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十一月,星河师大所有学生共同的话题就是《我爱记歌词》的比赛。
随着六场小组赛结束,十二个学院成功晋级。
话题更是热到爆炸。
不论走到到学校哪里,都能听到关于比赛的讨论。
哪个学院实力最好,哪个学院表现最为可惜,哪个学院晋级的最为侥幸。
关于淘汰赛分析,以及冠军的预测同样是学生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当然,形成这样的讨论话题,少不了学生会的有意引导和推波助澜。
李木森和田深南的观点一样,不怕被骂,就怕没人关注。
小组赛结束,陆雨婷终于也可以休息一下。
虽然每次活动,都有男朋友的悉心关照和支持,但是身心的疲惫却是李木森无法替代的。
最后一场小组赛结束,陆雨婷决定要回家好好休息一下。
李木森很想让女朋友陪自己过周末,但是想到女孩这一段时间的疲惫,还是点头答应了下来。
陆雨婷本来想自己打车回来,李木森担心晚上不安全,当然也是想多和女朋友待一会,坚持要骑电动车送她回来。
八方小区门口,女孩拖着疲惫的身体跳下电动车。
“林子,这么晚了,你还能进的去宿舍么?”
“没事,我等下直接去办公室睡。”
李木森摆摆手说道。
经过一个多月,新民大厦五楼的办公室已经基本装修完毕。
在肖文和黄春兵的坚持下,他们两个人把办公室搬到了五楼。
原来九楼的大办公室就只剩下李木森一个人,这样就可以在里面隔出一间休息室。
“那好吧,你回去慢点骑,到了给我个信息。”陆雨婷叮嘱道。
“放心了,雨婷姐赶快进去吧,周末在家好好休息一下。回学校的时候给我打电话,我再过来接你。”
“知道了,那晚安了,林子。”
陆雨婷不舍的挥挥手。
“晚安。”
一直看着女孩的背影消失在小区大门里,李木森才慢悠悠的骑着小电驴向新民大厦开去。
这一个多月里,李木森虽然整天陪着陆雨婷忙活动的事情,但深木教育的工作也没有落下。
课外辅导班的教学质量有稳步提升,新招聘的老师也逐步开始走上讲台。
宿舍老大朱汉星也通过了考核,加入了地理教学组。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辅导书的编撰也进入了正轨。在杨红军的协调下,深木教育还邀请了各科目的专家召开了一场图书论证会,收集了大量的意见和建议。
上周末,新民大厦五楼装修完成,《五三经典》的编辑人员也全部搬到五楼办公,深木教育考试研究中心也在五楼正式挂牌。
随着各方面走上正轨,李木森和肖文、陈思等人讨论决定再扩大三个班的规模。
......
“叮叮叮”
模模糊糊中,李木森听到手机的响声。
“喂?”
昨天回到办公室,李木森又加了一会班,一直到凌晨才睡着,这会还没有睡过来困。
电话里传来肖文的声音,“林子,你在哪呢?听你声音还没睡醒呀,可是老朱说你一晚上都没有回来,你不会跟.....”
听到肖文最后贱兮兮的语气,李木森猜到他想说什么,没等他说完,骂道:
“滚一边去,我在办公室睡觉呢。”
“就你一个人?”
“废话,昨晚把雨婷姐送回家已经十二点了,我就直接睡办公室了。等下过来记得给我带早餐。”
李木森说完,直接挂掉电话。
一个小时以后,肖文提着豆浆和包子,晃悠悠的走进李木森的办公室。
“妈的,大周末的使唤我。要不是看在兄弟面子上,我才不理你呢。”
肖文把包子扔到办公桌上,还专门跑进休息室转了一圈。虽然知道,陆雨婷和他不可能发展那么快,不过万一呢。
“你可拉倒吧,你是看在兄弟面子上么。找我啥事,说吧?”
