的本质是避开敌军主力,形成骚扰、疲敌,专门对后勤、控制区作乱。

想要玩游击战需要一些合适的条件,其一是有足够的纵深,方便游击人员穿插机动。

如果只有巴掌大的地方,还游击个屁,直接调动主力部队,就能完成剿灭。

其二是要有足够的控制力,控制地方,防止游击兵力隐蔽。

这一点远东军也做不到,外东北地区地广人稀,还有大量的山脉、林区,地形复杂易于游击战,不利于大兵团作战。

鬼子往外兴安岭、锡霍特山脉一钻,除非把所有的远东军都调过来,挨着搜查。

要么想办法封锁山区,让小鬼子成野人。

头疼的地方不仅仅是难以围剿,更多是人员的伤亡。日寇拿到了武器装备后,除了最开始的一批人头硬撞击大部队。

剩下的鬼子学会了偷袭,打冷枪。

潜伏起来,在暗中偷袭。

小鬼子的性格,决定了他们很多人的枪法不错。

再加上三八大盖这款武器,在中长距离上的射击精度不错,被子弹咬肉,非死即伤。

别扯什么威力不够,都1945年了,子弹威力不够的问题早就解决了。

抗战早期可能出现威力不够的问题,后续的子弹优化调整,杀伤力足够惊人。

6.5毫米子弹,绝对满足了战场需要。

调整了作战方式后,老毛子的伤亡数量突破到了三位数,惊动了更多的远东军高层。

偏偏这个时候,火车还出现问题。

后勤供应上的危机,席卷到整个远东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