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纷纷扬扬地落在大地上,又是一个悠闲惬意的星期天。今天对于五明一行人来说,可是个特别的日子,他们计划前往游览那座闻名遐迩的隆昌古石桥。这座石桥坐落在隆昌县城郊外,宛如一条沉睡的巨龙横卧在石滩之上。
清晨时分,太阳刚刚升起,五明和永洪两家人便早早地来到了工厂门口,等待着开往隆昌城里的公交车。不久之后,一辆蓝色的公交车缓缓驶来,停在了众人面前。车门打开,人们鱼贯而入,找到了各自的座位坐下。车子启动后,平稳地行驶在宽阔的道路上。
一路上,风景如画,窗外的绿树成荫、田野广袤无垠让人心旷神怡。就在这时,公交车驶过了一座桥,这座桥就是有着神秘传说的三龙桥。坐在窗边的永洪兴致勃勃地开始向大家讲述起关于“三龙桥”的故事来。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这里原本没有桥。河两岸的居民只能依靠简陋的小船渡河,每逢雨季河水上涨,过河就变得异常危险。有一天,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狂风大作,紧接着倾盆大雨从天而降。雨一直下了三天三夜,河水猛涨,淹没了许多农田和房屋。
正当人们陷入绝望之际,三条巨龙从河中腾空而起,它们用自己巨大的身躯搭成了一座临时的桥梁,让被困在两岸的百姓得以安全通过。洪水退去后,这三条巨龙却化作了三块巨石,永远留在了河中央,成为了现在这座三龙桥的桥墩。从此以后,每当人们走过这座桥时,都会想起这段神奇而感人的传说,并对三条巨龙充满了敬意和感激之情。
听着永洪绘声绘色的讲述,车上的人都被这个传说深深吸引住了,仿佛亲眼看到了当年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永洪面色凝重地说道:“那座闻名遐迩的三龙桥啊,就坐落在我们这山川镇之中。根据清朝乾隆四年(也就是公元 1739 年)以及清朝同治十三年(即公元 1874 年)所编纂的《县志》详细记载,这座三龙桥处于县城南边大约十五里远的地方。然而令人惋惜的是,除了这些简略的信息之外,关于它的其它相关资料却无从知晓了。时过境迁,岁月如梭,如今那曾经辉煌一时的三龙桥已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一片空荡荡的旧址。不过呢,就在这片原址之上,人们新建起了一座坚固无比的公路石拱桥。而那条连接着泸州与隆昌的重要公路,也恰好从此桥上穿行而过,继续承载着来来往往行人车辆的匆匆脚步。”
永洪一脸神秘地说道:“你们知道吗?其实民间一直以来都还流传着有关‘三龙桥’的另一个神奇传说呢!”他顿了顿,接着讲述道:“话说在遥远的古代,那时候山川镇基坳山脚下流淌着一条宽阔的河流,但令人苦恼的是,这条河上竟然没有桥梁可供人们通行。当时,河中央仅仅砌有几个孤零零的石墩,这些石墩勉强能让行人小心翼翼地踩着它们过河,大家把这称之为跳墩子。”
永洪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继续讲道:“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终于迎来了修筑隆昌到泸州的青石板大路的时候。工匠们巧妙地利用了那些原本存在于河中的石墩,在上面精心建造起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石拱桥。这座桥一共拥有四个跨度,并且设有三个坚固的桥墩。当整座桥竣工之后,众人商议给它取个名字。由于其前身是由跳墩子演变而来,所以最终将这座桥命名为‘跳墩桥’。”
