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双系统通万界古人炸裂 > 第256章 十大才女榜8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幕在介绍蔡文姬的经历,万界之中的当事人蔡文姬与蔡邕父女俩心里是五味杂陈。

东汉末年的曹操脸色黑了,南匈奴是吧,好极了,反叛大汉是吧,当真以为会怕他们?

而谋士荀彧,程昱,郭嘉等人想到了五胡乱华,郭嘉出声道:“主公,天幕所言五胡乱华之事可曾记得?”

“吾自当记得,奉孝之意孤明白,先平等北方再议其它。”曹操可不傻,北方未定又如何北伐匈奴?

贾诩则一言不发,“苟”字经要第一条:保全自己和家人。

而南方的孙刘两家尚末联合,天幕透露的消息也让孙策,孙权心里打鼓。

刘备则是心慌意乱,失去了往日那种气定神闲,方寸大乱。

天幕可没管万界古人想什么,而是接着上文讲述历史。

“蔡文姬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初嫁于卫仲道。

丈夫死后回家,东汉末中原大乱,诸侯割据。原本归降汉朝的南匈奴趁机叛乱,蔡文姬为匈奴左贤王所掳,生育两个孩子。

曹操统一北方后花费重金赎回,嫁给董祀。巜隋书经籍志》着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今已失传。只有二首和胡笳十八拍保留下来。

文姬归汉的故事广为流传,蔡文姬为人博学多才而又精通音律,早期嫁给河东卫仲道。卫仲道早亡,二人又没有子嗣,于是蔡琰回到自己家里。

兴平二年,中原先后有董卓,李傕等作乱。关中属国南匈奴趁机叛乱,劫掠。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蔡琰在北方生活了有十二年之久并生下两个孩子。

建安十一年,曹操向来喜爱文学,书法。常与蔡琰的父亲蔡邕有文学书法上的交流。

曹操见蔡邕没有子嗣用金璧从南匈奴那里将蔡琰赎回来并将蔡琰嫁给董祀。

而后董祀犯了死罪,蔡琰去找曹操给董祀求情。当时曹操正在宴请公卿名士,对满堂宾客说:“蔡邕的女儿在外面,今天让大家见一见。”

蔡琰披散着头发光着脚,叩头请罪,说话条理清晰,情感酸楚哀痛。满堂宾客都为之动容,但曹操却说:

“可是降罪的文书已经发出去了,怎么办?”

蔡文姬言道:“你马厩里的好马成千上万,勇猛的士卒不可胜数,还吝惜一匹快马来拯救一条垂死的生命吗?”

曹操终于被蔡文姬感动,赦免了董祀。蔡琰为丈夫董祀求情时天气非常寒冷,曹操见蔡琰没有穿鞋又披散着头发,于是赠给蔡琰头巾,鞋子,袜子。

曹操又问蔡琰听说:“你家原来有很多古籍,现在还能想起来吗?”

“当初父亲留给我的书籍有四千余卷,但因为战乱流离失所,保存下来的很少,现在我能记下的只有四百余篇。”蔡文姬回答道。

曹操说:“我派十个人陪夫人写下来可以吗?”

蔡琰说:“男女授受不亲,给我纸笔,我一个人写给你就是。”于是蔡琰将自己所记下的古籍内容写下来送给曹操,没有一点错误。

蔡琰回家后伤感悲愤之余,作悲愤诗二首,此后再无蔡琰相关记载,卒年不详。

蔡琰的父亲蔡邕是一位大书法家,创造了八分字体。蔡琰本人对书法也很擅长,蔡琰曾在曹操的要求下默写古籍,说自己不管是真书还是草书都可以写。

蔡琰归汉后,作有两首《悲愤诗》,一首为五言体,一首为骚体。其中五言的那首侧重于感伤乱离,骚体是一首以情纬事的叙事诗。

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文人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叙事诗,为长篇洵大文。“文姬才欲压文君”大意是说蔡琰的才华压倒了汉代才女卓文君。

曹植和杜甫的五言叙事诗受到了蔡琰的影响,骚体悲愤诗由于旨在抒情,首尾两节对被俘入胡和别子归汉的经历都比较简略。

中间大篇幅自然风景用以渲染蔡琰离乡背井的悲痛心情,在这些对景物和人情的描述中蔡琰极言它们与她故乡中土的差异。

以此形容自己在这与中土迥异的环境下,心情之沉痛悲愤。

音乐《胡笳十八拍》是中国古乐府琴曲歌辞,长达一千二百九十七字。是一首由十八首歌曲组合的声乐套曲。原载于宋朝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五十九以及朱熹《楚辞后语》卷三,两本文字小有出入。

蔡文姬在东汉文学的贡献与影响力

蔡文姬,东汉末年的杰出文学家和音乐家,她的作品和才华对后世影响深远。她出生于文学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精通诗文、音乐,同时也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素养。

在文学上,蔡文姬的作品主题多样,既有描绘生活百态的散文,又有情真意切的诗歌。她的文字清丽流畅,情感真挚,充满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敏锐。在创作过程中,她善于运用典故和修辞技巧,使作品更具魅力。她的作品在当时就受到广泛赞誉,成为后世文人学习和研究的对象。

蔡文姬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她的作品上,更在于她作为女性的代表,为女性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那个时代,女性很少有机会接受教育,更不用说在文学领域有所建树。然而,蔡文姬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的文学家,为后来的女性文学家树立了榜样。

总之,蔡文姬在东汉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她的作品和才华不仅丰富了当时的文学创作,也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她的一生,是女性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