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天龙:恶有善报 > 第124章 新太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巨常在相国府款待了乔峰等人两日,第三日众人告辞离去。

而后杨巨常以官身开始每日参与朝事,他居左相国,而杨伟则退居至右相国。

一切政务仍有熟稔国事的杨伟操办,只是每一条政令都需要杨巨常过目点头后,才可发放。

自此杨氏把持朝纲,百官皆以杨氏为首,无敢不从。

保定帝又因那次为杨巨常当面斥责非明君所为,心生退位出家之意,便令储君段誉开始旁听学政,做好登基准备。

这日杨巨常上奏请保定帝改制国子监,将太学分门别科。

将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戏曲杂书等皆统为艺科。

以筹算、天文、物理为理科。

以儒释道为心学科。

还有医科、匠科、商科、舆地科、通史科、律法科、兵科、农科等等十多项科目。

以无崖子为国子监祭酒,其下设诸科博士。

保定帝应允,请无崖子兼为太师太傅,传授储君文韬武略。

又请杨巨常居太保一职,暂代段正淳操练京军。

至此开始,大理国改革的齿轮,自皇城而起,缓缓转动起来。

保定十一年八月,保定帝昭告天下,效先祖之贤,禅位于侄段正严,出家法真寺。

段正严即位,沿用保定年号。

这日,杨巨常正留于逍遥山庄,与众同门善理科者,编着基础物理学。

实际古代时,人们早已对基础物理有过了解,只是中华文明是极端实用主义者,所以知其然,往往不欲知其所以然,加上文人好空谈,导致了凭空想象,未经验证的错谬之论诸多。

今杨巨常将太学分科,各自深入钻研,鼓励猜想、验证,又向民间大力推广天竺数字、算数公式,使得筹算之学更加易学兴盛。

同时将儒释道一学归为众多科目中的一科,便是以此故意暗中压制,给唯物主义学问长大的机会。

太学初改,大理贵族子弟求学者络绎不绝。

然而因分科太多,加上一些科目十分冷门没人愿意学,导致偏科厉害。

逍遥门下的博士往往需要身兼数门,十分辛苦。

比如画狂吴领军,因入门前曾是领军府将军,除了丹青之学以外,同样熟稔兵法,又因为丹青之学涉遍山川,熟知地理,便要同时兼任艺科、舆地科、兵科三门教授。

由此一来,武功和爱好便都被耽搁了下来,若不是因为此乃门中事务,早就撂挑子跑路了。

反倒是冯阿三一个学生没有,每天不是练先天功,就是钻研从星宿派抢来的工艺。

那些士子自命不凡,都看不起匠科。

杨巨常知道这样下去不行,所以暂闭了几门冷门学科,并抓紧编撰教材,挑选人才作为博士助教,代为教课。

他问道:“星河。如今我派有多少弟子了?”

苏星河道:“师叔,这几月来,我派弟子人数已经增至一百一十二人。”

函谷八友教授学问时,如果得见天资优良、品格端正的学生,便可向苏星河请示,进行考校,合格者便可拜入逍遥南宗。

而当今天子段誉又是无崖子的徒弟,是与苏星河同辈的逍遥派前辈,这些拜入的学生便又算得上是天子门生,所以太学学生个个勤奋读书,卖力表现。

杨巨常问道:“这些弟子无一人可为助教吗?”

苏星河道:“理科之类有师叔所编教材,照本宣科即可。然艺科太杂,又须灵性,只有少少几人可为,大部分尚缺功底,作助教只怕误人子弟。”

艺科这一科目乍一眼看去没啥用,然而在杨巨常心中这一科十分重要。

无论是社会稳定,还是政治宣传,都少不了这一科。

他正思索时,八友老大康广陵快步跑了进来,喜道:“师父!师叔祖!我有助手啦!”

苏星河呵斥道:“收声!没大没小!”

康广陵连忙闭上嘴,但是满脸喜色,被骂了也丝毫不以为意。

杨巨常知道这八友中除了薛慕华有些城府外,大多数都十分天真,故而称号非癫便痴,不是呆迷就是狂魔。

便道:“我们逍遥派讲究随性天真,喜则笑,悲则哭,有什么不对?”

苏星河道:“师叔说的是。”

杨巨常问:“广陵,你助手是谁?”

康广陵道:“我正想介绍!”他转头对门外道,“你弹奏一曲,看师叔祖和师父叫不叫你进门。”

门外一女子道:“是。老师。”

这声音语调轻柔婉转,杨巨常一听,认了出来。

门外响起琴音,时而如圆盘滚珠,时而似山川飞流,大是美妙。

苏星河暗暗点头,门外之人,琴艺已窥门径,得了广陵六七成的功力。

他看了眼杨巨常,杨巨常点点头。

同意进门,也就是同意门外之人拜入逍遥派了。

苏星河道:“进来吧。”

一个妙龄女郎走进屋来,她身穿绿衫,温柔可人,正是阿碧。

阿碧盈盈一拜,道:“阿碧拜见神侯、师公、老师。”

杨巨常道:“当初见你时,难怪你小小年纪有如此琴艺。原来广陵是你的老师。”

阿碧道:“谢过神侯夸奖。”她抬起头,欲言又止。

杨巨常知道她想说什么,道:“延宗来了吗?”

阿碧立即面露喜色,道:“是。公子爷和阿朱姊都到了。”

那时杨巨常在苏州时,令慕容博父子和两大家臣先一步北上中原,偷了天波府一面令旗,抄录了一份他们的族谱。

而后隐藏在少室山乔三槐夫妇左近,阻止了萧远山的毒手。

父子二人隐藏在少室山下,左等右等,结果包不同二人回来通报,说是神侯已去西夏。

于是参合庄众人便南下姑苏。

结果等来等去,还是没得到神侯回信,刚好阿碧收到了康广陵一封来信,叫她到大理入太学作博士助教。

看了信中所提只言片语,众人这才知道神侯已回大理,而且多半把他们给忘了。

让参合庄跑东跑西干了这么多事,还拿了庄里不少盘缠,结果说走就走招呼也不打一个。

真他妈不是个东西!

慕容博父子心中都是怒骂。

好在有康广陵来信,依信中所见,神侯于大理改制国子监,父子二人十分聪明,都从里面看出了不少意味。

学子是国家之根基,如今分门别科,一定是在为将来官员改制做准备了。

新太学成立不久,保定帝便禅位出家,可见大理将有大动。

于是慕容复以拜见老师的理由,参合庄一行人一同西去大理,希望可以进入太学,混入大理政治权力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