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里加急?快,呈上来!”
赵构的脸色终于不再如之前那般淡定,金殿上的文武皆是屏气凝神,不敢发出一丁点儿声音。
六百里加急,非兵祸、大灾不可用!
虽说皇帝不咋地,可所有人都清楚这几年风调雨顺,老天爷赏饭吃,否则宋国早就乱了。
现在突然出现了六百里加急,那必然就是兵祸,就是不知道是边关告急还是其他什么。
就在众人心里百感交集之际,看完塘报的赵构怒气冲冲口中大骂:“乱臣贼子,乱臣贼子!”
随即,赵构重重一摔,将塘报直接砸到地上,恰好落在秦相跟前。
看着脚边散乱的塘报,秦相未曾偷看一个字,只是小心翼翼将其合上,低着头双手捧着高高举起,准备交还到御前小太监手里。
就在此时,赵构阴着脸发话道:“不必了,你也看看吧!“
“微臣遵旨,微臣谢陛下信任。”
秦相看完塘报,脸色微微一变,随即合上塘报,看向赵构。
赵构大手一挥,给他们看!
秦相拱手一礼:“微臣遵旨!”遂将塘报传给了身后的官员。
一时间,大殿之上,除了塘报开合之声,鸦雀无声,没有看过的,伸长脖子等着看,而看过的则是面色凝重,静静杵着。
宋皇的愤怒随着塘报的传递慢慢消散,取而代之的依旧还是之前那般坦然。
等塘报传完,御前小太监走下御阶将塘报收回。
“谁能告诉朕,这慕容复乃何许人也,竟能聚起数千草莽?”
“启禀皇上,这慕容复乃姑苏人士,年纪轻轻,武功高强,与前丐帮帮主乔峰,也就是现在的金国辽王萧峰有‘南慕容,北乔峰’之称,在江湖上也算是颇有名气。”
“又是江湖,那个金国太子整天混迹江湖,现在又来了一个姑苏慕容。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江湖上发生这么大事,事前竟然一点消息都没有收到。“
“陛下,自神侯府没落,朝廷对江湖的威慑力大大削弱,根本无法提前打听到江湖上的消息。“
其实这位大人是想说如今江湖上谁还给朝廷面子,只是话到嘴边赶紧改了口。
他怕自己真要是说了出来,恐怕自家府里明日就得吃席了。
“一群没用的废物!”
“区区一个江湖草莽也敢妄称燕侯,还自诩燕国皇室后裔,简直笑话。“
“哪位爱卿愿意前去姑苏平乱?”
宋国的兵力部署与其他各国不同。
唐国是兵在将军。也就是说朝廷有事,皇帝点将就行,这些将军手里都有兵马,所以形成了李世民、李孝恭、李秀宁三大军事集团。
明国是兵在藩王。各大藩王手里掌握的兵马加起来比朝廷还多,所以稍微强悍一点的藩王根本不拿明皇当回事,动不动就冒出一个造反的。
金国是兵在边疆。杨顶天手里的金赤军最初也由边军整编而来,这些边军常年在外征战,有的当了一辈子兵打了一辈子仗,连都城长啥样都不知道。
而宋国则是兵在中央。除非边关告急需要打仗,否则军队常年以禁军名义驻扎在都城附近。
如今的临安城为何能够成为比肩长安的大都市?
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临安人多,仅仅军队就有五十万人。
什么概念?
临安城人口一共也才一百多万,军队占据了四成多。
而且宋国禁军跟其他国家的军队还不一样,无论是金赤军还是唐军、明军,空闲时候都需要耕作,甚至有专门的军田。
可宋国禁军是全职军人,啥意思?就是除了打仗,啥也不用干。
也就是说临安城的百姓每天至少要承担这五十万禁军的衣食住行,所以临安的商业极其繁荣。
的确,每天都有五十万固定客户要吃要喝的,商业想不繁荣都难。
这也是赵构在得知慕容复造反的第一反应是愤怒而不是害怕的原因所在。
须知姑苏距离临安其实非常近,也就只有三百里路,若是骑兵一日可达。
可那又如何?
别说慕容复手里只有区区数千人马,就是给他十万、二十万,他也绝对不敢轻易进攻临安。
“启奏陛下,末将愿往!”
“诶,老将军,这慕容狗贼不过区区数千人,杀鸡焉用牛刀。陛下,末将只要一万兵马,定献贼子首级于御前。”
“陛下,末将愿往\/陛下,末将愿往!”
一时间,武将跪了一地,请战之声不绝于耳。
文臣们都集体懵逼了,大宋素来文盛武衰,几时有过这般争相请战的盛况?
不过只是瞬间,这些人立马回过味来,心中不由得对这群武将更加鄙夷。
就连龙椅上的赵构此时的脸色也不太好看,明明自己都还没有决定到底是联唐抗金还是联金伐唐,可这些武将倒好,巴不得赶紧躲起来。
关键是虽然看出了大家的意思,可自己作为皇帝,面对这些“赤胆忠心”的武将们不仅不能发作,还得装作很欣慰的样子。
赵构感觉自己这皇帝当得实在憋屈。
经过一番争论,赵构一锤定音,命老将吴晋卿率领五万大军前往姑苏平叛。
敲定平叛的事,话题又重新回到对金策略上来。
瞬间,武将们再次集体哑火。
没办法,金国他们打不过,唐国也不见得能惹得起,留在临安当个领兵将军不香么?
干嘛要去打仗?
你以为那是领军功,开玩笑,这样的军功谁要谁拿走。
那帮老不死的文臣呢?
平日里打嘴炮那么厉害,死的都能说成活的,怎么现在也不吭声了。
赵构见状,亦是气不打一处来,起身丢下一句。
“众卿还是留下来好好想想吧,什么时候想明白了,秦相再派人去找朕。放心,都是朕的好臣子,哪能让你们饿着,朕管饭。”
随即一甩衣袖,扬长而去。
“秦相,这……”
众人见赵构被气走,连忙朝着秦相围了上来。
秦相也不搭理,径直走到一旁的小太监身边,附耳轻声说着什么,小太监点头随即离开。
不一会儿,小太监回来,手里拿着一个蒲团,放到秦相面前。
秦相二话不说,撩起长袍便坐了上去,双眼紧闭,颇有一副超然世外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