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签到:穿书女配搅了女主的风光局 > 第854章 定远将军之女大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54章 定远将军之女大婚

这些富贵人家不缺这上百两银子,可上百两银子对老伯来说简直是天降横财。如今上等田地都只要八九两银子一亩,一百两银子他能买十几亩地了。

老伯欣然同意,但牛车只有这么大,因此他只能分两趟将六人分别送到山下。

江宥帧他们到余县山脚下之后,不禁松了口气。这上山途中十分凶险,还好老伯赶车技术高,将他们带到了山脚下。

否则要想攀过这座山,他们只能轻车简行,那就得走上一两日。

到了余县之后,杜俊光说什么也得在此休整一日,江宥帧他们也无法,只能在余县住上一晚。

接下来几日,江宥帧他们急着赶路,但杜俊光时不时抱怨太累。

路过州府之时,必须要进城休息。耽误了他们好几日,直到过了月半才算到达临近玉明关的安溪县。

此处距离玉明关已经很近了,这里镇守的就是长公主之子,元明世子。

他们先到这里,是因为要找元明世子询问定远将军失踪的事情经过。

此处已经靠近西域,地方色彩浓厚。当地宗教文化兴盛,在衣着上也十分有特色,多为圆领,窄袖紧身,衣长不过膝,且色彩艳丽,配色十分大胆。

江宥帧他们进城之后就在城门附近找了一家客栈,准备洗漱一番。一路风尘仆仆,他们都十分疲惫。

等江宥帧洗完澡之后下了楼,就发现秦严冬他们已经坐在了桌旁,正等着她点菜开饭。

“小二!”一看到江宥帧下来,杜俊光连忙招呼小二过来。

“你们这里有什么特色美食?给上一些来。”闻到隔壁饭桌传来的浓郁香味,杜俊光不禁咽了咽口水。

“几位客官是打京城来的吧?咱们这儿有不少特色美食,如羊头肉、泡儿油糕、手抓羊肉等。”

“挑上几样赶紧上,都快饿死了。”杜俊光连连催促,每日风餐露宿,他已经好久没吃过这样的美食了。

“好嘞,几位客官就瞧好吧!保证让几位吃的尽兴。咱们酒楼的特色菜可是整个安溪县最美味的,保证让几位不虚此行。”

“你这小二倒是听出咱们是京城人士了?”江宥帧饶有兴致地问道。

小二顿时自信满满地一笑,“咱们这从京城来的人可不少,几位说官话的口音一听就是京城来的,听的多了自然也就能分辨了。”

江宥帧更是来了兴致,“从京城来的人很多吗?也跟咱们一样,都是商户?

小二粲然一笑,“公子可真是说笑了,您几位这气度、这模样,一看就不是什么商贾,而是世家公子吧?虽说小的没有咱们掌柜火眼金睛,但也练就了一副看人的本事。”

秦严冬他们顿时觉得什么人都不可小看,这小二都能看出他们的身份来。

小二只是说了两句,发现酒楼里非常忙碌,于是连忙告罪一声,便下去准备了。

江宥帧若有所思,也不知道元明世子是个什么想法。其实在此之前倒是可以先打探消息,不过杜俊光倒是个麻烦。

他们做任何事都要先瞒着杜俊光,毕竟元明世子的嫌疑可灭排除。

很快饭菜就上来了,几人也没喝酒,怕耽误正事。

当地菜色追求的是原汁原味,不过也有加西域调味料的。就是之前关内和关外开通互市,因此双方习俗有些相融。

不过朝廷关闭互市是从前朝开始的,目前虽说还保留了一些关外的习俗,但肯定要比当地的弱化了许多。

这家酒楼的菜色色香味俱全,一端上来众人便大快朵颐,根本来不及说别的。

已经有大半个月没有好好吃一顿了,从来都是行色匆匆。众人虽说没有狼吞虎咽,但也都是手下筷子不停。

就在江宥帧他们吃得差不多的时候,小二又来了,“几位客官对咱们酒楼的菜色还算满意吧?”

“十分美味。”秦严冬点头道。

小儿一听顿时与有荣焉地道:“咱们就留是安溪县最有名的,不但本地菜很美味,就是那京城和江南的菜系也能做上几道,保证让南北、关内关外的客官都能宾至如归。”

江宥帧看他这么能说会道,于是问道:”小二,咱们初到贵宝地,对此地还不熟悉,你可知最近本地有什么大事发生吗?不论什么事都说说。”

小二看了一眼十分忙碌的大堂,江宥帧立刻掏出了一角银子,最起码得有二两,递了过去。

那小二看到银子顿时眼睛一亮,连忙笑着道:“几位客官想知道什么大事儿?小的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只要是最近发生的事,都说来听听。”江宥帧道。

“那肯定莫过于定远大将军要嫁女之事啊!”

定远大将军?那不就是王元禄吗?江宥帧很是惊讶。

可王元禄都已经失踪了,怎么还嫁女儿?还是之前就已经定下了日期?看来王元禄失踪,外人还都不知道。

桌上所有人都面面相觑,不等江宥帧询问,那小二就如同竹筒倒豆子一般说了起来。

“定远大将军,诸位都知道吧?镇守玉明关的猛将,咱们玉明关的安危就靠定远大将军,要不是他厉害,那些西域小国和部落能震慑得住?就是这般他们还屡屡试探呢!”

小二说起王元禄是满脸崇拜,可见王元禄在边关的名声威望都不错。

“何时成婚?又是与谁家结亲啊?”

江宥帧之前就听说王元禄出身小门小户,家中还算富足。原本家中是打算送王元禄去读书的,但他在习武上表现出天赋,因此便从了武。

而后因为武艺不错,参加了武举,考中武状元之后,便一路高歌,扶摇直上。

直到镇守边关之后,屡战屡胜,算得上盛名已久,至今无败绩。

当然,其实当今登基以来,也没发生过什么大战事,就是那些弹丸小国屡屡试探,每次小规模战役,王元禄都是轻易获胜的,算得上是边关的定海神针。

而王元禄有两子一女,两子都已成婚,只剩下一女还待字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