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瑞神秘一笑:
“到时间了我再告诉您。瓷器工坊那边怎么样了,有没有开炉啊!你老去看过没?”
“我也还没抽出空来,那边有段师傅盯着呢,有事他会派人来通知我的。要不现在没事我俩走一趟。”老头捋了捋胡须征求花瑞的意见。
花瑞做事也是干脆利落,就答应了,老头吩咐车夫去驾车。两人就出发了。
到了瓷器工坊,走进大门就有几个学徒来询问:
“这位姑娘您找谁?”
花瑞说明找段师傅,他们就带着花瑞和杨太医去到车间找到段师傅。
段师傅看见花瑞和杨太医来了,黝黑的脸上露出笑容,显得牙齿更白了。
赶紧把脖子上的汗巾拿下来擦一擦脸上的汗珠,然后把汗巾挂回脖子上搭着。
发现手也是脏的一边走一边在衣服上擦了擦手,出来跟花瑞和杨太医打招呼。
“段师傅这段时间您辛苦啦!最近都在忙药铺的事,也没时间过来。”
“不知道水车安装好了没有!还有那个制料滚筒用着是否方便?”
段师傅领着花瑞和杨太医走到第一车间。这里是制胚车间,花瑞粗粗看了一下这里有20多个小伙在这里制胚。
段师傅带着花瑞和杨太医走到制料房看了一下她设计的制料桶。
花瑞仔细观察了一下,桶转动很正常。因为滚筒里面有铁球,所以转动起来声音有些吵,她就和段师傅走到旁边一些了解滚筒的使用情况:
“段师傅,这个滚筒好用吗?”
“姑娘太厉害了,这个机器转动一刻钟,抵我们工人敲一个时辰。出料的量还大了,出一次就够十个人用。”段师傅兴奋的说着这两天用这个滚筒制料的感受。
花瑞看了一下也挺满意,对霍云庭手下的人才也是刮目相看。
前一段时间忙着给患者手术就把图纸和安装图解交给了霍云庭。他的人做事效率没话说,做好传动轴后,就来安装使用了。
花瑞想以后要改良他们的武器有这样一群能工巧匠帮忙,事情就会轻松很多。
她看着滚筒挺满意,杨老头也惊叹这个装置,好奇的上下打量。
她给段师傅提议:
“你们可以架管道把水运过来就不用去挑了。”
段师傅笑了,带着她和杨太医往度假山庄方向走。花瑞正在疑惑段师傅又搞什么,神神秘秘的。
等她们一行人停下来时,被眼前的场景震撼了,原来靠着河边有些低矮的空地上出现了一个大概30亩左右的荷花池,工匠们利用这里的洼地优势,从河里引水到这里,形成了一个天然的荷花池,还在路对面围着池子边上做了一个长10米的假山瀑布。
站在路边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水不断的从假山上哗哗往下倾泻,溅起的水雾在阳光的照耀下形成了一条彩虹。共同构建了一幅美好的画卷。
花瑞仔细观察了一下,工匠在河道和池子中间修了两道闸口。上游和下游分别修了一个,上游的闸口打开可以把河水引进荷花池。
下游的闸口打开水流淌出去,就可以给荷花池进行换水。两闸口形成一个水循环系统。
多组小型水车和瀑布之间修了一段水渠,利用了自然地形和重力原理把水引过来。可以供给这里足够多的水形成一条10米宽的瀑布。
看着壮丽的景观,不禁感叹古代人的智慧,是多少的能工巧匠,做出了这样巧夺天工的景色来。
只是可惜现在刚种上莲藕,只有等到明年才能开花。可以想象明年荷花盛开这里有多美。莲池旁还做了一个八角凉亭,提供给游客赏荷。
花瑞看着老头,老头也是感叹工匠的设计真是巧夺天工工匠手艺也是没话说。
段师傅又带着他们去看了晒胚,刻花,施釉车间,最后来到烧制车间,师傅们都守在炉前,等着看第一批烧制的瓷器成功率。
这里烧制第一道工序,叫烧窑。先把陶瓷制品装入匣体,匣体是用耐火材料制成,瓷胚和窑体直接接触会被污染所以要保护好。
烧窑过程时间需要一昼夜,温度要保持1300度左右。先砌窑门,点火烧窑。燃料是松木,到时间后由有经验的老师傅决定开窑的时间。
出炉以后要做最后一道工序就是釉上彩,以前大家没有这道工序,所以大家在窑前焦急的等待,想看看最后的成品到底什么样。
大家看到段师傅带着花瑞姑娘和杨太医来了,都抱拳跟东家问好。花瑞给老头使眼色,老头赶紧上前跟大家说不必多礼。
以前在段师傅这里干了10年的老师傅上前来汇报:
“第一批瓷器马上出炉了,东家们来开第一炉。”
然后大家用期盼的眼神看着花瑞。花瑞只能点头答应。
然后走到炉子前戴上隔热手套,工人们一起大喊:
“开炉大吉!”
