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台室内。
谢尔盖默双手颤抖地写着电报。他必须让莫斯科明白事态的严重性,必须让他们知道苏正阳不是在开玩笑。
";给莫斯科冬宫:
紧急!
华国最后通牒,要求两小时内答复。若不同意割让160万平方公里领土,北地师将于12点开拔。
军部总参谋长古德安扬言三天内可占领远东全境。
建议立即...";
";不用这么麻烦。";
一个冷静的声音突然响起。谢尔盖默抬头,看到一个身着便装的中年人正倚在门框上。
";让我介绍一下,";章栾玉说,";这位是我们情报局局长,燕双鹰。";
燕双鹰走进来,随手拿起谢尔盖默写到一半的电报:";不用费心去接入你们的通讯频道了。我们可以直接用。";
";什么意思?";谢尔盖默愣住了。
";很简单,";燕双鹰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我们能在三分钟内破解任何加密频道。包括...你们克格勃的最高机密频道。";
伊万诺夫倒吸一口冷气。
";不信?";燕双鹰拿出一份文件,";这是昨晚莫斯科发给你们的密电。内容是关于今天谈判的指示,让你们在领土问题上寸步不让,因为他们相信塞克特的承诺。";
谢尔盖默的脸色变得煞白。这份密电连他都是今天早上才看到的。
";所以,";燕双鹰继续道,";不用费心思考措辞了。用我们的频道直接发,三分钟就能收到回复。毕竟...";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看表:";时间不多了。";
谢尔盖默感觉浑身发冷。他们的加密系统,引以为傲的克格勃通讯网,在华国面前就像是一个笑话。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在远东的一切部署,一切军事机密,都在华国的掌握之中。
";开始写吧,";燕双鹰走向门口,";顺便告诉莫斯科,他们的';远东特别行动';计划已经完全暴露。就在上个月,我们截获了全部细节。";
办公室里一片死寂。
谢尔盖默看着手中的电报纸,突然明白了一个可怕的事实:他们在这场博弈中,从一开始就已经输了。而那个年轻的总统,早就将一切都算计在内。
时钟指向十点十五分。距离最后期限,还有一小时四十五分钟。
莫斯科冬宫。
";这...这不可能!";克格勃通讯部主管卡连科猛地站起身,";这个频率...这是华国人的通讯频率!";
尼古拉三世脸色铁青:";什么意思?";
";陛下,";卡连科额头渗出冷汗,";这封电报是通过华国的无线电台发来的。而且...而且他们完全突破了我们的密码系统,就这么直接接入了我们的接收频道。";
会议室里一片哗然。
";让我看看,";克格勃最顶级的密码专家伊万诺维奇推开人群,冲到电报机前。他仔细检查着信号特征和密码参数,但很快,他的脸色也变得惨白。
";怎么样?";尼古拉三世沉声问。
";这...这...";伊万诺维奇擦了擦额头的冷汗,";他们破解了我们的密码本。不仅能发,还能收。而且...";
他咽了口唾沫:";根据信号特征判断,他们已经掌握了我们的密码系统至少三个月了。";
";三个月?";格里戈里耶夫惊呼,";这怎么可能!我们的密码系统可是...";
";是最先进的,我知道,";伊万诺维奇苦笑,";但华国人...他们的密码破译技术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得多。";
尼古拉三世一把抓过电报。当他看到内容时,脸色变得更加难看。
";他们说已经截获了我们的';远东特别行动';计划,";沙皇的声音有些发抖,";全部细节。";
会议室里死一般寂静。那个计划是绝密中的绝密,连在场的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细节。
";陛下,";卡连科颤抖着说,";如果他们说的是真的...那么我们在远东的一切部署...";
";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尼古拉三世重重地坐回王座,";难怪...难怪苏正阳敢给我们下最后通牒。";
伊万诺维奇还在疯狂地检查着电报机:";他们的密码技术...太先进了。我们引以为傲的加密系统,在他们面前形同虚设。";
窗外的莫斯科依然阳光明媚,但冬宫的会议室里,却弥漫着一股绝望的气息。
他们引以为傲的技术优势,在华国面前不堪一击。他们自以为隐秘的军事部署,在对方眼中早已是透明的。
而现在,对方甚至连最后通牒,都是用他们自己的通讯系统发来的。
这种赤裸裸的技术碾压,比任何武力威胁都更具震慑力。
时钟指向莫斯科时间下午三点十五分。
距离最后期限,还有一小时四十五分钟。
莫斯科冬宫。
尼古拉三世瘫坐在王座上,脸上写满了疲惫和屈辱。他看着面前的电报纸,手指微微发抖。
";拿我的私人密码本来。";他突然说。
格里戈里耶夫连忙递上一本褪色的黑皮笔记。这是沙皇和驻外大使之间的私密通讯密码,只有极少数人知道。
尼古拉三世亲自写下电报:
";谢尔盖:
同意华国要求。
[灰熊入林] [寒鸦南飞] [冰雪消融]
[白狼归巢] [晨星西沉] [黄昏未至]
[铁树开花] [春雨将至] [暮色苍茫]
——尼古拉";
在场的人除了沙皇,没人能看懂那些奇怪的词组代表什么含义。但从尼古拉三世写下这些词时微微颤抖的手指,所有人都明白,那一定是某种特殊的指示。
";用华国人的频道发出去,";尼古拉三世疲惫地说,";反正...他们已经掌控了一切。";
当电报员开始发报时,沙皇走到窗前,望着莫斯科的天际线。他的背影看起来是那么萧索。
";陛下...";格里戈里耶夫欲言又止。
";不用说了,";尼古拉三世摆摆手,";这一天迟早会来。只是没想到...";
他苦笑一声:";会来得这么快。";
电报发出后,会议室里一片死寂。每个人都明白,这份屈辱的投降电报,将永远改变远东的格局。
而那些隐藏在普通词句中的密码,或许会成为未来某个转机的伏笔。但此刻,没人敢去细想那些可能性。
因为他们都看到了,当伟大的沙俄帝国,在一个年仅二十六岁的年轻人面前,是如何节节败退。
莫斯科的阳光依然明媚,但笼罩在冬宫上空的,却是一片化不开的阴霾。
时钟指向下午三点三十分。
这个时刻,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