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醒过来的白寒自然是神清气爽,不紧不慢地吃了满满一大碗卤肉盖面,连带着碗里的汤都喝了个干干净净。
原汤化原食,如此才好消化。
旁边帮忙收拾的小春瞧见白寒也不由地赞叹了一声主母好胃口。
小春悄悄吞了吞口水,自己尚且没吃早饭,也不知道小初今天还会不会给他买糖糕吃了。
屋里的阿九睡得正香,白寒一边利落地给自己簪头发一边嘱咐小春,“莫要喊醒主夫,让昨天的那个中年男人去柜台收账,他会算数。”
乌黑如云的头发被白寒三盘五盘扭了个漂亮的发髻,用一根寻常的木簪别住,虽不华贵,但在白寒一张面如冠玉的“小白脸”的衬托下还显得有几分古拙的风雅。
想起来刚穿越过来的时候,这具身体弱鸡一样,力气不大,又干又瘦,头发也是干枯毛躁。
如今好好吃饭好好读书这么养着,头发也愈发乌黑油亮了。
小春应了一声,有些犹豫地开口,“主母,那人还瘸着呢....”
白寒罕见地陷入了沉默。
让一个带伤的男人给自己这个周扒皮打工,似乎确实是太残忍了。
“无妨,今天让他先顶上,晚点找个大夫来给他瞧瞧。”
睡了一觉的白寒差点忘了这个事儿。
要是这男人真成了个瘸子,那能干的活儿可就少了。
花点药钱,白得俩劳动力,这波买卖,还是不亏。
朝阳缓缓升起,将步行去书院的背影染上了一层好看的光,衬得她像个仙人。
————
“嘿,你可算是来了。”
白寒一踏进教室,穆律就瞧着她露出愁眉苦脸的倒霉样儿。
\"怎么了?你这满脸都是晦气。\"
白寒笑了笑,打趣一般开了个玩笑,径自坐下来掏出卷了毛边儿的书本,慢慢地打开。
这个时代的与读书相关的东西都贵得很,笔墨纸砚就贵的离谱,写了字的书更不必说,更是贵的要命。
白寒虽然说如今手上也有些积蓄,但家里有夫郎,还有个即将出生的崽子,自然也是省吃俭用。
富家子弟用的都是装裱的好看一些的精装书,她用的就是这些自己抄写的或者在书店里寻摸来的二手书。
虽然说书的封皮白寒都仔仔细细地修补过,但是纸张的边缘还是显得十分毛躁。
虽说看起来有些寒碜,但白寒倒是不以为意。
贵重的是书里的知识,而不是承载知识的载体,书本破旧破烂些也不会影响她的学习。
“欸,今日你怎么来的如此晚?方才夫子来过一趟,通知说三个月后要测考了。”
“测考?”
白寒皱了皱眉。她来书院日子尚且短,而且一心顾着学习,并不知道测考是什么考试,值得让穆律这么个心胸豁达的人如此愁眉苦脸。
“忘了你是新来的了不知道这回事儿。测考成绩出来之后会重新按照成绩分班。”
白寒又仔细问了几句,大概明白了这个测考是怎么回事。
洞庭书院这么多年来成绩斐然还真不是没有理由,这测考,其实就是我们现代所说的模拟考试,书院占地宽广,还修了号房,不仅平素考试方便,还能让学生提前适应一下乡试会试的环境。
而且这个班级的划分也不是说无缘无故,而是根据学生的成绩排名来划分班级。
不过他们天字班的书生成绩优秀到一骑绝尘,倒是没有掉到后面班级的。
但测考算是书院十分重大的考试,虽然比不得乡试,但也是会让人十分紧张了。
“你怕什么?难道你还能掉出天字班?”
白寒嘀咕了一句,“反倒是我才应该愁吧?头一次参加测考,要是掉出去岂不是给师姐们丢脸。”
“要我说,你确实应该担心!”
白寒:......
“有何见教?”白寒忍了忍,脸上挂着有些不真实的微笑。
“我们都参加过测考,你没参加过,可不就得多操心。你放心,姐姐我和你好好念叨念叨这个测考的规格和出题风格。”
平日里白寒写的策论时常被夫子夸奖,穆律看多了心头也忍不住微微发酸。
这会听到白寒兀自发愁,忍不住多说几句一解心头的郁气。
穆律高高兴兴地开始拉着白寒传授自己的经验,眼角眉梢透露着“好为人师”的喜悦。
————
阿九今日起的稍微晚了些,下床的时候腿脚还有些发软,他咬了咬嘴唇,忍不住在心里暗暗地骂了不知节制的妻主几句。
第二天上书院的时间那么早,她居然还有心思闹腾。
闹腾就算了,还闹了大半宿。
虽说没什么实质性的举动,但是.....
阿九想起来那些耳鬓厮磨,令人面红耳赤的亲吻和抚摸,心里头就火辣辣地发烫。
妻主真的是.....
阿九从前听爹爹说过,许多女子嫌弃夫郎怀孕的时候身姿样貌丑陋,都不愿意和夫郎同寝睡在一起。
因为很多大户人家的正夫会在自己有身孕的时候安排身边的陪嫁去服侍妻主,来彰示自己的夫德。
但是平心而论,谁愿意把自家妻主推到别的男人怀里呢?