永洪面带微笑地说道:“就在那距离跳墩桥没有多远的位置呀,有那么一座小巧而别致的农家小院。这座院子里居住着一户姓陈的人家,家中仅有老两口和他们唯一的宝贝女儿。这个女儿名叫陈宝莲,正值青春年华,芳龄才仅仅十八岁呢!她生得那叫一个如花似玉、貌若天仙,简直就是从画中走出来的人儿一般,如此出众的容貌,惹得周围众多的年轻小伙子们一个个心头发痒,对其爱慕不已。”
说到这里,永洪顿了顿,接着又道:“这不,就连咱们泸县嘉明镇那位大名鼎鼎的张员外家的公子爷——张家奎也看上了这美丽动人的陈宝莲。于是乎,他赶忙差遣媒婆前往陈家提亲。要知道,这张家可是富甲一方啊,他家的财富可谓是远近皆知。面对这样一门看似无比优越的亲事,陈宝莲的父母想都没想便欣然应允下来。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陈宝莲自己却是另有想法。原来呀,她曾经从旁人那里听闻过一些关于张家奎的事情,据说此人虽然家境殷实,但人品方面实在是不敢恭维。所以呢,即便对方家庭条件再好,张家奎也绝非陈宝莲心目中那个理想的如意郎君人选呐!所以,陈宝莲坚决不肯应下这门亲事。就在一日,其父母因事前往亲戚家中拜访,家中仅剩下陈宝莲独自一人。时至正午,烈日高悬,酷热难耐,陈宝莲便挑起那两只水桶,朝着附近的水井缓缓行去。
待她费力地打满两桶清水,正欲挑起扁担踏上归家之路时,忽地,一阵急切的呼喊声从背后的大路传来:“小姐,请留步!”陈宝莲闻声回首望去,只见来者乃是一名身担书箱的年轻书生。此人一路奔波而来,满面尘土,额头上更是挂满豆大的汗珠,就连身上那件白色长衫也已被汗水浸湿大半。
书生匆匆忙忙将肩上沉重的书箱卸下放置于一旁,而后迅速掏出一方素色手巾,不停地擦拭着脸上不断滚落的汗珠,神色间略带几分羞涩与窘迫,轻声说道:“小姐,在下实在口渴难耐,可否向您讨口水喝?”陈宝莲闻言,先是微微一愣,继而嘴角上扬,露出一抹友善的微笑,轻点臻首,表示应允。
书生见状,面露喜色,赶忙上前几步来到水桶旁,双手小心翼翼地捧起一掬清澈的井水送入口中。清凉甘甜的井水顺着喉咙流淌而下,瞬间驱散了他心头的燥热和疲惫。稍作歇息后,书生深吸一口气,再次挑起地上的书箱,准备继续自己未完成的旅程。陈宝莲不经意间瞥见那位书生,只见他剑眉星目、面如冠玉,身姿挺拔,举手投足之间尽显文雅之气。陈宝莲心中不禁一动,对这位书生顿时生出了几分好感来。她抬头望了望天,那火辣辣的骄阳正无情地炙烤着大地,仿佛要把世间万物都给融化一般。而此处前不见村落,后不见店铺,如果就这么让书生继续赶路,恐怕他会中暑晕倒在路上。于是,心地善良的陈宝莲赶忙走上前去,轻声说道:“公子,看这天儿如此炎热,您此去路途遥远,且前后都没有歇脚之处。若不嫌弃,可先到小女子家歇息片刻,待日头稍弱些再走也不迟。”书生闻言,先是微微一怔,随后脸上露出欣喜之色,连忙拱手作揖道:“多谢姑娘美意,在下恭敬不如从命。”就这样,书生欣然应允了陈宝莲的邀请。
说话之人正是永洪,只听他接着说道:“原来啊,这位书生名叫刘明玉,他家住泸县嘉明镇。其父亲乃是当地有名的员外,家境颇为殷实富足。此次刘明玉外出求学,经过一番苦读之后,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成功考中了秀才。如今他归心似箭,急着赶回家中探望双亲。陈宝莲带着刘明玉一路来到自家门前,轻轻推开院门,请他入内。刘明玉踏入屋内,只见屋舍虽然简陋,但却收拾得干净整洁。他彬彬有礼地向陈宝莲道谢,并与她交谈起来。言谈之中,刘明玉的每一句话都说得恰到好处,举止更是优雅大方,令人心生敬意。陈宝莲其实早在初次见到刘秀才时,心中就已泛起层层涟漪,那份爱慕之意如同春日里悄然绽放的花朵,渐渐盛开。聪慧过人的她巧妙地通过言语试探,得知刘秀才尚未婚配之后,终于鼓起勇气向他袒露了自己深藏已久的爱意。而刘明玉呢,当他看到眼前这位亭亭玉立、面容姣好且举止优雅、颇具教养的女子时,只觉得心头一震,仿佛一道闪电划过夜空,瞬间点燃了内心深处的情感之火。就这样,两人彼此钟情,刘明玉毫不犹豫地应下陈宝莲,表示愿意与她携手步入婚姻殿堂,相伴此生不离不弃。
