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国奉军兵力雄厚,海陆空三军俱备,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装甲兵等兵种齐全,很多武器装备甚至比中央军还先进,尤其是火炮数量冠绝全国。
奉军易帜后进行改编,取消了军和师一级,编成较精锐的的国防旅和战斗力较弱的省防旅。
在关外兵力约20余万,其中正规军约17万人、非正规军4万人,包括13个国防旅,3个国防骑兵旅,1个炮兵旅,2个独立炮兵团,7个省防旅,2个省防骑兵旅,2个公署卫队团及若干屯垦部队等。
旅下辖3个步兵团,其实是一个师的编制,旅直属有重迫击炮连,骑兵连,特务连,通信连等,主要重火力是6门150mm口径重迫击炮,没有身管火炮。
每个步兵团下辖3个步兵营,1个迫击炮连,1个重机枪连,1个平射炮连,装备有6门80mm迫击炮,12挺重机枪,4门辽14年式37毫米平射炮。
每个营下辖4个步兵连,但没有营属的重机枪和迫击炮火力。
每个连下辖3个排,12个班,轻机枪和掷弹筒装备到班,每个连共有12挺轻机枪,12具掷弹筒。
宋鸿飞道:“奉军的装备称得上精良,不要说其他军阀部队,一般的中央军部队还达不到这个水平。”
王之点点头,道:“也是,每个步兵班1挺轻机枪,有的甚至还有1具掷弹筒,尤其是每个团都有6门80mm迫击炮、4门37mm战防炮,其他部队真达不到这个水平。关东军其实以轻武器为主,奉军在装备上并不落下风。”
宋鸿飞道:“奉军的编制还有些特别,它的火炮编制为独立的炮兵旅和炮兵团,步兵旅以下并没有装备身管火炮,战时才调配。但这样平时就缺乏步炮协同训练,战时的协同指挥配合就有问题。”
宋鸿飞又道:“让我不解的是,在营一级,没有迫击炮也就罢了,竟没有营属的重机枪,战时再把团属重机枪连配属给营,总有诸多不便,重机枪可是基层步兵火力的核心,平时怎么进行步兵战术训练?”
张谊道:“的确令人不解,1个团有12挺重机枪,完全可以编成营属机枪连,每营4挺,对平时、战时都有好处。”
王之接着道:“还有一点你们发现没有?不单是炮兵和骑兵,奉军把工兵编为独立营、辎重兵改为教导队制,掌握在司令长官部手中,旅一级以下似乎没有这两个辅助兵种。”
“弊大于利,虽然不是战斗部队,但对于部队的战斗力和独立作战、持续作战能力还是大有影响的。”宋鸿飞想了想,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张少帅的用意不好揣测,我甚至觉得是了防备各有心思的几位封疆元老,终归是军阀部队。”
三人把奉军的兵力部署也详细标注到了沙盘和地图上——
在辽省,驻军有4个步兵旅,2个骑兵旅,1个独立炮兵第8旅,2个省防旅,还有其他部队若干。其中,国防军人,省防军人,杂牌部队7000人,警察部队6000余人,共约6万余人。主要兵力有:
独立第7旅,下辖3个步兵团及直属部队约8200人,还有一个装备12辆法国雷诺Ft-17坦克的战车连。
独立第12旅,约8000人。
独立第19旅,仅辖2两团,约5800人。
独立第20旅,约8000人。
骑兵第3旅,约3500人。
骑兵第4旅,约3500人。
第八独立炮兵旅,辖2个重炮团,装备32门150毫米榴弹炮,驻阜新,约3000人。
省防一旅,辖3个步兵团、1个骑兵团,约7000人。
省防二旅,该旅为骑兵旅,约4000人。
此外还有作为张少帅卫队的19旅61团、讲武堂学生队和教导队2000余人、辎重教导队、各机关和兵工厂的警卫部队等,共约7000人。
另外还有警察总队,由原奉军第20师改编,约6000人,该部是事变时唯一有准备、有组织进行抵抗的的部队。
在吉省,有6个步兵旅,1个骑兵旅,1个独立炮兵团,1个公署卫队团和若干其他部队。主要兵力有:
