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江汉朝宗 > 第103章 返乡之路2:武汉商会庆功宴上的酱香往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3章 返乡之路2:武汉商会庆功宴上的酱香往事

杨浩宇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宿舍,甩掉皮鞋就往沙发上一窝,不由得发起呆来......

难道说自己身临其境般的幻境经历,只不过是南柯一梦?

从小到大,他不知道自己曾经做过多少个梦,但没有一个梦像昨晚他这个梦境一样!

冥冥中,他总觉得自己一定是肩负着某种责任才会回到三姓寨的。

因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那种让他重返故里的欲望就像纠缠了他几十年的烟瘾一样,如影随形。

他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他想回顾一下自己当初回三姓寨的细节,他希望能从这里面寻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那应该是2009 年深秋。

江城武汉被一场缠绵的秋雨笼罩着。

暮色中,江汉关的钟声悠悠响起,浑厚而悠远的声音穿透细密的雨幕,在城市的上空回荡,为这座繁华的都市增添了一抹历史的厚重感。

位于汉口江滩的世纪豪庭酒店灯火辉煌,庐陵县武汉商会的庆功宴正在这里盛大举行。

酒店大堂内,水晶吊灯璀璨夺目,将整个空间照得如同白昼。

宾客们身着隆重而华丽的礼服,穿梭于装饰精美的宴会厅,交谈声、欢笑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香槟的醇香和鲜花的芬芳。

在宴会厅的一个角落,杨浩宇身着一身剪裁合体的深灰色西装,静静地伫立在窗前。

在他的手中,正握着一瓶 1992 年的古寨春。

他的目光透过玻璃,凝视着外面的雨景。

玻璃瓶身上凝结的水珠,顺着瓶身缓缓滑落,在灯光的映照下,像极了三姓寨清晨那朦胧而湿润的晨雾。

十二岁那年的记忆,如潮水般涌上杨浩宇的心头。

那时的三姓寨,贫困而闭塞,每到寒冬,大雪封山,每个漫长的冬季,村子都会与外界彻底隔绝。

那个寒冷的雪夜,年幼的杨浩宇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不慎摔倒,手脚被冻得失去了知觉。

当他拖着疲惫而冰冷的身躯回到家中时,父亲早已在火坑旁等候。

父亲心疼地将他搂在怀里,拿出一个土陶罐,里面装着的正是古三爷酿的酒。

只不过那时候古三爷的酒还没有名字,就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他酿出来的酒竟然就是几十年后鼎鼎有名的古寨春。

父亲小心翼翼地倒出一碗温热的酒,拿起一根燃烧的树枝点燃,然后就用他那双粗糙的大手蘸着热酒揉搓着他冻僵的手脚。

杨浩宇感受到了人生中最温暖的时刻......

父亲竟然还倒出一杯酒来,“滋溜”一声仰脖喝下,还将杯底剩下的几滴酒液递到杨浩宇嘴边。

那是杨浩宇一生中喝下的的第一滴酒。

那温暖的液体滑过喉咙的感觉,那醇厚的酒香,至今仍深深烙印在杨浩宇的记忆深处。

“杨总又在想老家了?”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杨浩宇转过身,只见薛启瑞端着一杯香槟,微笑着走了过来。他身着定制西装,笔挺的剪裁将他衬托得风度翩翩。

但仔细观察,仍能发现他指间残留的老茧。

薛启瑞和杨浩宇他们都曾经在汉正街扛过一段时间的大包,做过一阵子“扁担”。

但杨浩宇只做了短短的一个多月后,就应聘去了一家医药公司。

薛启瑞没有文凭,自然也没有办法去高档写字楼应聘白领工作,只得留在汉正街继续打拼。

许多年后,薛启瑞早就有了自己的物流公司,旗下的货运线路遍布全国。

但,昔日的经历依然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在宴会厅璀璨的水晶灯下,薛启瑞腕上的劳力士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与他身上的西装相得益彰。

杨浩宇轻轻转动手中的酒瓶,琥珀色的液体在瓶肩处泛起一圈圈细小的涟漪,宛如他此刻内心的波澜。

三小时前,他刚刚在光谷生物产业园的签约仪式上,签下了十年的租约,这份合约意味着昊天集团在武汉的发展、在医药行业的业务都将进一步拓展,迈向新的高度。

而此刻,他的西装内袋里,还静静揣着老家庐陵县分管招商引资的副县长和三姓寨乡乡长的亲笔信,信中言辞恳切,邀请他回乡投资,为家乡的发展出一份力。

“东平,还记得咱们在汉正街做“扁担”扛包时说过的话吗?等有钱了......”

杨浩宇的目光中闪烁着追忆的光芒,缓缓开口。

“......要盖比黄鹤楼还要气派的大酒店!” 薛启瑞大笑着抢过后半句,金丝眼镜滑到了鼻尖,他伸手推了推眼镜,眼中却满是戏谑。

“可现在是什么年代了?大江大河大武汉,这里才是投资热土啊!武汉天地那边的楼盘,光谷生物产业园......再不济你把钱投到我在东西湖区的物流产业园去!偌大的武汉,哪里没有赚钱的机会?!你真还要把哺恩堂公司好不容易攒下来的老本儿全都砸进那个天坑里?”

