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谨慎的我在三界寻超脱 > 第81章 代天伐商一:三年准备,武王伐纣,序幕拉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1章 代天伐商一:三年准备,武王伐纣,序幕拉开

“闻太师身死在伐西岐的道路上,终于传回了大商的国都朝歌城”。

“纣王在得到这个消息的之后,来不及伤心就开始调兵遣将,要另派大臣去攻讨西岐城,为闻仲闻太师报仇”。

“还没等大兵集结,就有信使前来国都并告知已有不少诸侯开始反攻大商,要脱离大商的管控”。

“纣王只能暂缓攻击西岐,开始镇压这些弱小的诸侯”。

“诸侯们自从听说闻太师已经命丧绝龙岭,而且武成王黄飞虎已经叛逃西岐,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不少诸侯起了心思”。

“开始要讨伐大商,并主动联系西岐的人,要推举武王姬发为天下公主,替他们这些弱小的诸侯向大商讨个说”。

其实都嫌弃地盘太小,其他均是托词。

“但被武王姬发已要为姬昌守孝三年为由,此时不宜动刀兵,如若想向大商讨要说法的话,三年之后再来投靠”。

“其实主要是,姜子牙献策现在西歧需要,广积粮草,多收兵源战将”。

“毕竟现在大商还有大半的城池,猛将如云”。

“其他三大诸侯还没有太大的动静,这几年需要,联系东伯侯,跟南伯侯,这些强大的诸侯联合在一起,才能够举兵反商”。

“而北伯侯崇侯虎没有人联系他,毕竟他是纣王头号狗腿子,联系他反大商,是不可能的。”

“那些弱小的诸侯,也只不过是墙头草,现在看着咱们强大了,他们才会过来”。

“一旦咱们兵败,他们会立马毫不犹豫的立刻倒返西岐,所以现在联系他们并不太重要”。

“就这样三年的准备,粮草丰足,兵员有了几十万,战将也有几百人”。

(战将几百人,这些人只不过是普通凡人小将军,能打的也就20多个,剩下的全都是小旗之类的,主要靠玉虚宫的二代弟子)

“联系各方诸侯的信使也回信,只等西岐打响反商的名号,他们就会跟西岐站在一起反商”。

“三年以过,这时大商也镇压完了国内的叛乱,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对付西岐的姜子牙等人”。

“并命令魔家四将开始讨伐西岐,这魔家四将自从得到命令之后,就从自己的驻地佳梦关开始往孟津方向挺进”。

“准备在此斩杀武王姬发”。

“西岐城众将各自磨拳擦掌,准备东征,所有粮草,也都一一安排妥当,可谓万事俱备”。

“只等姜子牙向武王做出师表与金台拜将了”。

这一日武王,一早整装上殿,对众大臣说:“有奏章出班,无事散朝。”

“话音刚落,就见丞相姜尚捧着一份奏章出列”。

武王命奉御官接了,把表文铺开在御案上,从头至尾细细看了一遍,原来是一篇出师表。

“表中历数纣王的种种暴行,要求武王择日出师,同会聚在孟津的八百诸侯一起,讨伐无道昏君”。

武王看完,沉吟半晌才开口道:“相父此表,说得固然不错。

“但昔日先王曾有遗言,切不可以臣伐君,我不遵先王之言,便是不孝”。

“再说,纣王纵使无道,总是君主,我若讨伐他,这便是不忠这不忠不孝的事情,这种事情如何能做?”

“不如我和相父共同恪守为臣之礼,等待纣王自行改过。”

借口,都是借口,他需要一个借口。

“老臣岂敢有负先王?

“只是如今天下诸侯遍告内外,诉说纣王罪状,说他不足以君临天下”。

“前几时东伯侯姜文焕、南伯侯鄂顺、北伯侯崇黑虎又写了文书,相互通知在孟津相会“”。

“假如有哪一路诸侯不到,就要先问其违抗之罪,然后再去伐纣。老臣恐误了国家大事,因此上表,请大王定夺。”

上大夫散宜生听武王说出“等待纣王自行改过”的话”。,

“知道他有些拘泥于旧规,便上前奏道:“大王,如今天下诸侯大会孟津,大王如不起兵响应,就不足以取信于天下众人。”

众人不服,必定会怪我们助纣为虐,倘若移兵来攻打我西土,那时反为不美。”

“以臣愚见,不如依姜丞相之言,领 兵大会孟津,与天下诸侯一起,陈兵于商之郊外,看其政事如何,等待其自行改过。”

“如此,则天下百姓都得其福,我们也不至于失信于众诸侯,可谓是,上可以尽忠于君,下可以尽孝于先王,岂不是万全之策?请大王三思!”