李木森可不相信,肖文一大早找他是来聊兄弟感情的。
“嘿嘿,知我者,森哥也。”
肖文坐到沙发上,收起了嬉皮笑脸,有些惆怅的说道:
“林子,你知道的,我这确实喜欢君茹姐,这段时间也一直在追她。她每次去领唱,我都陪着。她也不反对我帮忙拿个包、拿个衣服啥的。
可是,就是这关系,好像没有任何进展。我找她聊天,也总是过来很久才回。我说周末约她去逛街的,她说太累不想动。我说请她吃饭,她说减肥没有胃口。”
看着肖文纠结的表情,李木森想到自己当初追陆雨婷的事情。
不过,好像,自己并没有怎么去追。
“林子,这个。我对追女孩也没什么经验,我也不知道女孩是怎么想的。而且我对李君茹确实不是很了解,我让雨婷姐帮忙问一下,要的不。”
肖文也没指望李木森能给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就是想找好朋友排解一下心中的烦躁。
看到肖文一个人坐在沙发上抽闷烟,李木森也没有再理他,拿起一份深木教育订阅的《中南教育报》看了起来。
2004年,虽然网络已经兴起,但是传统纸质媒体还是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要在中南省教培行业站稳脚跟,就必须及时了解相关行业信息。
李木森随意翻着报纸,突然被一条新闻《星河市第二届中学生作文大赛》所吸引。
“蚊子,你看一下这个。”
李木森将报纸递给肖文。
“作文大赛?这有什么看的。”
肖文还在想他带君茹姐,没有心思认真往下看。
“你再往下看看。”
听到李木森的话,肖文拿起报纸读了起来。
“星河市教育局联合中南教育报开展第二届中学生作文大赛,星河市在籍初中生、高中生均可报名参加。参赛作品须是个人近期原创、且未经媒体发表过的作品。每人限投1篇,题材自定,内容不限。”
肖文读了几句说道:“这没看出来啥特别的呀?”
李木森提示道:“重点在后面,可以是个人投稿,也可以是学校(或机构)组织集体投稿。还有优秀作文还将会编辑出版。”
“你是说,我们组织学生参加作文比赛?”
“对。我们现在河西已经站稳脚跟,但周围的潜在生源已经不多。要想进一步做大,就必须在全市打响我们深木教育的牌子,这样才能进一步扩大生源。”
李木森举着报纸说道。
“这个作文比赛就是一个好机会,它允许机构组织报名,并且对优秀机构还会颁发奖牌。只要我们的学生能够获奖,我们还可以找《中南教育报》的记者写几篇软文,这样深木教育的牌子就有机会跨过湘水河了。”
“什么是软文?”2004年的肖文,还没有接触过类似的这种新兴词汇。
李木森说道:“你就把它理解成一种广告就行了。文章看起来像是采访学生,实际是我们辅导班的广告。”
“还能这么操作吗?”还在象牙塔里的肖文,对报纸、记者还是很敬重的。
“放心,中南教育报里很多师大的同门,到时候找人帮忙打个招呼就行。”
李木森没有说钞能力的因素,还是让肖文自己慢慢去看清这个世界吧。
说干就干,李木森立刻给陈思、黄春兵,还有负责语文的课文的方茜打电话,让他们立刻到会议室开会。
听完李木森的解释,陈思几个人组织辅导班的学生集体参加星河市第二届中学生作文大赛都没有意见。
方茜问道:“李老师,要是有些学生觉得自己不擅长作文,认为不会得奖不愿意参加怎么办?”
李木森直接说道:“这是你的事情?你自己想办法。不仅要学生参加比赛,还要帮他们认真修改作文,争取拿到好的成绩。”
“可是?”方茜还想说什么。
李木森直接打断,“没有什么可是,有问题去找陈思或者兵哥。”
黄春兵说道:“我刚认真看了一下通知。这个作文大赛,确实是一个好机会。我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既然要想通过这次比赛扩大名气,那我们能不能搞大一点。”
“怎么搞?”李木森问道。
黄春兵说道:“我觉得,不能仅仅帮现有的一两百名学生修改作文。他们的同学、朋友、亲戚有需要都可以拿来找我们帮忙修改,这样大家获奖以后都会记得我们的好。”
“兵哥这个想法好,你提醒我了。”
李木森一拍桌子说道:“我们不能简单的给学生修改作文。我建议,我们开设一个免费的作文强化提高班,谁都可以来听。方茜,你们语文组的几个老师准备一下,每人讲一节。然后,再想办法邀请你们学院硕士、博士,或者是老师过来来上几节课。”
“好的,没问题。”方茜点头答应。
“具体开几节课,每节课讲讲什么,你要好好思考一下。要确实能帮助学生们提高作文水平。”
李木森再次强调课程的质量。
很快,免费作文强化提高班的消息就在深木教育内部,以及周围的几所学校传播开来。
不论是否报名参加比赛,作文都是每个学生的必考科目。
有免费的作文辅导班,学生都好奇的想来听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