男子的那些独占欲,都被死死地掩藏在贤良淑德,大度善良的主夫风范之下的。
他家的妻主,倒是十分个别。
如今他肚子臃肿,肚皮上还有了些难看的纹路,妻主对他居然还是如此热情...
吱呀一声,小春端着水盆走进来,水盆里的水温热清凉,“主夫,洗把脸吧。”
阿九定了定心神,利索地收拾好了自己,就下楼去瞧生意了。
楼下不少食客在店里吃早饭,灶房里小初忙的风火轮一般转个不停,昨日救下的那个瘸腿老哥正跛着一条腿在柜台上拨弄算盘珠子。
忽然门口闪进来几个人影,瞧见阿九就喊着叫着往上扑,“哎呦,还真是阿九,你果然是来城里享福了,开了这么大个食铺。”
来人是村里的村民,赵家女人家里后娶的男人,和阿九算不上很熟,平日里见了面也就打个招呼。
放到现在来讲大概算是个“点赞之交”。
但这人是村里有名的大嘴巴,最喜欢添油加醋地说各种八卦。
赵家女人从前的夫郎一直生不出女娃,难产死后便娶了这男人,他倒是争气,一下子就生了个大胖姑娘,因此赵家女人对他极好,尽管他在村里到处碎嘴,赵家女人也没多管教过。
但这个赵氏大哥也就是嘴比较欠,从前瞧阿九可怜还给阿九塞过吃的。
虽说是不值什么钱的地瓜窝窝之类的吃食,但也算是有情有义了。
阿九笑着走上前去,“赵家哥哥,今日你怎么有空过来了。”
“我今日来县城卖家里鸡下的鸡蛋,再买些盐带回去。方才路过你家这铺子,好像听见有人提你家妻主的名字,这不我就进来瞧瞧。”
赵氏毫不客气地霸占了一整张桌子,磕着小春端上来的一盘子瓜子,羡慕地直点头:
“到底做了东家,现在又有人伺候,家里的地也有人管,简直赶上地主老爷家了都。我昨儿还跟你大姐说,而下多挣点钱在手上,以后也送孩子读书去。”
“若是能有点出息,多好啊。”
阿九跟着说道:“读书可累了,我瞧着是不比种庄稼容易多少,大哥瞧白寒虽进了洞庭书院读书,一年光学费就要十两银子,这鸡都还没起就赶着去书院了,成日对着几本书,也是辛苦。”
他不免多嘀咕了几句,睡的正热乎,自个儿早醒晚醒反正床上就只剩下他一个。
赵氏听闻这头也直咂舌:“这么多的银子可不好供。”
阿九拍了拍衣脚:“我啊,就等着赶紧把孩子生了,出了月子早点再寻点出路,不然还真供不起。哎,这学费是花了不少,也不知道妻主能不能考得上。”
阿九心里对自家妻主自然是信心百倍,但这话却不能说出来。
赵氏本就是个大嘴巴,若是瞧见他家过的太好,回村里添油加醋地一说道,又不知道要生出来多少事端。
村里红眼病的人可不少。
换句话说,真正盼着你好的人可没几个。
“不过你们这食肆都开起来了,能挣不少钱吧?”赵氏一双眼睛滴溜溜地转了一圈打量着这铺子,“可真是气派,还雇了这么些人。”
“哪有,大哥你不知道,城里不比咱们村里,啥都要花钱。就连喝水都要花钱。”
“什么?喝水都要花钱?”
赵氏惊得一双眼睛瞪得老大。
“可不是,咱们村里那水想咋用咋用,城里还得花钱买,别说水了,还有柴火也得买,就是日常吃的小青菜啊,葱啊蒜啊都得买,到处都需要花钱。”
赵氏听的连连咂舌,“我的天爷,这得多花多少钱哦。”
赵氏只觉得这县城也真是不好待,村里头喝水直接去小溪里头担,柴火没有了上山去捡,就算是菜也是自家种的,根本不花钱。
想不到这些在县城里,全都是需要花银子买的。
’“可不是,开个食肆,供了妻主的学杂费,也就能勉强混个温饱。我这还怀着孩子,孩子生了更是哪都要钱。”
阿九像模像样地叹了口气。
赵氏又抬眼仔细地打量了阿九一番,眼中流露出些许心疼。
心想村里人都说阿九跟着白寒来县城享福了,但要他看哪里享福了?
瞧阿九穿的这一身料子,虽说没打补丁,但也不算多新,也没像村里人说的那般穿金带银,戴些贵重首饰。
还没有秦家那个小贱蹄子过得好呢。
这般想着,赵氏心里头虽说有些怜惜,但不多,更多的还是些释然的喜悦。
来城里又如何?喝水都得掏钱,表面开着食肆看起来光鲜,家里还有读书人,实际上未必有他们这些地里刨食的人过得好。
赵氏心里平衡多了,眼里也露出几分真切的关心,开了句玩笑:“你可盯紧些,书生好多风流性子,可别让你们家白寒学坏了。”
“怎么会。”
“来都来了,大哥在我家吃碗面吧。”
阿九是个知恩图报的,自然记着赵氏曾经塞给自己的那几个地瓜。
赵氏也没推辞,放下大包小包的东西,吃了碗面,阿九没要钱赵氏便也没给。
只不过收拾碗筷的时候发现了赵氏悄悄留下的两颗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