然而,命运似乎总喜欢捉弄有情人。就在这时,一旁的永洪开口说道:“可是啊,刘明玉又怎会知晓,远在家中的父母早就已经委托他人为他提亲啦!而且这门亲事可不一般呐,女方乃是泸州城一位家财万贯的员外郎家的千金小姐,其家族势力庞大,财富更是堆积如山,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门当户对哟!”
不久后,刘明玉满心欢喜地回到嘉明老家,迫不及待地想要把与陈宝莲邂逅并互生情愫这件事告诉给自己的双亲。可谁曾想,刘明玉的父母在听完儿子的叙述后,却是双双摇头表示反对。他们坚决要求刘明玉必须迎娶那位员外之女,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家族的利益和声誉不受影响。面对父母的强硬态度,在外历经风雨、见过世面的刘明玉却并不买账。他坚信自己的婚姻大事应当由自己做主,绝不能任由父母随意摆布操控。于是乎,一场关于爱情与传统观念之间的激烈冲突就此拉开帷幕。于是乎,他绞尽脑汁地谋划着如何能够成功约会到陈宝莲,并将自己那大胆而又疯狂的计划向她和盘托出——离家私奔!待到木已成舟、生米煮成熟饭之后,再迫使双方父母不得不承认这桩婚事。陈宝莲听后,心中虽然有些忐忑,但仔细思量一番,却也觉得刘明玉所言不无道理。经过一番商议,二人决定于当晚夜深人静之时,在那座古老的跳墩桥上碰面,然后携手共赴成都府,开启属于他们的新生活。
且说那刘明玉兴冲冲地回到家中,便开始悄无声息地着手准备起私奔所需的盘缠来。夜幕降临,万籁俱寂,只听得见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待到夜色渐深,四周更是一片静谧,人们都已进入甜美的梦乡之中。此时的刘明玉瞅准时机,蹑手蹑脚地打开房门,像一只灵活的猫一样,悄悄地溜出了家门,朝着距离自家大约五六里远的跳墩桥疾步而去。一路上,他的心如同揣了一只小兔子般怦怦直跳,满脑子都是即将与心爱之人相见的美好憧憬。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刘明玉行至界牌山口之际,原本晴朗的夜空突然间乌云密布,紧接着便是一阵电闪雷鸣,倾盆大雨如瀑布一般从天而降。瞬间,道路变得泥泞不堪,狂风呼啸着吹过山林,发出阵阵令人毛骨悚然的声响。但是,满心欢喜的刘明玉并没有被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所吓倒。相反,他心中想着早日见到心上人的急切心情愈发强烈起来。只见他咬紧牙关,毫不犹豫地冲进雨幕之中,任凭雨水湿透全身,依然坚定地向着跳墩桥的方向艰难前行。
永洪缓缓说道:“且说那陈宝莲,她的双亲已然收下了张家送来的丰厚彩礼,毫不犹豫地便将自家女儿许配给了那张姓人家的公子张家奎。然而,这陈宝莲却是个极有主见之人,对于此桩婚事,她是宁死不从啊!不仅如此,她更是毫不隐瞒地向父母吐露了自己早已心属刘家公子刘明玉一事。”
讲到此处,永洪不禁微微摇头叹息道:“只可惜,这做父母的竟是半点都不能体谅女儿的心思。他们非但没有因为陈宝莲的真心而改变主意,反倒是态度强硬地逼迫着女儿必须要嫁入张家。甚至,为了防止陈宝莲逃跑,他们竟然狠心将其看管起来,不许她踏出房门半步。”
“就在陈宝莲与刘明玉约定好私奔的那一天,这一家人就这般僵持不下,一直从白日持续到了深夜。可怜那陈宝莲想尽了办法想要脱身离去,但却始终未能如愿以偿。”永洪抬手指了指窗外,接着说道:“彼时,天空中的雨越下越大,犹如瓢泼一般倾盆而下。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陈宝莲心中愈发焦急不安,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般在屋内团团乱转。”