一下拉开了炉子门,看火焰虽然熄灭了,但是热浪滚滚。
师傅们的都围上了,老师傅用钳子把模具夹出来放到耐火砖上冷却。
高温让师傅们汗流浃背,但是这阻挡不了师傅们的热情。
段师傅让他们先到凉亭去休息一会,喝口茶,等模具冷却以后他们把瓷器取出来再来通知您们。
花瑞和杨老头喝了一口茶也坐不住,索性去参观度假山庄修成什么样子了。
走过荷花池,有一条鹅卵石铺的路弯弯曲曲的一直延伸到工地深处看不见尽头。
沿着鹅卵石路慢慢的往前走,着着路两旁种满樱花树。等着来年花开,这段路就是一个风景线。
她们走着走着,到了一片空旷地,靠墙边有一个八角凉亭,旁边种着芭蕉树,看着芭蕉叶片随风摇摆,真有点夏天的感觉。
想起了李清照诗词里的其中一句“雨打芭蕉闲听雨,倒是有愁又无愁。”这里挺符合诗句的意境。
花瑞想亭子里可以配一个弹琴的姑娘,在周围空地做几个石凳和秋千,让人们可以坐着听着琴声放松心情。
他们闲庭信步大的往前走就看到了《牡丹园》。跨进院子看了一眼,工匠们已经开始在种植牡丹了。
她想赵大人还真厉害,上哪找到那么多牡丹。为了不打扰花匠就和老头往前走,出了牡丹园。
顺着往下走又看到了《菊园》。走进院子一看,院子里摆满了各种品种和颜色的菊花。
现在已经是秋天,那些菊花朵朵含苞待放。她仔细看了一下,有好几盆都是稀有品种。
心想 :“这么大的工程三万银两怕是不够。”然后就看向杨老头,杨老头在聚精会神的看各种菊花呢!
她慢慢走过去对着老头提出质疑:
“老头,你看那么多的牡丹和菊花,还有这园子的规模,我感觉三万两银子不够啊!”
“我刚看了一下,这样的荷塘,牡丹园,菊园造价最少5万两了。”老头摸着胡须漫不经心的回答着花瑞的问题。
“我就给了三万,那其他的银子谁给的。您老垫付的吗?”花瑞疑惑的问
“除了世子还能有谁。”老头边看边答。
花瑞瞬间明白了!
终于走到一个大型的圆形舞台,舞台像一个碗底的造型,台阶一层一层的围着舞台扩大往上围成天然的座位。
人们可以坐在台阶上360度的看舞蹈表演。花瑞惊叹,这个有点像伦敦碗体育场。再看两边的空地上,左边一片都种上了红枫,右边一片种上了银杏。
越看细节越佩服古人的智慧来。穿过枫叶林,她渐渐发现了一个规律,这个山庄应该是按照“春,夏,秋,冬”来布置的。
按照这个规律,那前面应该是梅院了。但是花瑞走了一段发现前面是一个一个的泡池。
泡池周围用竹子密实的建了一个1.5米高的围挡,出入还有一道门,这倒是保证了泡汤人的私密性。
两人穿过泡池,终于在墙角发现了一片梅林。真是应了那首“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感觉了。
终于走完了,看着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就等着做一些细致的调整就差不多了。但是要开业,还是要等到年底了。
看了一下山庄的主体工程虽然走了好久,其实他们是围着绕了一个圈,工匠们借着山庄也表达了“春、夏、秋、冬,四季轮回”的主题。
把泡池设计在这里,主要是这里离瓷器工坊不远,热水的问题就解决了。
走出度假山庄回到瓷器工坊,段师傅就两位倒茶,花瑞刚好走累了,就坐下来喝茶,老头也和她讨论着细节。
一会就听到窑房传出师傅们惊喜的叫声:
“成功啦!成功啦!”
三人同时站起来对看了一眼,放下杯子走到烧窑车间,就看到老师傅一个接一个的打开匣子。
精美的花瓶,茶壶,碗盘,杯子一一呈现出来。师傅们太高兴了,看着成功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九。大家都拥抱欢呼。
大家以前没有做最后一道上彩工序,瓷器显得黯淡无光。现在这批瓷器用上了东家提议的工艺,成品真是颜色鲜艳,图画栩栩如生。
釉上彩如五彩,粉彩等。绘在已烧成瓷的釉面上描绘纹样、填彩。再入700—800度炉以低温烧成。这个工艺称为釉上彩。
烧窑前就在胚体素胎上绘画,如青花,釉里红等则称为釉下彩其特点就是彩在高温釉下,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