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酣睡三小时后,我爬起来写后记了。
原本想多写几个番外的,但实在想不起来该写什么了,沈葭和萧峰,我希望留更多的空白,让大家去想象了。
也许某一天,萧峰成功完成任务回来了,跟沈葭重新在一起了;也许某一天,他在战火纷飞的沙伽,遇见了杰西斯,杰西斯因为不齿自己国家的诸多做法,退役后成为了一名雇佣兵,他们多次并肩作战;也许某一天,他牺牲在了沙伽,跟梁怀瑾一样,没有回来;也许他失踪了,世间再无人知晓他的下落……
好吧,其实总结起来就是:我懒得写了。
这两天,我也算是跟着我的小说男女主死去活来过一回了。
为什么女主总是爱哭,哭到最后连眼睛都瞎掉,那是因为我每每写到她哭的情节,我自己也真的哭了,真真实实体会了n回啥玩意儿叫眼泪簌簌而落。
可能,我就是个泪失禁体质吧(摊手)
广西放了四天的三月三假期,何其有幸,其中两天的时间,我能献给我伟大的精神世界,抛开一切杂念,只是沉迷于此,为我编织的这个如梦似幻的故事,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今天写完这个后记,这本书就正式完结了。
一直追更的朋友会知道,我的文笔和情节质量总是忽高忽低,在此说声抱歉,但我想说,我写这本书,绝不是心血来潮,提笔就码,我有一个大纲情节整理,它从数万字降到最后0字,这本书才终于宣告完结。
所以,即使其中有诸多不足,整体来说,我还是很满意的(对,我超棒的!)
这是我第一次写这么长这么完整的故事,从2023年11月12日开始执笔,11月25日正式发到番茄,至今日完结,整整152天的时间,41.5万字。
这152天里,有这本书的陪伴,我很幸福,虽然很多时候,总是抓耳挠腮,一遍遍地懊恼我怎么还没写完,如今真的要搁笔,竟还有点舍不得。
有读者应该能发现,这本书的很多地点和故事情节,都是有原型的,这本书的构思,也起源于去年持续到今年的一场惨绝人寰的战争,至于到底是什么战争,我就不多说了,关注的读者肯定会知道。所以其中的很多情节,其实都来源于现实,但不得不说,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能够执笔描述下来的,真的远远不及现实里千万分之一的残酷。
所以,到最后,你们都觉得故事太压抑,结局太悲惨,但我想,现实的那场战争里,其实有更多的悲惨故事,只不过我们根本触碰不到而已。
诚然,作为一个新写手,我的笔力是远远不够的,可我也想为此表达点什么,于是就有了这本书。
很多次,我都害怕自己陷入吃人血馒头的境地,所以,我一次次提醒自己,主题绝对不能偏离,所以至今为止,这本书没有任何收益,我也并不难过。
我想表达的主题,当然是:反对战争,热爱和平。也就是书中的男主角梁怀瑾追求的终极信仰,也是涅盘计划的终极目标——维护世界和平,消灭侵略势力,拥护民族独立。
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国度,可这个世界并不和平,每每看到那些战争的新闻,尤其是战争中的孩子,我会难过,会悲伤,会一次次泪失禁,但我不得不承认,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无法真的像书中的女主角一样,不顾一切地献身。
但这份大爱,始终是我追求的一个理想境界,所以我为自己编织了这个盛大而悲伤的梦境。
我始终相信,世界上是真的有这么伟大的人存在的,战争地带确实有志愿者,他们不顾自己的安危,为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还有梁怀瑾,他当然也是有原型的,说起来有点尴尬,他一开始的原型,是我的高中同学,所以某些情节,是真实发生过的。
但写到今天,他的原型当然不再是那个普通的小男生,而是千千万万个无私奉献、浴血奋战的中国特种兵的缩影。
毋庸置疑,我们国家一定有像梁怀瑾这样伟大的特种兵存在,也许真的有这样一份绝密档案,将他们轰轰烈烈的一生封存其中,只是我们无从知晓。
所以,在这里,我想致敬我们国家的军人,不管执行的是维和任务还是秘密任务,不管是普通的军人还是特种兵,他们都值得我们最崇高的敬意。
因为他们的负重前行,才有我们的岁月静好。
最后,我想说,我真的很爱梁怀瑾,很多次,写得声泪俱下,泣不成声,还好,我在自己的房间里,周围没有人骂我是疯子。(笑die)
虽然读者不多,我依然觉得很幸运,世界上能有一部分人,喜欢这个故事,能跟我的思想,产生共鸣。
最最后,谨以此书,献给世界上每一个热爱和平的你。
——一只邱
——2024年4月12日于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