与此同时,在那跳墩桥上苦苦等待的刘明玉也是心急如焚。豆大的雨点无情地拍打在他的脸颊之上,打得他几乎睁不开双眼。但是,这个痴情的男子为了兑现对心上人的承诺,即便风雨交加、狂风肆虐,他也丝毫没有退缩躲避的念头,只是坚定地站在那里,眼巴巴地盼望着陈宝莲能够早日现身。此时,天空仿佛被撕裂开一道口子,雨水如注般倾泻而下,且有愈演愈烈之势。那原本温顺流淌的河水,此刻却像一头失控的猛兽,水位不断攀升,迅猛地淹没了桥墩,并依旧持续上涨着。夜已经深至三更时分,可这倾盆大雨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仍旧无情地下着。
屋内,陈宝莲的父母与她就某件事情激烈地争执了大半宿,最终两人都因极度的疲倦而沉沉睡去。趁着这个时机,陈宝莲才得以寻得脱身的机会。她轻手轻脚地打开房门,生怕惊醒熟睡中的父母。然后迅速拿起早已准备好的行李,步伐匆匆地朝着跳墩桥赶去。
当她终于抵达跳墩桥头的时候,一眼便望见了在风雨中苦苦等待多时的刘明五。看到心上人的身影出现,刘明五喜出望外,连忙快步迎上前去。然而,他在这狂风暴雨之中已然站立了数个时辰,身体早就被疲惫和寒冷侵蚀得不堪一击。就在这时,一个巨大的浪头突然席卷而来,以雷霆万钧之势将毫无防备的刘明五狠狠地卷入了滚滚洪流当中。
陈宝莲眼睁睁地看着刘明五被洪水瞬间吞没,心中悲痛欲绝。没有丝毫犹豫,她不顾一切地抛下手中的行李,纵身一跃跳入那汹涌澎湃的激流之中。尽管水流湍急凶险,但她一心只想抓住心爱的人。可惜,最终她还是未能如愿,自己也被这滔滔不绝的洪水无情地吞噬了。”
永洪面色凝重地说道:“诸位有所不知啊!相传那刘明玉与陈宝莲二人在跳墩桥上行走之时,恰逢一场汹涌澎湃、势不可挡的滔滔洪水席卷而来。可怜这两人躲闪不及,瞬间便被那无情的洪流给吞没卷走了。自那以后呀,这段河流就变得诡异起来,常常有传言说此处有水怪出没作祟呢。”
他顿了一顿,接着又道:“为了镇住那神秘莫测的水怪,让此地恢复往日的安宁祥和,人们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法子。他们请来能工巧匠,在跳墩桥的三个桥墩上精心雕琢出了栩栩如生的龙头龙尾,每一侧都各有一条,总共便是三条威风凛凛的巨龙啦!从那时起,这座曾经平凡无奇的跳墩桥便有了新的名字——‘三龙桥’。”
五明静静地听完这个故事,瞪大了眼睛,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神情,只觉这个故事充满了奇幻色彩,实在是太神奇了。而周围的众人闻得此言,亦是纷纷感叹不已,心中皆认为这个故事不仅神奇,更有着一番感人至深的意味。
当汽车缓缓驶入隆昌县城时,五明和他的同伴们怀着满心期待下了车。他们背着行囊,迈着轻快的步伐,继续前行。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走过古色古香的建筑,最终来到了县城的小南门。
从小南门出来,他们沿着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向西南方向走去。路两旁绿树成荫,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轻声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走了大约一华里左右,一座宏伟壮观的寺庙映入眼帘——那便是报恩寺。
