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永乐大帝 > 第37章 成立咨议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朱棣的全力支持与推动之下,朱高炽终于顺利地登上了炎黄社总理事长的宝座。这一职位的变更意味着他将不再仅仅局限于内阁总理大臣的角色,而是需要站在更高、更宏观的层面上去治理国家。

曾经,朱高炽肩负的职责大多集中于贯彻落实朱棣下达的指令之上。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他面临着崭新的挑战——他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治国理政观念,并站在更为高远的视角来引领大明王朝不断前行!

过去岁月里,朱高炽一直默默耕耘、埋头苦干,将朱棣的旨意奉为圭臬并全力以赴地去实现它们。这种专注与执着让他赢得了广泛赞誉,但也使得人们往往忽视了他自身潜在的智慧与才能。

而今,随着局势变化以及国家发展需求日益增长,仅仅依靠简单地执行上级命令已难以满足时代要求。作为一国之君或未来接班人,朱高炽需要展现出更广阔的视野、更深邃的思考能力以及独立判断精神。

这意味着他不能再局限于被动接受任务然后机械性完成;相反,他应该积极主动地探索适合大明国情的发展道路,并据此制定出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政策措施。同时,还需善于倾听各方意见建议、汇聚群智群力共同推动国家繁荣昌盛。

当然,要想真正做到这些并非易事。除了具备卓越才华外,朱高炽还需克服诸多困难险阻:既要应对来自内外敌对势力的干扰破坏;又得妥善处理各类复杂矛盾关系等等。但正是通过这样一番历练磨难才有望成就伟大功业并铸就辉煌历史篇章!

在永乐之前,朝堂之上可谓百家争鸣、畅所欲言,无论身份贵贱、地位高低,皆可风闻议事。然而,这看似开明的氛围却隐藏着诸多弊病。一方面,由于众人各执一词,决策者往往难以迅速做出决断,导致决策效率拖沓不前;另一方面,长此以往竟逐渐形成一股空谈之风,许多人为显示自己能耐非凡,对任何事都要评头论足一番。更有甚者,仅凭个人喜好便在朝堂上口若悬河地指责他人或某项政策。

来自后世的朱棣对此深恶痛绝,他深知如此下去必将误国误民。于是,毅然决然地推行改革,更改了朝会制度。这一举动让许多习惯了旧制的大臣们难以接受,但因明初文官集团尚未发展壮大,其势力远不及朱棣。在朱棣的铁腕统治和锦衣卫的严密监控下,那些敢于反对新制度的声音渐渐消失殆尽。终于,朝堂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再无人敢随意妄言。

在前期,为了巩固自身地位并推动变革,统一思想成为了当务之急。因此,朝野之中只允许存在一种声音,所有具体的议事会议都由炎黄社的元老们参与,并偶尔加入一些其他人。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局势已经发生了变化。人们逐渐接纳了新政策,并目睹了其带来的益处。

朱棣也渴望聆听来自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声音,以评估人民对于改革的接受程度,同时也需要为众人提供一个表达观点的平台。此外,宪政改革已然启动,在此背景下,建立一个官方的咨询与言论机构——咨议院,便显得顺理成章、恰逢其时。

此次咨议会的成员构成十分多元化,涵盖了各个领域的重要人物。其中包括:一部分来自浙东集团的高级文官代表;军方的多位高级将领,如张辅和张武等人;来自少数民族部落的代表,比如阿鲁台等已经归顺明朝的蒙古部落首领以及东北地区女真族的代表;此外,大明国内的宗教界人士也有参与,道教和佛教皆派出了代表出席。而之前在大明洪武年间不受待见的商人也被选择了一批大商人参与了,主要是工业和海商。朱棣十分重视他们的意见,

值得一提的是,原本属于淮西勋贵阵营的人员并未被纳入本次咨议会之中。这其实是朱棣深思熟虑后的决策,旨在维持各方势力的平衡。与此同时,淮西集团中的一部分人则加入了勋贵议会,而一些参与过靖难之役的勋贵们同样也在这个组织当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样的安排既显示出朱棣对于政治局势的精准把握,又充分考虑到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协调。通过这种方式,他试图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实现权力的稳定与均衡。

大明首届咨议会盛大开幕,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朱棣携其子朱高炽一同莅临会场,众人皆正襟危坐静待圣驾来临。待朱棣端坐于龙椅之上后,朱高炽则谨遵礼制坐于其左侧。

与会者们纷纷起身,抱拳施礼,向朱棣致以崇高敬意。这些人中不乏初次目睹天颜之人,心情自然格外激动。此时此刻,皇帝的威仪与英明神武深深烙印在他们心中;而太子朱高炽,则以其沉稳内敛之态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朱棣站在高台上,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仿佛要穿透每个人的心灵。他环顾四周,目光扫过那些期待已久的面孔,然后开始了他的开幕演说:

\"自朕登基以来,深知国家之大、事务之繁,若事事皆由朝堂议定,则费时费力,决策亦难以及时。故朕毅然决定取消朝堂议政,以求提升决策效率,优化时间。然而,此举实施数年,却引来诸多非议。众人皆云自身意见无处可陈,指点江山之情无以宣泄!

今朕特设咨议院,乃欲赐予诸君一畅所欲言之途径!在此,诸位皆可尽情陈述己见,为朝廷、为朕提供宝贵之参考意见!朕相信,众人之智慧必能助我大明繁荣昌盛!\"

朱棣的话语如同春风拂面,让在场的人们感受到了一股新的希望与活力。他们纷纷交头接耳,兴奋地议论着这个新的机构——咨议院将会给大明带来怎样的变化。

在这一刻,朱棣展现出了他作为一国之君的胸怀和远见。他明白,只有充分发挥众人的智慧,才能让国家不断发展进步。而咨议院的设立,无疑是他迈向这条道路的重要一步。

朱棣面带微笑,声音洪亮地说道:“第一任咨议长乃是德高望重、才学渊博的胡严胡大人!在此,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他登台与诸位相见!”

随着朱棣的话语落下,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众人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陛阶台入口处,期待着胡严的出现。

在一片欢呼声中,胡严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上舞台。他身着一袭官服,气质高雅不凡。脸上洋溢着慈祥而又自信的笑容,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掌控之中。

胡严走到阶台中央,站在了朱棣面前,首先向朱棣微微鞠躬示意,而后向台下抱拳作揖。全场再次爆发出如潮般的掌声,向这位备受尊敬的人物表示敬意和欢迎。

朱棣一脸严肃地说道:“从今往后,就由他来负责主持咨议院的相关工作了。希望诸位在发表个人意见的时候,务必要时刻牢记并充分尊重朝廷的无上权威!此外,还需做到有的放矢、言之有物,万不可夸夸其谈、纸上谈兵!平日里应当多多提出一些真正有益于国家发展与改善民生福祉的真知灼见才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