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

隆平县的发展不是巧合,也不是单单靠着县委县政府能解决的。

是几十万老百姓众志成城,才有了今天的这副局面。

刘少光是从隆平出去的,这里是他公职生涯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看着充满朝气的小县城,从心里由衷的感到开心。

其实要盘活一个地方的经济很简单,只要有足够的工作岗位提供出来,待遇也要跟上,那财政所面临的绝大多数问题都能解决。

首先是经济圈这一块,只要一个地方的人多了,那商圈也会逐渐形成,有一定的人口作为基础,再加上绝大部分人有稳定的收入,那经济是不可能发展不起来的。

不过现在绝大部分城市和县城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地方政府债台高筑,财政支出严重超标,每年都是负增长,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走,一天拖一天的,等着下个接班的来填补上。

这样的心理在不发达和贫困地区是最为常见的,就拿隆平县来说,全县人口不过三十多万,但是每年财政支出就要二十多亿,这其中虽然包括的基建和部分投资。

但是财政收入却只有支出的三分之二,一年两年的不显什么,但是时间一长,其中的问题马上就露出来了。

在刘伟接班之前,隆平的经济刘少光是了解的,烂尾楼一片一片的,有好几家都是收了老百姓的购房款,然后又把地皮抵押到银行,用这个方式套取了大量的现金。

但是这种模式注定是不长久的,只要时间一到,银行的钱要还,工人的工资要发,而且房子还得修建好。

所以很多开发商都选择了一条路,那就是铤而走险跑路,只是坑苦了那些老百姓和工人们。

他们没办法,只能去地方政府门口抗议,拉横幅,希望能讨个说法,但是往往是事与愿违的。

最开始这一套还能流通,但是到了后来,那些准备跑路的人都会找个“替死鬼”直接把法人代表转到别人身上,让他人成为主要责任人。

就这样,钱到手了,责任也不用负,对他们而言,简直是两全其美。

如今在刘伟的带领下,隆平的经济总算是有了一个大幅度的改变,至少那些烂尾楼重新开始施工了,冲这一点,刘少光心里是佩服的。

现在这个时代,属于五百年都不会再有的大时代了,改革开放,注定会给一些地方和一些人带来质的改变。

几百年未曾有过的大格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机会,能把握住这个时代的人,注定的这个时代的宠儿,是胜利者。

返程路上,刘少光忽然想起他曾经看过的一本书上,写着这些内容。

他个人也很赞同这个观点,改革开放之初,绝大部分人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

没有什么阶级之分,更没有什么贵贱之别。

所有人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改变,变得有钱,变得富有,让自己过的更好。

在时代背景之下,只要不太过于墨守成规,不太过于的循规蹈矩,绝大部分人都获得了自己想都不敢想的财富,过着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事实从来如此,变通永远都是一个人进步与否是否能与时俱进的主要思考方式之一。

这一点,很多人用行动做出了一个证明,但是绝大多数人依然在自己熟悉的那个圈子里来回的游荡,直到认清现实。

不过等到认清现实后,才发现原来世界一直在变,周围也一直在变,唯一不变的只有自己,想要赶上去,感觉已经有点晚了。

索性就顺其自然,走一步看一步的,这也是绝大多数人的缩影,这其中也包括着以前的刘少光。

再后来,在绝大部分规则和行业都有了一定的雏形以后,再想去涉足别人涉足已久的行业的时候,那难度,可想而知。

在这一步,也有很多人会选择放弃,走一条不同于过往的路,但是唯有那一小部分人知道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的道理。

直到看到别人的成功,那些先退出的人才会感到后悔和懊恼,感到惋惜叹息。

这就是命运,ta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冥冥之中像是自有天意一般,安排好了每个人的生活。

可能等到多年之后,回首过往,或许会有一丝丝懊恼涌上心头,但是未来的事,谁又能说的明白,谁又能看的清楚呢。

~

“我相信你,也相信东桥村的乡亲们,所以我会考虑再给你们一次机会....”

电话里,杨秋月的话仿佛兴奋剂一样,让刘少光猛的一阵,精神抖擞的。

是啊,这件事要解决的源头就在于省中医院,因为是那里给的技术授权,提供的专家入驻,最重要的是汉东省中医院这个名字在这里,就价值万金了。

这次的事情能得到杨秋月的原谅,也属实是因为东桥村医药公司的名声在外。

道谢后,挂断电话,刘少光加重油门,朝着东桥村疾驰而去,还哼起了歌,同时又给杨老书记打了个电话,感谢他的帮忙,表达了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