报恩寺依山而建,庄严肃穆。它那巍峨的殿宇、高耸的佛塔以及缭绕的香烟,都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然而,五明等人并没有在此过多停留,因为他们的目的地还在前方不远处。
绕过报恩寺山脚,再往前走一小段路,就可以看到河中的小岛——回龙山了。远远望去,回龙山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碧波荡漾的河面上。岛上绿树葱茏,鸟语花香,宛如世外桃源一般。
终于,五明一行人来到了那座令他们心心念念的桥上。这座桥名为十二墩十三孔石质平梁桥,它横跨于河流之上,气势磅礴。整座桥呈现出东西走向,长度约 40 米,宽度达 1.7 米。从桥面到水面的距离为 2.45 米,每一个跨度则长达 3.2 米。
仔细观察,会发现桥面由一块块厚实的石板铺成,石板厚度足足有 0.4 米。这些青石质地坚硬,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坚固如初。更令人惊叹的是,在青石与青石之间,还精心镶嵌着一片片铁片,不仅起到了加固的作用,更为整座桥梁增添了几分独特的韵味。
在桥的中央位置,四个巨大的石墩格外引人注目。每个石墩上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尤其是那四只栩栩如生的龙首护桥兽,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它们昂首挺胸,怒目圆睁,仿佛在守护着这座古老的桥梁免受风雨侵蚀。只可惜,其中一只在那场动荡的“文化大革命”中不幸被毁,留下了些许遗憾。
站在桥上,五明被眼前这壮观的景象深深震撼住了。他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竟能建造出如此雄伟的桥梁。桥下河水潺潺流淌,清澈见底;远处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此情此景,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五明定睛一看,只见那回龙桥下竟是一片长达四十余米的宽阔石滩。这片石滩广袤无垠,仿佛是大地展开的一幅壮丽画卷。而在石滩西边,还能看到一个宽度大约两米左右、深度足以没过膝盖的石槽。这石槽的两边竟然挖掘出了许多石洞,听老一辈人说,这里曾经可是隆昌民众漂染麻布的绝佳之地呢!
再看那石滩之上,散布着大大小小的石洞,其数量之多令人惊叹。这些石洞有的浅浅的,只到脚踝处;有的却深得吓人,足足可达两米之深。遥想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这些洞中还有为数众多的淡水水母游弋其中。然而可惜的是,由于环境污染等种种原因,如今这种珍稀无比的水母已经销声匿迹,再也难觅它们的身影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回龙桥所处的位置极为特殊,它正好位于隆昌着名的第一景观——“鹅洞飞雪”所在的滩地上。每当鹅洞飞雪的瀑布奔腾而下时,水花如雪花般纷纷扬扬地洒落,颗颗水珠犹如珍珠宝玉一般四处飞溅。阳光照耀之下,那升腾而起的白色水雾竟幻化成一道道美丽的彩虹,若隐若现地从幽深的水潭之中缓缓升起,这般景象真是充满了诗情画意啊!而那水潭下方则是雾气蒙蒙,朦胧的水汽弥漫开来,足有百米之长,如此壮观的场面让人不禁为之震撼。
回龙桥,亦被称为石溪桥,而在民间,它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大洞坎桥。这座桥坐落之处景色宜人,回龙山宛如一条巨龙盘踞在洞坎两岸,山上植被繁茂,古木高耸入云,枝叶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
