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今年考过县试了。”
李平安抬头看看温馨,希望得到她的认可。
温馨看了他一眼道:“你姐夫十岁就考过了县试。”
李平安气结,半晌才委屈道:“你心里就只有姐夫,姐夫那是天才,我又不是天才,我都是凭自己勤学苦读。”
李珏听妻子夸自己,宠溺的看着她,也不忘替妻弟说话:“娘子,平安凭自己努力,十四岁能考过县试很不错了。”
李平安闷闷不乐的往灶台里添了两根柴,抬头时,眼前出现一枚玉佩。
温馨冲李平安道:“奖励你的。”
李平安高兴的去接玉佩,温馨往回一抽手,严厉的看着他:“不可骄傲。”
“我知道。”
李平安一把抢过玉佩,惊喜的说:“谢谢姐。”
李珏心里明了,回来的路上,妻子买了两块玉佩,一块给他佩戴,一块收了起来,原来是奖励李平安的。
吃完午饭,温馨把锅碗洗干净。临走时,温馨看了李珏一眼,李珏对她点了下头,抱着两个儿子转身走了出去。
温馨从袖子里取出一摞银票放在李大强父子面前,“这是五百两银票,我都换成了小面额的……”
李平安打断道:“姐,这银票你收回去,家里还有银子,你都嫁人了,应该多想着夫家,可别让姐夫家看轻了。”
温馨对李平安刮目相看,“书没白读,都知道给你姐考虑了。”
“听说姐夫升官了,咱们家门槛低,你在婆家受了气,我也没能力替你出头。”李平安沮丧道。
温馨道:“我不需要你出头,你姐夫家里对我好着呢!你好好读书,为自己挣个好前程,将来再娶个贤惠的媳妇,好好孝顺爹。”
李大强沉默了一会儿说:“桃花,银票你收回去,平安说得对,别让夫家看轻了你,爹有手艺,家里还有几亩薄田,省着些,供平安读书不成问题。”
“爹,这点儿银子我还是能做主的,平安读书少不了花银子,我这次随相公去任上,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一趟,万一你们急用银子,我又不在这边,你们没点儿银子傍身怎么行?”
李大强久违的听见女儿喊他爹,神情激动,“桃花,你肯原谅爹了?”
“过去的都过去了,人活着总得往前看。”
温馨低下头,想起李桃花,不知道她可有常去看望她的爷爷奶奶?
李大强高兴的说:“是该往前看,以前是爹糊涂,好在你现在日子好过,爹也跟着高兴。”
李平安心里不是滋味,他娘在坏也是他亲娘,子不言父过,只是苦了二姐。
“快把银票收起来,财不外露。”
温馨和李大强父子俩说了会儿话,起身准备走了。
李平安得知温馨要进趟城,也要跟着一起回书院。
李大强把他们送出大门口,眼看马车越走越远,叹了口气转身回了院子。
路上,李平安摘了几片棕树叶,给李旭和李曜编了两个草蚂蚱,引的两个孩子异常活跃。
进了城,李珏让狗子先送李平安去书院。
到了书院门口,李平安恋恋不舍的抱着两个外甥,“旭儿,记得给小舅舅写信啊!”
李旭奶声奶气的和李平安保证:“小舅舅放心吧!我会给你写信的。”
“姐,姐夫,我走了。”
温馨道:“快去吧!有事给我写信。”
等李平安进了书院,狗子赶着马车先去了火锅店。
火锅店的掌柜还是张朋,李珏和他交待好事情,坐上马车往成衣铺赶。
成衣铺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丫头正熟练的打着算盘。
温馨牵着两个儿子刚走进店里,就传来小丫头清脆的声音,“客人需要什么先看看,我稍后就来。”
“你是、思思?”
小丫头抬起头看向温馨,疑惑的问:“你认识我?”
温馨往里走了几步,“你不记得姨姨了?你小时候常来姨姨家玩。”
小丫头回想起来,瞬间喜笑颜开,从柜台里跑出来,“姨姨,你回来了。”
“几年不见,思思都快长成大姑娘了。”
思思看了眼李旭和李曜道:“姨姨,你带弟弟先坐一会儿,我去喊我娘亲。”
小丫头说着跑了出去。
温馨在铺子里转了一圈,除了衣裳的款式,和以前没什么变化。
过了会儿,姜氏跟在思思后面匆匆而来。
温馨迎上去,姜氏紧紧的攥着温馨的胳膊,“妹子,回来了。”
温馨点点头:“回来了。”
思思在一旁说:“娘,我没骗你吧?刚才还不信,姨姨这不是回来了?还带了两个小弟弟。”
姜氏没搭理女儿,往成衣铺里看,果然看见两个孩子在玩草蚂蚱。
温馨对大儿子说:“旭儿,把弟弟带过来见见大姨。”
李旭闻言,拉着李曜来到温馨身旁,仰起小脸看着她,“娘亲,我和弟弟来了。”
温馨对两个儿子说:“这是大姨,叫大姨。”
李旭乖巧的喊人:“大姨。”
姜氏摸摸两个孩子的小脸,“这两孩子长的真俊。”
“妹子,咱们里面坐下说话。”
温馨在成衣铺待了一个时辰就离开了,姜氏看着远去的马车自言自语:“人啊!见一面就少一面。”
思思安慰道:“娘,以后总还有机会见面的。”
姜氏看了眼女儿头上的梅花金簪说:“你姨姨给你的收好了,别丢了。”
思思摸了摸头上的簪子,“我知道。”
马车路过零食铺子,温馨带着两个孩子下去买了些零嘴儿,带着路上吃。
酉时回到村里,李大伯一家和李二伯一家都聚在客堂里。
李珏见李家三房人都齐了,正好不用去喊人来了,明日他就走了,该交待的事都该交待好了。
李珏先说了修祠堂的事,大小、规模都和李大伯、李二伯交待了,买的地皮可以大一些,日后他的官职上升了,祠堂也可以扩大,至于修祠堂的银子李珏包揽了,其余的事让李大伯和李二伯多上心。
其次是炒料作坊,李珏也交由李大伯和李二伯打理,每个月分他们一成利,算账的事就交给张朋了。
李大伯和李二伯心满意足,建祠堂也不用他们出钱,炒料作坊还有分成,对他们来说多好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