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亮剑:开局丁炸桥,自酿地瓜烧 > 第322章 三省龙蛇混杂,乱中取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2章 三省龙蛇混杂,乱中取栗

山城也很着急啊,日寇的突然投降,让很多人措手不及。

大部队都在西南地区,需要借助军舰、飞机、火车向大城市涌进。

尤其是陇海线,出现了大量城市的真空地带,国军恨不得一步迈过去,迅速的接管下来。

大量的日械武器,成批成批的装备到队伍当中。

只要有人,立马就能拉出一支部队。

譬如绥远的傅先生,放弃了跟丁伟在西北墨迹的想法,迅速的前往平津地带,接收日寇的武器装备,多支伪军部队摇身一变,又有了国军的番号。

鬼子在的时候他们是伪军,鬼子走了,立马尊称山城为大哥。

曲线救国,亦是抗争的胜利一员。

苦的还是老百姓,胜利前是这伙人祸害,胜利后还是这伙人祸害,那不是白胜利了。

丁伟接到了总部的命令,愣了愣神。

已经发展到如今的地步,他已然是内部最大的一处山头,手上60多万带枪的人,囊括多个省,势力范围极大。

要不是远东军在这恶心着,他敢立马称王。

目前有两个想法,其一向山城要东北行营长官的职务,区区一个保安司令,不满足他的胃口。

其二嘛,当然是整个三省单独成立军区,除了他绥热察军区有抢占的实力外,谁能跟山城的美械军交手?

具体如何安排,丁伟不急。

第一批到达关外的队伍,与丁伟的部队接壤,土八路的称呼由来已久,也怪不得别人。

装备老旧,衣服洗的灰白。

这些人风餐露宿的跑过来,手上几乎没什么像样的装备。

老式步枪,别着手榴弹,除此外没有其他的重武器。相较于绥热察军区的武器装备,差别可太大了。

冀热辽16军分区的曾司令是热诚的人,与丁伟的绥热察军区接壤,率先带着四千人到了关外。

丁伟不是小气的人,区区三四千人,还是随便就能装备的。

收拾干净的日械步枪,加上轻重机枪掷弹筒,一并给装备完毕。

日械武器,好东西啊。

曾司令出关,那是拿的破旧步枪来的,摇身一变全是精良的日械装备,手上的四千多人,更是在附近一滚,翻到了上万人。

战乱之下,流离失所的人太多,还有很多伪满的警署人员,随时可以收编。

大城市内的局势尚且混乱,到了地方更是一团糟。

尤其是南满地区,丁伟的兵力并未渗透过去,绥热察军区之前一直在西满、北满活跃,对南满的控制力不足。

正好让克林司令往南满发展,利用手上拿到的日械武器,拉出新的队伍来。

第二批到达关外的部队陆续过来,也基本上冀中、冀东地区的队伍,王涛还安排了一个团靠拢过来,乃至整个纵队的兵力也向北部移动。

丁伟手上几个主力纵队,第一纵队、第四纵队在新京,跟老毛子分庭抗礼。

接手了不少工厂、设备、机械,要么搬运到西满地区,要么当地运作起来。

张大彪纵队向四平转进,策应第一、第四纵队,真的再闹起冲突来,三个纵队主力也好随时配合。

赵刚带着牡丹江纵队打通山区,收编更多人员,清扫山区至牡丹江的土匪。

驻扎在奉天的是保安司令部的部队,调来了王天珩、吴宝云两个暂编师,还有郭有才的骑兵旅。

两个师一个旅,经过内部的整编后,配备了炮兵营。

当然了,炮兵营是丁伟自己的人,从炮兵部拉出来的老兵。

其余几个暂编师,沿南满铁路线驻扎,铁岭、开元、双辽、东辽、双阳等地,分别驻防。

以及两个暂编师留在齐市,策应装甲师的驻防。

因没有新的领导班子,丁伟在这里的话语权最大,以绥热察军区的身份,以及东北保安司令的身份,调度所有兵力。

山城方面,对于关外也是势在必得。

想得到是一回事,能不能得到是另外一回事。

从大西南运兵,往关外压进,也得需要时间。

靠着军舰、飞机运输,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再加上有那么多的重要大城市需要接手,根本来不及顾及关外的情况,尽管知道老毛子、丁伟、八路等进入了东北,也腾不出手,匀不出精力。

娘希匹着急受降,安排了大量的士兵接受鬼子投降,受降是大好事,能够直接接管对方的军械装备。

每一个大型的受降地点,都意味着日寇师团级别的作战物资的交付。

不仅仅国内,连越南地区的受降,也需要山城安排人手去接收。此时此刻,娘希匹有点飘了。

手上没有多余的人,有诸多城市需要接收。不妨让八路先跑一跑,两条腿还能跑过飞机军舰?

即便跑过去了,区区一伙土八路而已?

得到了美械、日械武器的国军实力强悍,每一个地方的受降,都将组建出一大批能战的军团。

有关东北问题,不必着急,按照现有的计划接收,腾出手来随时可以解决。

“我想怎样就怎样,谅他们所有人也逃不出手掌心。”

盲目自信,但也考虑了一点,需要成立东北班子,把进军关外的事情推动起来。

成立东北行营,任命丁伟为东北行营的长官,由功德林一号杜先生接手保安司令一职。

行营长官属于全职,名义上可以调动整个地区的兵力,但实际上更像一个虚职,很容易被架空。

借此挖深丁伟与八路的间隙,他手上的几十万部队,是否能趁机消灭或者拉拢过来。

关外还有远东军,此时的老毛子跟山城关系极好。

因为名义上国府才是唯一有话语权的,通过山城,可以拿到大量的权益。这一点八路给不了,唯有娘希匹可以签字授权。

像租界旅、连港口,拿到外蒙等权益,山城能够答应,那慈父自然跟娘希匹笑呵呵的。

直接从莫斯科发电,收到的军械物资等,除了带走的,剩下的均要交给国军。

不得私自向八路提供物资。

瞧瞧,这就是慈父说的话,唯利是图的人,谁给他好处,他亲近于谁。

杜先生还没到东北,接到保安司令职务的时候,建议先调动10个军,到达关外迅速掌握局势。

他对丁伟的部队忌惮很大,能够跟鬼子甲种师团硬碰硬,在西北、东北打出局面,可并不简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