说起这回龙山,原本还建有一座道教寺观——回龙观,其旧址就在如今县委党校所处之地。党校的背面,则是一处断岩深谷,流水从高处倾泻而下,撞击着岩石,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犹如滚滚雪浪奔腾而下,气势磅礴,雄伟壮观之景令人叹为观止。
在回龙山的西侧,屹立着那座历史悠久的回龙桥。此桥始建于明代,历经岁月沧桑依然坚固如初。它独特地建在了河滩的石头之上,这种建造方式使得桥梁异常稳固。尽管经过漫长时光的洗礼,桥面已有部分出现风化现象,但它至今仍然承载着人们来来往往的脚步,发挥着重要的交通作用。
永洪缓缓说道:“在那遥远的过去啊,回龙桥西原本矗立着一座雄伟壮观的石牌坊呢!它正对着桥身而立,坊额的两面分别镌刻着‘龙门胜迹’和‘回龙砥柱’这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而在桥西的石壁之上呀,曾经还有一块由县令李盘于清朝道光九年(也就是公元 1829 年)所立下的‘鹅洞飞雪’碑呢。只可惜呀,无论是那座石牌坊还是这块石碑,都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的时候遭到了毁坏。然而,就在桥东侧的回龙山崖壁之上,还曾精心地篆刻着‘雩泉’两个大字哦。再仔细瞧去,只见其落款处清晰地写着:‘隆昌知县王化贤,教谕周永奠,典史曹弘、酉犬猷,游击周仕贞,守备王德嘉,大周四年岁次丁已孟秋吉日立,阖邑绅民同镌’。不仅如此呢,旁边还用较小的字体刻下了‘两载祈雨屡验’这样一行字。此外呀,这里居然还刻有‘高山流水,曲水流觞’这八个充满诗意的大字呢。”
永洪耐心地向众人解释道:“所谓‘大用’乃是吴三桂叛清时所宣称的国号。而大周四年丁巳对应的正是康熙十六年,也就是公元 1677 年。要知道,隆昌的旧志当中并没有游击和守备这样的官职,而且在职宫名录里面也没有王、周、曹这三个人的名字。依我看啊,这三人很有可能是当时吴三桂自行设置的官员。只可惜啊,时至今日,那些与之相关的碑刻都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稍作停顿后,永洪接着说道:“还有那回龙桥呢,它又被称作石溪桥。根据清乾隆四年,也就是公元 1739 年编撰的《隆昌县志》上面所记载的:‘石溪桥位于县城南面两里处,过去这里曾经建有一座石溪亭。’此外,在清初那位才华横溢的杰出诗人王士祯所着的《渔洋诗话》之中也曾提到过:‘在蜀地,于隆昌这个地方有个叫做石溪桥的所在,那里留存着一首用白土书写而成的绝句。”
“桃花依旧放山青,
隐几焚香对画屏。
记得当年风雨后,
燕泥时污石溪亭。’
不着姓氏。’
永洪说:“这首诗的作者至今仍然无从考证。话说在乾隆三十二年到四十年这段时间里,也就是公元 1767 年至 1775 年之间,朱云骏担任着隆昌知县这一要职。在此期间,他再次发起了一项给亭子征集诗歌的活动。当时,国内众多知名人士纷纷响应,比如吴省钦、查理、顾光旭、李永祺以及段玉裁等等这些声名远扬的人物,他们相继按照原来的韵律来作诗唱和,人数多达三十六人之众。最终,一共收获了五十一首诗作,并将它们镌刻在了石头之上。想来大概是因为古代的人们看到这一段河床完全是由坚硬的石头所构成的缘故吧,所以才会用石头来命名这条溪流、这座桥梁还有那座亭子。只可惜啊,时至今日,仅仅只剩下那座石桥还依然存在,而亭子和那些刻有诗句的石碑却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实在令人感到无比的惋惜!”