“武王听了散宜生的一席话,甚感欣慰,问道:“大夫的话很有道理,只是不知要用多少人马?”

“散宜生怕他日后又要变卦,便说:“大王兵进五关,须拜丞相为大将军,交给他黄钺、白旄,总理大权,方可见机行事。”武王一口答应道:“但凭大夫主张。”

“这天散了朝,散宜生便到丞相府贺喜,文武百官也都欢欣鼓舞。次日,南宫适、辛甲奉命前往岐山,挑选木材、砖石,兴工监造将台。”

“转眼将台搭建竣工,到了姜子牙登坛拜将的吉日。武王带领满朝文武来到相府跟前。里面乐声响过三番,军政司辛甲下令门官:

“放炮开门!”只听三声炮响,相府门开。散宜生领路,武王随后,来到银安殿军政司叫道:“有千岁亲来拜请元帅登辇。”

子牙从后面着道服而出,武王欠身道:“请相父登辇。”子牙慌忙谢过,同武王一左一右并行到大门,武王欠身鞠一个躬,两边扶子牙上辇。散宜生请武王亲手扶着凤尾,连“推”三步。

子牙排仪仗出城,只见前面七十里都是大红旗,一直摆到西岐山。西岐百姓,扶老携幼,都来观看。子牙至岐山,将近将台边时,有一座牌坊,上书一幅对联:

千社稷尽归周主

派华夷归属武王

武王到将台边一看,见将台高耸,巍峨轩昂。台高三丈,阔二十四丈,分三层,三层之中各有祭器、祝文。

台前,两边仪仗,成雁行状排列,真是衣冠整肃,剑戟森严。

散宜生走到鸾舆前,请武王出舆,又引导武王走到辇前。

武王欠身道:“请元帅下辇。”子牙忙令中军扶下辇来。宜生引导子牙到台边,请他面南背北,然后,散宜生开读祝文。读罢。

由周公旦引导子牙上二层台,请子牙面东背西,然后,周公旦开读祝文。

读罢,又有召公奭引子牙上三层台,毛公捧着武王所赐的黄钺、白旄交给子牙,子牙跪着接了礼官赞礼道:“请元帅面朝北,拜受龙章凤篆。”

子牙跪拜左右齐声唱起“中和”之曲,奏起“八音”之乐,声音嘹亮,响彻云霄然后,召公奭开读祝文。

召公奭读罢,子牙居中而立军政司辛甲上台,启元帅:“发鼓竖旗。”只听两边鼓响,拽起宝纛旗来。

军政司请元帅戴护顶之宝,一旁有军政官用红漆端盘,捧上一顶镶珠嵌玉、明光灿灿的金盔来军政司将盔捧给子牙戴上。

又传令:“取袍甲上台。”军政官高举袍铠,献到台上。

这是一件遍金织就的大红袍,中间一条四指阔的羊脂白玉带,上面镶满玛瑙、琥珀、紫金雀舌八宝。

姜元帅穿上金装甲胄立在台上。

军政司传令:“取印、剑上台。”

军政官捧印、剑上台,又捧来一个架子,架上有令天子旗、令天子剑和令天子箭。元帅有了这几件东西,便可以请得动天子。

军政司将印、剑捧给子牙,子牙接在手中,高举过,眉散宜生便请武王拜将。武王在台下大拜八拜。等武王拜完,子牙取令天子旗,让辛甲请武王上台。

子牙传令:“请开印剑。”开了印、剑,子牙请武王面南端坐,行礼拜谢。武王道:“相父今为大将东征,但愿早到孟津,事成速返,则是吾之幸矣。”

子牙谢恩。

武王略坐片刻,起身回宫。

子牙在将台上传令:“三天后众将在教军场听点。”

辛甲领命,传与众将知悉。

子牙拜将完毕,离了将台,往岐山正南而来,早有哪吒领着众门人前来迎接。三山五岳的阐教道友也都来饯别。

一场讨伐纣王的,天定之战,就这样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