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江山,美人 > 第316章 幸运遇到锦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是一条锦鲤吗?长的挺像的,还泛光呢,林夕辰也是第一次见。

“少爷,最好还是把它放了。”随行而来的橙心开口说道。

“为何?紫薯她们俩挺喜欢这个的?”林夕辰很疑惑不解地问道。

“世间万物皆有灵性,有一些灵物可遇而不可求,少爷遇到它说明少爷等人都是有福气之人,但是少爷如果把这个发光的鱼带了回去,会消耗少爷的福气。这样反而对少爷不太好了,我们应该将其放回去。”橙心解释道。

看过一些周易等书的橙心,还是属于比较信阴阳五行,信相生相克,信封建迷信,信福祸皆有其根由的。橙心的话,有时候还是挺令人信服的。尤其是讲到这种事情的时候,因为这个时代的人思想观念中,还是信守恒,信因果报应的。

守恒是内外守恒,你从外部取了多少,你内部就消耗了多少。换句话说,就是如同这条鱼一样,遇到它是福气,但是带走它的话,会消耗对应值的福分福气,这样你本身的福气就会下降了。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很多算命的都是这样的解释。可能命里可遇却不可拥有,这种大祥之物本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存在。

因果报应是更被人信服的另一种思想,哪怕是现世人,都是极度信任的。因果报应最早的时候应该是由佛教提出的,意思是说佛教认为今生种什么因,来生结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也有《慈恩传》:“唯谈玄论道,问因果报应。”

词语典故

《涅盘经》讲:“业有三报,一现报,现作善恶之报,现受苦乐之报;二生报,或前生作业今生报,或今生作业来生报;三速报,眼前作业,目下受报。”我们明白了业有三报的道理,不仅知道干坏事作恶之人,终有报应,而且能真正做到多行善积德,不干坏事的而终得福报的结果。

《太上感应篇》也讲: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全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哲学道理,也是可以用因果报应来解释的。种下善因,必结美果;播下恶念,必招痛苦。菩萨畏因,众生畏果。种其因者,须食其果。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幸福不是奖赏,而是结果;苦难不是惩罚,而是报应。输赢无定,报应分明。天知、地知、神知、鬼知,何谓无知;善报、恶报、速报、迟报,终须有报。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所以橙心阻止林夕辰带回去这条鱼也是这个道理,这条鱼本就是万物中的一条生灵。它看上去极为特殊,也极为罕见,很有可能它本身就属于这条河里极其重要的存在。可能它地位高,可能它生活年限长,也可能它很善良,也有可能它代表了很多人的祈愿。那林夕辰少爷如果带走了它,或者伤害了它,会影响到这条河吗?会影响到沛安县吗?这就是善恶有报,循环因果报应论。林夕辰如果伤害了它,会不会反过来害了少爷?

人在面对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最亲近的人或者自己最重视最珍视的人身上的时候,总是会更加敏感和在乎一些,换句话说,这时候的经历者可能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因为这种事情如果真的发生了,伤害到了自己最亲近的人,或者自己最最在乎的人的时候,自己是一定会更加伤心的,也是会更加懊悔的。

人有的时候就是会迷信,科学固然可以解释很多东西,但是科学还没有覆盖的地方,或者牵连更多自己在乎的人事物上,人可能更加会愿意接受更加感性的东西。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本就是共同存在的东西,不能完全说某一种不应该存在,是完全错误的。都是人类历史上的结晶,很多东西没法用科学来解释的时候,人们可能会下意识地寻求神学或者迷信的支持,来寻求一个安慰。

爱因斯坦说,科学的尽头是神学。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当科学家登上一座高山之后,却发现神学家早就已经坐在那里了,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科学的尽头是神学。科学和神学看起来很遥远,但实际上有着类似的地方,神的信徒认为是神掌管着一切,而科学家认为,所有的事物当中都蕴含着科学理论,而在这两种世界观当中,都是有某一种力量在控制着世界万物。“科学的尽头是神学”这句话。乍看起来它似乎没什么问题,甚至可能还让人觉得挺有道理,因为一些着名科学家晚年都将目光转向了神学,比如牛顿。

科学的尽头是玄学神学已经是一个广为流传的论调,进入二十一世纪科技大爆炸,诸多晦涩难懂的领域过去被称为迷信的领域一一被科学科技所攻破,我们的认知边界在不断拓宽,但关于宇宙的奥秘及人体奥秘仍有诸多细节是我们所不能参透的,而这些领域则是玄学及宗教占据着最高解释权。

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是由物理学与化学奠定的,尤其是应用物理与应用化学的长足突破,让我们将自然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发挥到了人类有史以来的极致,随之而来人类的生存质量与寿命也得到了大幅提升,我们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实惠,而这离不开那些在应用物理及应用化学领域的科技先驱,他们强大的探索精神实践精神推动了现代文明的发展。

但当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去回溯,发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那便是很多比较着名的科学家在晚年均展现出来对玄学宗教领域的浓厚兴趣,也有诸多的后来者开始对玄学及宗教进行肯定,这些科技头部精英群体不在对未知领域直接否定以迷信盖棺定论,而是以一种更加审慎的态度面对。

这又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