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洵赶紧将孩子递了过去。
“嗯,你来梳。”
卷耳拿起本子仔细的读了起来,不一会儿便点出了几个人。
“苏和,这几个人打发了吧,小心思太多,不适合照顾小孩子。”
苏和一看,果不其然那个讲黄大仙儿的也在其中。
“是!”
卷耳想了想,还是朝着正在梳头的珺妍看过去。
“珺妍,你身边有几个人犯了错,不适合继续伺候你了。
我这些日子在给你选几个人,代替她们可好?”
尉迟珺妍皱起了小眉头。
“讲大仙儿的奶娘也要撵出去吗?
那以后我睡觉,谁来哄我?”
尉迟洵眉毛一挑。
“不是还有那么多人呢?”
尉迟珺妍瘪起了小嘴。
“可她们都不会说这些事儿…”
“那你想怎么办?还非她不可了?”
尉迟洵这是没了耐心。他平日里也不怎么接触这两个女儿,偶尔见了还觉得挺乖巧的。
但现在看来,怎么这么麻烦?
尉迟珺妍头也不梳了,一下子跑到了卷耳身边。
“我要跟王妃一起睡,王妃会讲。”
尉迟洵一听说她要在这儿住,一下子就沉下了脸。
“不行,她身体弱,照顾不了你。
你回你院子去,我给你找个识字的奴婢,晚上睡觉前给你读书。”
尉迟珺妍‘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
“我不要,我不要。我不听读书,我要听王妃讲的小猴子。
我就要在这儿住,我就要在这儿住。”
尉迟洵瞪起了眼睛。
卷耳赶紧拦住。
“让她在这儿吧!
她这么小,身边又一下少了这么多人。
等人都添全了,再让她回去。”
尉迟洵有些惊讶。
“你不是不喜欢小孩子?”
卷耳当然不是不喜欢小孩子,卷耳只是对给别人当后娘没什么兴趣。
但她也并不想把这事儿说的明白。
这次她留这孩子在这儿,也就是为了躲尉迟洵。
孩子在这儿,他就不能在这儿了吧?
找了人还得培养,教导。
等人能用了,怎么也得过年。
至于过年后怎么办,到时候再说吧。
就这样,尉迟珺妍搬进了卷耳的住处。
等尉迟珺淑回来时,东西都搬的差不多了。
气的她见了卷耳后,白了卷耳好几眼。
卷耳也不生气,反而故意和珺妍亲近。
哼,青春期的小屁孩儿,气不死你,让你翻我白眼。
日子过的飞快。
年底的时候,卷耳新张罗的这几家店已经都进入了盈利的状态。
尤其是暖锅店,现在一个月的盈利比以前一年的都多。
三王府也终于算是过上了一个肥年,就连送进宫的年礼都比往年要多出一倍。
这使得除夕夜的宫宴上,皇上看卷耳的脸色也和蔼了许多。
“以前就听说你擅长经商,现在看起来果然如此啊。
阿洵这孩子就是太正直了,才会这么两袖清风,不过还好娶了你。”
卷耳用眼神瞟了一眼尉迟洵。
看看,看看,你爹说你正直,不碰这些阿堵之物,这不就在变相的说我满身铜臭吗?
尉迟洵接收到了信号,赶紧解释。
“长平也是辛苦了,本就身子不好,还要为府中一应事物操心。
她本也可以享荣华富贵,现在却还要为了王府奔波。
说起来是儿子无能了。”
皇后笑着接过了话。
“哎,说的什么话?
夫妻本为一体,互相帮扶是应该的。
你这半年在正事上做出许多成绩,你父皇都记在心底呢。
你忙了朝廷,自然就顾不上府上。
男主外,女主内,你俩这谁听了不得说一句和谐。”
看看,多么其乐融融的一家。
可很明显,总有人看不惯他们的父慈子孝。
“哼,会赚钱倒是不重要。
阿洵到底是皇子,就是没她赚银子,阿洵还能饿死不成?
要本宫说啊,还是赶紧生个孩子要紧。
过了年,阿洵可就二十九了,还没个儿子这可怎么办?”
卷耳是真的想说,没儿子就没儿子呗,又没皇位要继承。
可转念一想,这话还真不能说,人家还真的是有皇位。
“武妃娘娘说的是。
不过还是那句话,孩子是缘分,不能强求。
再说了,有的时候数量多,也不见得多好。
若是一个都不成才,那再多又能如何呢?
对了,听说二哥的长子前些日子在赌坊输红了眼,打死了人。
若我没记错的话,他过了年才十四吧?”
这事虽然已经压下去了,可朝中还是有不少言官参了尉迟渊一本。
教子无方可是大事,尤其是皇家的子孙。
为了这事儿尉迟渊没少挨训。
本来按照尉迟渊的意思就是今晚稳稳当当的吃个饭,去年的流年不利就留在去年。
可偏偏自己的母妃非要挑这个头。
果不其然皇上生气了。
尉迟渊的长子是个妾生子,又是在嫡子前头出生的,皇上本就不怎么待见他。
因为这一档子事儿,皇上更是对他半点好感也没有了。
就这样除夕夜在皇上的微怒,武妃的小心翼翼,尉迟洵的胆战心惊中度过了。
这也算是卷耳来漠北的第一个年,毫无感触。
只是这一趟进宫,让尉迟珺淑和尉迟珺妍开始思考起她们没有弟弟怎么办了。
出了正月,积雪还未完全融化,漠北的爷们儿们就开始按捺不住,想要进行捕猎了。
这个时候山上的熊还在冬眠,要是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真的可以补到一只。
卷耳下了马车进了庄子里,不住的哆嗦。
“这大冷的天,捕的什么猎?
这人都要送死了,哪个动物肯出来?”
尉迟珺妍被奶娘抱在怀里,咯咯咯的笑着。
“王妃竟然这么怕冷?比珺妍我都怕冷,羞羞。”
卷耳伸手捏了捏她的小鼻头。
“怕冷有什么可羞的,晚上睡觉还要人讲故事才羞呢。”
说着话,后面的马车也停了下来。
尉迟珺淑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卷耳搓了搓手。
“人齐了就进去吧。
火炕到烧好了吗?”
一个婆子模样的女人谄媚的回着。
“早就烧好了,就等着贵人们来呢!
今日烧火时顺便起了灶用小火熬了汤。此时喝上一碗正好可以驱驱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