薛启瑞没有客气,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解和担忧。

在他看来,投资乡村项目风险太大,远不如城市房地产及其他项目来得稳妥。

杨浩宇还未来得及回答,宴会厅的大门突然被人推开。

一阵轻微的骚动在人群中蔓延开来,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门口。

只见一位身着月白旗袍的女子,拎着一个鎏金紫檀木食盒,款款而入。

她的步伐优雅从容,每一步都仿佛带着韵律,发间一支沉香木簪刻着模糊的 “古” 字,随着她的动作有韵律地轻轻晃动。

杨浩宇看到那道身影的瞬间,手中的酒瓶猛地一晃,险些脱手而出。

二十年的时光,在这一刻仿佛凝固。

古春,那个曾经占据他整个青春的女子,眼角那颗泪痣依旧鲜红如血,宛如当年他们分手时她眼中滴落的泪。

岁月似乎并未在她的脸上留下太多痕迹,她的容颜依旧美丽动人,但眼神中却多了几分杨浩宇读不懂的复杂情绪。

“杨总订的沔阳三蒸。”

古春的声音清脆而冷静,她将雕花食盒轻放在杨浩宇身旁的黄花梨木桌上,动作轻柔而优雅。

当她掀开食盒的盖子时,一股浓郁的热气升腾而起,瞬间漫过杨浩宇的镜片,模糊了他的视线。

在那蒸腾的热气中,粉蒸排骨的香气四溢,而排骨下压着的一张泛黄信纸,却如同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了杨浩宇的心头。

杨浩宇强压下内心翻涌的情绪,伸手拿起信纸。

上面的字迹凌厉如刀,刺痛了他的眼睛!

“你以为躲到武汉就能忘了?!”

短短几个字,仿佛带着无尽的怨恨和质问,将杨浩宇拉回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三十多年前,杨浩宇和古春在三姓寨下面的一个村子里先后出生,一起长大。

童年时,他们也曾一起在山间追逐嬉戏,一起在溪边憧憬未来。

年少的他们,彼此倾心,许下了无数美好的誓言。

然而,命运却对他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杨浩宇一心向往大城市的生活,高中毕业后到武汉上了大学。

当初他离开家乡的时候,一心只想为了改变命运,为了给古春更好的生活。

初到武汉的杨浩宇,学习与生活都异常艰难。

他一边努力学习,一边在寒暑假留在武汉到汉正街打工赚钱。

为了节省开支,他每晚翻院墙偷住在一到寒暑假就会停电停水的大学宿舍里。每天吃着最便宜的饭菜。

而古春则留在了三姓寨,独自承受着思念的煎熬。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沟通也越来越少,以至于后来各自去了何方都不知道......

最终,在现实的压力和种种误会下,他们选择了分手。

从那以后,杨浩宇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和事业中。

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毅力,一步步打拼,创立了自己的医药公司,成为了武汉商界的精英。

然而,无论他取得了多大的成就,内心深处始终有一块柔软的地方,藏着对古春的愧疚和思念。

此刻,古春的突然出现,以及这封带着怨恨的信,让杨浩宇原本平静的心泛起了巨大的波澜。他抬起头,想要说些什么,却发现古春已经转身,消失在了人群中。

望着她渐渐消失的方向,杨浩宇久久无法移开视线。

宴会厅里的音乐依旧欢快地流淌着,宾客们的欢声笑语也未曾停歇,但杨浩宇却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他的思绪混乱不堪,杯中的古寨春酒,此刻也变得苦涩无比。

他知道,古春的出现,注定会打破他原本平静的生活,而他与三姓寨、与过去的纠葛,或许将再次被揭开......

就在杨浩宇沉浸在回忆和思绪中时,宴会厅里突然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杨浩宇回过神来,看到商会秘书长彭海正站在台上,准备发表讲话。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心情,将那瓶古寨春放在桌上,整理了一下西装,朝着人群走去。

庆功宴依旧在热闹地进行着,觥筹交错间,杨浩宇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他不时地望向古春离去的方向,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

他不知道是谁为他预定了这盒沔阳三蒸,他更猜不透古春突然出现的目的是什么,也不知道那封充满怨恨的信背后,还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而此时的古春,已经离开了世纪豪庭酒店。

她站在酒店门口,望着外面的雨幕,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手中的鎏金紫檀木食盒还残留着余温,那是她特意为杨浩宇准备的,就像当年她为他准备的每一顿饭菜一样。

她知道,自己这次的出现,或许会给杨浩宇带来困扰,但她心中的怨恨和不甘,让她无法就这样轻易放下。

雨越下越大,古春撑开一把油纸伞,缓缓走进雨中。

她的身影在雨幕中渐渐模糊,宛如她与杨浩宇那段逝去的爱情,虽然曾经美好,但终究无法挽回。

然而,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她和杨浩宇之间的故事,又重新拉开新的帷幕。

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在三姓寨的土地上,重新书写属于他们的篇章,而这一切,都将从这一场充满回忆与纠葛的庆功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