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永乐大帝 > 第12章 金陵城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齐泰对此也毫无头绪,建议再次派人和谈,询问朱棣退兵条件或者给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条件。方孝孺慷慨激昂的表示反对:“宣称宁可身死社稷也绝不与逆贼媾和!”

平素与建文皇帝相得的,大多是方孝儒举荐的文人。他们中虽然也有两三个坚贞之士,誓言与朝廷共存亡,然而却无力挽回这即将倾倒的狂澜。

他们只能呆呆地站立着,偶尔擦擦昏黄的眼角,抹去两滴愁泪。方孝儒大人虽然依旧慷慨激扬,但可惜的是,除了说一些激动人心的话语外,他同样束手无策。

朱允文面对这凄凉的现实,不禁露出了苦涩的笑容。

他曾与方孝儒、黄子澄等精英交往多年,本以为他们中会有一两个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然而事实证明,他们只会挑别人的毛病,自己做起事来却一无是处。

朱允文想起了朱标的话,这些自诩的文化精英,在捞取好处时才显得符合他们的身份,而到了需要他们承担责任或做实际事情的时候,他们的见识和胆量却连不识字的村夫都不如。

“看来只有身死社稷了,”朱允文叹息道,“应了方孝儒这张乌鸦嘴。”他的目光中透露出无尽的凄凉和失望。

他曾经寄予厚望的精英们,在关键时刻却让他如此失望。这让他不禁开始怀疑,这个国家的未来究竟在哪里?是否还有希望能够挽回这即将倾倒的狂澜?

六月初九,建文皇帝派遣李景隆、茹瑺等人前往燕军大营,意图与朱棣再次进行谈判。然而,谈判的过程并不顺利。

朱棣冷笑着接待了他们,对于他们的来意似乎早已心知肚明。“你们还有谈判的必要吗?有这个时间不如去说服建文。”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嘲讽与不屑。

李景隆闻言,顿时不服气地反驳道:“城中还有壮丁二十万,城墙高耸坚固。我们未必不能与你一战!”他的声音中透露出坚定与决心,仿佛真的相信南京城能够抵挡住燕军的攻势。

然而,朱棣却只是大笑起来。他指着李景隆,嘲讽地说道:“就凭你们?土鸡瓦狗而已!”在他看来,南京城的守军根本不堪一击,李景隆的豪言壮语只不过是无谓的挣扎。

接着,朱棣提出了他的条件:“回去告诉建文,一是交出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他们已经被我列入战犯名单!二是,城中武装部队必须放下武器,建文自己宣布退位,回到原来的太子府居住。文武百官要打开城门,穿着白衣请降!”他的语气强硬而果断,不给对方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李景隆和茹瑺面面相觑,他们知道这次谈判已经彻底失败。他们只能带着朱棣的条件返回南京城,向建文皇帝复命。

朝廷上,李景隆和茹瑺报告了谈判的结果,这时外面来了急报,有江阴总兵胡兴带兵来援,被燕逆伏击,胡兴阵亡。

御前侍卫J开加急公文,紧张地念道,还没念完,只听咕咚,咕咚两声,礼部侍郎王崇德和户部侍郎韩贵池双双昏了过去。

建文已经见怪不怪了,挥手让宦官扶下去。

六月初十,建文皇帝再次派遣谷王朱橞和安王朱楹前往燕军大营进行谈判。朱橞曾在建文元年逃回京城,此次被委以重任,可见建文皇帝已是急病乱投医。

他们向朱棣传达了建文皇帝的意愿:“诏罪己,应诸侯自治之请,至于朝廷,只留京畿诸地以奉宗庙。燕王意下如何?”这似乎是建文皇帝在无奈之下的妥协,愿意放弃大部分领土,只保留京城周边地区以供奉宗庙,同时允许诸侯自治。

然而,朱棣对此却极为愤怒。他怒斥道:“我不是朱家子孙吗?还需要他保留一块地来奉宗庙?诸侯自治?自秦一统天下至今,就没有再有什么自治的说法。他建文想让天下烽烟四起吗?”在朱棣看来,建文皇帝的提议不仅荒谬至极,更是对朱家天下的背叛。

这个消息传回朝廷后,原本就人心惶惶的文武百官更是乱作一团。上朝的官员数量立刻又减少了一半。黄子澄和方孝儒两位辅政大臣在朝堂上争吵不休。一个提议迁都以避其锋芒,一个则坚持劝建文皇帝以身殉国。他们的争吵声在空荡荡的朝堂内回荡,显得异常刺耳。

建文皇帝望着乱作一团的朝堂,心中五味杂陈。他怔怔地落下泪来,似乎对自己的无能和无奈感到深深的悲哀。

此时,太后吕氏从后宫走出。她原本在后宫静养,但听闻了这个消息后难以置信,想亲自来朝堂证实一下。然而,当她看到眼前混乱的场景时,顿时感到一阵晕厥,朝堂上又是一阵手忙脚乱。

齐泰作为朝廷重臣,此刻却对这一切心灰意冷。他不再发一言,只是默默地站在那里,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失望和无奈。

抱着一线侥幸的希望,建文皇帝赐给李景隆尚方宝剑一口,授权他全权调度禁军兵马,期望能够力挽狂澜。同时,建文皇帝也下旨给京城周围的各地,号召那些心怀天下的豪杰起兵勤王,共同保卫京师。此外,他还命令谷王朱惠动员城中的诸王一并出力防守,希望他们能够在这个危难时刻挺身而出。

李景隆和朱惠走出朝堂,两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沉重。他们互相对望了一眼,深深地叹了口气。这时,徐增寿走了过来。他现在已经是右军都督府左都督,位高权重。然而,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刻,他的脸上也露出了凝重的神色。

徐增寿故意叹了口气说:“真的是江河日下啊!人都快要跑光了,我这个左都督也快成空架子了!”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时局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

李景隆闻言嘲讽道:“你叹什么气?你姐夫万一打进来又不会对你有什么影响,说不定还会给你一个大官做呢。”他的话中充满了讽刺和不满,显然对徐增寿的态度有所不满。

徐增寿眉毛一挑,点点头说:“你说的很对,燕王打进来了,我徐家确实不会受任何影响。升官倒不一定,反正不会受什么牵连。至于你们?我就不知道了。”说完这番话后,他趁人不注意把一张纸条塞给了李景隆,然后匆匆离去。

李景隆看着徐增寿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他打开纸条一看,上面赫然写着几个字:“燕军已至城下,速作决断!荣华富贵和牢狱之灾二者选其一!”

次日(1402年7月13日),燕军抵金陵,守卫金川门(位于南京城西北面)的朱橞和李景隆望见朱棣麾盖,开门迎降。

燕王进入京城,文武百官纷纷跪迎道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