独立第21旅、独立第22旅、独立第23旅、独立第24旅、独立第25旅、独立27旅、骑兵第4旅。
副司令长官公署卫队团。
炮兵第10团。
在黑省,有3个步兵旅,1个骑兵旅,3个省防旅,1个公署卫队团,一个农垦军(旅)及其他部队若干。主要兵力有:
独立第26旅、独立第28旅、独立第29旅。
独立骑兵第2旅。
龙江副长官公署卫队团。
省防第1旅、省防第2旅、省防第3旅。
龙江屯垦军(旅)。
热省驻军有步兵1个师又1个旅,2个骑兵旅,1个保安骑兵旅及其他部队若干,共约3万人。主要兵力有:
第36师,下辖3个步兵旅,骑兵、炮兵各1个团,工兵、辎重兵各1个营,约1.5万人
独立步兵第22旅,约6000人。
独立骑兵第17旅,约2500人。
独立骑兵第19旅,约2500人。
保安骑兵第一旅,约2000人。
热河特务队,约1000人。
此外,在有8个镇守使和3个警备区的兵力。
根据搜集来的大量情报,宋鸿飞、王之、张谊三人仔细对比了双方的兵力对比,不免心情沉重:
关东军正规军约1.5万,以轻武器装备为主,加上紧急补充的在乡军人、警察等1万余辅助兵力,总共约2.5万,就算加上全部的“朝鲜军”部队都用于支援,总共不过5万人。
东洋国的总兵力约32万,其中陆军23万,分驻防卫本土、朝鲜半岛、台湾岛多地,可用兵力也是劣势。由于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东洋国政府不断压缩军备,大部分军费投入到海军竞赛上,陆军只有50多辆坦克和300多架飞机,整体技术装备并不先进。
奉军在关外的兵力约20余万,飞机、坦克、大炮一应俱全,75mm口径以上火炮达数百门,种类齐全,数量之多,冠绝全国,比东洋国军队都多。
奉军曾从国外购买了30多辆先进的雷诺坦克和20多辆装甲车,北大营的第7旅就有12辆坦克。
而当时东洋国才刚研制出可堪使用的坦克,参战的关东军连坦克都没有,只有几辆薄皮的装甲汽车,无法与奉军的坦克抗衡。
东洋军能投入作战的飞机主要是驻朝鲜的1个飞行联队。关东军的航空兵早年已被裁撤,而它狂热的行动计划中根本就没有设想过航空兵支援。
奉军空军拥有各类可用飞机约200多架,比全国其他军队加起来还多。
但悲哀的是,奉系空军没有任何作为,飞行员都在休假。最后大约有110多架作战飞机、40余架教练机总共约160架白白被俘获,其中一两年前刚刚购进的80多架机龄较新的飞机大部分都落入敌手。
而有一个至为关键的因素,受限于当时作战飞机的航程,奉军空军其实完全占尽了地面场站的优势,匆促开战东洋国空军根本占不到什么便宜。
东洋国最大的优势其实是海军,总吨位约30万吨,仅次于英美,居世界第三位,实力远超过华夏国。但是对于进攻关东,海军能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而关东军的海上力量早先已基本裁撤完。
当时华夏国海军总吨位不足5万吨,官兵约有5400人。奉系海军有战舰27艘,总吨位3.3万吨,其中巡洋舰3艘,水上飞机8架,另有2个陆战大队,总兵力约3300余人,可谓冠绝全国。
但实际上没有必要比较海军的实力差距,因为奉系海军高层根本没想开战。奉系海军几乎全部军舰都停泊在胶州湾,事变爆发后他们与东洋国海军和平共处,相安无事。而奉系江防舰队坐困松花江,无处可去,舰艇随后被俘获。
奉军还有较为完备的军工体系,“亚洲第一”的兵工厂,不仅步枪、轻机枪、重机枪、迫击炮、山炮、野榴炮都能生产,并且还可以生产150毫米的重榴弹炮,子弹、山炮弹、榴炮弹的产能也都可以满足,基本可以做到武器弹药的自给自足。
三人一致认为:关东军的兵力、装备不占优势,东洋国并没有大规模入侵的能力,也没有做好入侵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