永洪说:“历代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不少诗文以纪其事,明代曹俭佺所着《蜀中名胜记》中说道:“金鹅溪水东来,绕城西折里许,孤山柱立,水环其趾,下为悬崖,壁立千尺,飞流下坠,常时如匹练,如散珠。及至溪水暴涨,倒立悬垂。雷声冲激,声闻数十里。细雾曲尘,飞酒千步。亦奇观。”
永洪说:“康熙丙午进士唐德一诗云:
‘一派从东下,
水帘注石开。
惊湍飞玉屑,
落润泛珠回。
古字苔封壁,
澄潭响似雷。
金鹅传旧迹,
云窟拟蓬莱。’
清同治十三年《隆昌县志》也有生动描述:
“回龙山,县南一里,为县治水口,双流竞飞,亘古横当其冲。坦夷修广,水奔趋石上,输泻跳蹙,波纹顷刻万变。断崖千尺,轰然下坠,声如轰雷,壮如霏雪、奇境也。”
永洪说:“岳阳张鼎有诗描述《雨 霁春游诗》:
‘风雨连朝暗晓棂,
晴明物态媚郊炯。
破云日向花心射,
隔水烟於树抄停;
乍聚萍星溪面绿,
渐平麦浪陇头青。
倦逆小想回龙阁,
静听泉声度远汀。’
回龙观山门曾有一楹联:
‘霞洞摊星楼理悟天空潭印月;
帝宫环圣水文成岳峙海回澜。’”
五明一行人兴致勃勃地参观完回龙桥之后,迈着轻快的步伐沿着街道一路前行,来到了隆昌县城里面。他们边走边好奇地张望着四周,感受着这座小城独特的风情和热闹氛围。
不一会儿,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引得众人不禁驻足寻找源头。原来是一家生意兴隆的羊肉汤餐馆。大家相视一笑,默契地走进店里,准备品尝这让人垂涎欲滴的美味。
隆昌羊肉汤是四川隆昌的一道特色美食,以其鲜美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而闻名。隆昌羊肉汤选用当地优质的羊肉为原料,经过精心熬制而成。羊肉肉质鲜嫩,汤汁浓郁,香气扑鼻。隆昌羊肉汤的制作工艺独特,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首先,将羊肉洗净切块,放入锅中煮熟,然后捞出沥干水分。接着,将羊肉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和调料,如姜片、葱段、花椒、八角等,用大火煮沸,然后转小火炖煮数小时,直到羊肉熟透入味。最后,将炖好的羊肉汤倒入碗中,加入适量的葱花、香菜和辣椒油即可食用。隆昌羊肉汤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具有滋补身体、增强免疫力等功效。隆昌羊肉汤是隆昌人民喜爱的美食之一,也是外地游客来隆昌必尝的美食之一。
店内人声鼎沸,食客们或谈笑风生,或大快朵颐。五明等人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空位坐下,热情的老板很快就端上来一大锅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羊肉汤。那奶白色的汤汁浓稠醇厚,上面漂浮着鲜嫩的羊肉片和翠绿的葱花,令人食指大动。
大家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起一片羊肉放入口中细细咀嚼,只觉肉质鲜嫩多汁,毫无膻味;再喝一口热汤,暖意瞬间传遍全身,整个人都舒畅起来。一顿风卷残云之后,每个人都心满意足地摸着肚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吃过午饭,稍作休息,五明一行便开始在城里四处闲逛起来。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之间,欣赏着街边古色古香的建筑,品味着当地的风土人情。时而驻足于某个特色小店前,挑选一些心仪的纪念品;时而与路边摆摊的小贩闲聊几句,了解一下当地的风俗习惯。不知不觉间,时间悄然流逝。
直到太阳渐渐西斜,五明等人才意识到该返程了。于是,他们匆匆赶到公交站台,搭乘公交车踏上归途。车子缓缓启动,带着他们离开隆昌县城,向着山川机械厂驶去。一路上,大家回味着今天的美好经历,心情格外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