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京市的秋相较于白马村要来的更早一些,路上的行道树一经风吹,便有落叶飘下。

顾晓晓裹了裹身上的小皮衣外套,小跑着朝着顾家老宅走去。

“哈秋!”

一走进四合院内,就听到二哥在打喷嚏。

这估计是不适应这边干燥的天气,有些感冒了。

“小妹,你回来啦。”

顾聿明吸了吸鼻涕,从躺椅中站起来。

“要不你去拿点药吧,这马上开学了,不能一入学就给人一种体弱多病的感觉吧!”

顾晓晓踮着脚摸了摸二哥的额头,没烧。

“没事儿,过两天就好了,你得担心担心咱们大哥,一声不吭去了哈尔滨,冬天得冻成孙子嘞。”

顾聿明的话语让顾晓晓想起了那会儿填报志愿的诸多插曲。

大哥顾学海报考志愿时,思考良久最终改写了第一志愿,报考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军事专业。

当时林月梅还伤心了好一会儿,在确定顾学海报考的是北京的大学后,她也跟着报考了北京农业大学,母亲林玉芝,万叔叔也跟着她一起报了这所学校。

本以为即便不在一个学校,但在一个城市,见面的机会应该也会很多。

结果顾学海最后时刻改了志愿,去了遥远的哈尔滨工业大学,这个架势肯定是要硕博连读。

林月梅心里再难受也只能寄托于未来了。

一向跳脱的二哥反而在填写了喜欢的北京航空学院后,便没有再做修改。

第一届的白马村高考生因为顾致民一家经常说京市的缘故,许多人都报了北京的大学。

其中白有志的儿子白国斌与虎娃子白旻都报考了中国医科大学,即后来的北京协和医学院。

这两个人在高考前就已经想好了以后想当医生,这也是后来顾晓晓听二哥说起才知道。

最让顾晓晓意外的两个人,一个是李桂秀,选择了距离家很远的最南方靠海的大学。

其次便是白学均同学,最接近现代高考生的年纪,18岁不到参加了高考,考进了北大。

和顾晓晓,贺奕成了校友。

李华的分数上北大也是够的,但是那个人选择了清华。

这个选择总让顾晓晓觉得,这个人以后还得干点什么事儿出来。

总之高考选志愿那会儿,两个班的同学都挤在一间教室,听顾校长讲全国各地的学校,

当听到心仪的便拿出笔记录下来,回家跟着家里人一起商量。

这个时期的大学生都是国家公费的,不收个人学费,所以白马村第一批高考生全都没有一个人落下,都去上了大学,唯一需要赚取的便是个人生活开销费用。

这些年,白马村的改革蜕变,村民们的生活其实也好了许多,不说大富大贵,家家户户还是存了些钱,供一个孩子上大学是没有问题的。

更何况白有志村书记专门设置了大学生补助金,用于村里上大学遇到困难的家庭,但直到开学都没有一个人去申请这个钱。

再说王明茹女士的高考成绩也十分的出色,本来她想的是不去就读,陪着顾致民在白马村把收尾工作做完。

但顾致民知道王明茹一直以来都很喜欢历史文学,只是跟着他一起来到了白马村,失去了继续深造的机会。

就这样,王明茹也跟着女儿一起去了北大,而她选择了语言文学系。

顾致民也将继续留守白马村一年时间,将工作交接到新任校长身上,不过新任校长还在等上级领导安排。

而尹杭等知青也会在未来几年,陆陆续续将手里的工作交接给新上任的同志,他们将会分批次返回各自的家乡,在完成最后的交接工作之后。

白有志书记则将一直守护着白马村的发展,离开的每一个知青都是他在外的人脉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