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匡扶天下 > 第6章 《赠丁建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匡此时担任建义校尉一职,但是手下无兵无将,就是光杆司令一枚。

眼见如此威武之师,心中愈加渴望。

丁原、王匡端坐高台,看着校武场上一排排走过整齐的甲士,不由得点头微笑,心中热血激荡。

丁原豪放一笑,尽展军中大佬风采。

“公节,你观我军容如何?”

“军士雄壮,军貌昂扬,百战之师,精锐之士!”王匡连连赞叹,心中热血沸腾,也想掌控如此精锐的军队。

“哈哈哈!公节谬赞了,不过我这并州军确实是百战精锐,都是和匈奴鲜卑作战过的,无一不是好男儿。”

丁原兴起,对着一旁的副将道:“稍后把我儿吕布、郝萌、宋宪、魏续等将召来。”

副将拱手听令,退下台传令去了。

“建阳兄,我观兄长之军容整肃,威武雄壮,不禁热血上涌,心向往之。

奈何愚弟武艺不精,欲赋诗一首赠予兄长。”

王匡感觉气氛到了,正适合赋诗一首。

“哦?为兄还未听闻过公节作诗。”丁原也是一脸好奇。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王匡回忆一番,找出一首军旅诗,吟诵出来。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好诗啊,我辈大丈夫者,当战死沙场绝非碌碌苟全性命,何须马革裹尸还!”

丁原语气急促,连连称赞叫好,拉住王匡的手臂,急切问道:“这首诗当真是赠于我?可有诗名?”

“自然是赠予兄长的,我看这首诗就叫《赠丁建阳》。”王匡丝毫不为当了文抄公而恼,要是这首诗能流传下去,谁抄谁的还不好说。

“好好好,还请贤弟留下墨宝,容我好生收藏。”丁原拍手击掌,心情激荡。

赠给他丁原的啊,要是这首诗能流传千古,他丁原也会为后人所知。

汉故并州刺史丁原,一生戍守边疆,守卫大汉疆土,战功彪炳,马革裹尸而还。

这就是丁原的平生愿望了。

“兄长,你明知我不善笔墨,还硬要我留下什么墨宝,莫非取笑我?”王匡知自己的字如狗爬,拿不出手,干脆装作羞怒。

“公节勿怒,愚兄无事时,亦曾专心于书法,虽不入大家之眼,倒也能一看。要不我来写?”丁原拉住王匡手臂,陪着笑脸。

王匡自是答应。

“不瞒兄长,匡此次带来蔡邕蔡大家的书法,欲赠兄长。”

两人谈话间关系愈发密切,友情进一步加深。

丁原嘴角咧到耳朵根,口中却是连连拒绝:“这如何使得,这如何使得。”

就在此时,副将领着一众将军司马上台。

只见前方一人,身高九尺,猿腰虎背,双肩抱拢,面似傅粉,剑眉入鬟,一双俊目黑白分明,鼻如玉柱,口似丹朱,头戴一顶亮银冠。 身穿百花战袍,插金边,走金线,团花朵朵,腰扎宝蓝色丝蛮大带,镶珍珠,嵌异宝,足下蹬一双飞云战靴,肋下佩剑,站在那儿是威风凛凛,气宇轩昂。

“此人是谁,我见此人样貌不凡,威风凛凛,将来必是封侯拜将之人!

兄长,此人是谁?”王匡自然知道如此威武的必是吕布,想到吕布的个性脾气,不惜口水夸了他一番。

“何当贤弟谬赞?此乃我之义子,吕布吕奉先也。

奉先我儿,快来见过我之贤弟。”丁原先是得到王匡赠诗,再是听闻有蔡邕亲笔书法,又被王匡很夸了他的义子,已然飘飘然,心情舒畅万分,言语间尽是轻快。

“吕布拜见叔父。”只见吕布上前两步,拱手抱拳,虽是声音淡淡却声若闷雷。

“我与奉先年纪相仿,不当此一拜。倒是贤侄威武不凡,令我不由惊叹。”

王匡见自己都先夸赞你吕布一番了,你还一副生人莫近之色,只当他因为和自己年龄相仿却要拜见自己,心中不悦罢了。

王匡语罢,吕布果然面色缓和不少。

“多谢叔父夸赞。”

丁原介绍的第二位是司马郝萌。这个郝萌可不萌,圆脸阔腮大胡子,比之恶虎凶三分。据史料记载,郝萌曾在袁术的撺掇下反叛吕布,最后被曹性和高顺联手斩杀。

王匡点头赞叹:“郝司马真乃丁刺史麾下勇将也,王匡佩服。”

郝萌可比吕布客气多了,连忙躬身拱手行礼,诚惶诚恐道:“不敢当,王校尉过誉了。”

随后丁原介绍了麾下宋宪、魏续等武将,王匡与之一一见礼。

但是没见到心中想要谋划之人,有些可惜。

随后,王匡,丁原一众纵马回城,丁府中早已酒宴齐备。

还未到丁府,王匡已经被丁原催促数次,想要一瞻蔡邕书法。

王匡也不吊他胃口,爽利的将自己精心挑选出来的书法大作赠予丁原。

丁原虽然以武着称,却更似文人一般,读兵法,也读儒家经典,闲暇时更是喜爱练习书法。

故对张芝、邯郸淳等人的书法非常喜欢,蔡邕乃海内大儒,德高望重,名满天下,自创飞白体,自成一家,更是其敬重者。

故王匡此招中正下怀。

投其所好,亦是本事。

丁原欣赏近半个时辰,才在王匡的打趣下依依不舍地收起墨宝。

“兄长,还是收起来吧,这幅墨宝已经姓丁了,早晚都可搂着睡。

只是大家都饿着呢,不若先开宴席,如何?”

哈哈哈哈!

众人哈哈大笑。

这时丁原也回过味来,带领众人就宴入坐。众人按照次序坐好,丁原居首位,王匡左手首位。王匡对坐者正是主簿吕布,接着郝萌、宋宪、魏续分次入座。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丁原使人拿来笔墨纸砚,当场请王匡再次吟诵《赠丁建阳》,自己书写下来。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一首诗吟诵完毕,场中一片寂静。

随后诸将动容了。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封侯拜将便是武人的最高追求吗?

不,护国卫民才是军人的初心,战死沙场才是武将军士的归宿。

身后是国家和人民,身前是不死不休的敌军,身边是生死相依的战友。

只有和那些永久沉睡在疆场上的战友们在一起,那里才是心安处,那里才是归宿。

王校尉大才!这一句何须马革裹尸还道出了多少沙场宿将的心愿,道出了将士守家卫国的热忱之心,

壮哉!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在场诸将都是久经沙场之人,参军之初哪个不是提刀枭首砍头割耳的勇猛汉子!跟匈奴打生打死,跟鲜卑拼死拼活,羌族、氐族、羯族,都是曾经的对手。

一股热血止不住的上涌,恨不得立刻就纵马疆场,刀斩敌将首级!

众将士再看向王匡的眼神都不一样了,从单纯的客气变成了真心实意的恭敬。

此人,道尽了我辈心思。

席间气氛愈加热烈,往来敬酒者,手舞足蹈者,追忆往事者,慢慢开始怀念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

宴席直到日落西山方才散去,主客尽皆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