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酱,洛圣都。
“干杯!”
得到倭国签署无条件投降的肯定后,鹰酱高层各个喜笑颜开,哈里甚至在自己的办公室内开了派对。
“哈里先生,恭喜您呀,您可是这才世界大战的终结者,您一定会被载入史册当中。”
“不,现在就应该给哈里先生雕刻画像,您可是鹰酱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哈里举起高脚杯,笑得异常灿烂。
“不,这不全是我的功劳,还有已故的先生,还有你们。”
战争终于尘埃落定,接下来,就要讨论如何利益最大化。
“麦克先生,倭国已经投降,接下来,按照流程走就行了,我准备派你去倭国。”
“记住,必须要保障倭国裕仁的威望,只要裕仁的威望还在,我们就能更好的控制住倭国了。”
装逼打脸嘛,这个麦克阿色最在行。
不用哈里交代,麦克阿色心里那颗土皇帝的梦想早就按耐不住了。
“先生,接下来是不是要利益瓜分了?苏沙那边………”
哈里胸有成竹道:“放心,苏沙那边正在忙着抢人呢,一时半会反应不过来。”
几场卫国战争,打的苏沙元气大伤。
鹰酱和欧洲各国忙着抢地盘,苏沙别具一格,忙着抢鬼子战俘。
正所谓慈父一笑,生死难料。
自从鬼子输掉了诺门坎战役后,鬼子对苏沙那是又恨又怕。
为了防止苏沙在背后捅刀子,还签订了停战协议。
可惜,当初那几千鬼子战俘太过好用了。
鬼子的人性不怎么样,当奴隶倒是一把好手。
想当年,苏沙为修阿贝铁路,曾在国内下达招募2.5万名工人的指令,结果苏沙人一听,那地方竟然是西伯利亚………
那是打死都不去。
宁愿坐牢都不去。
这件事让苏沙负责人,贝利亚很头疼。
直到诺门坎运来了几千鬼子战俘。
这帮小八嘎刚下火车,就积极的投入了施工,拿起铁锹只知道干活,不光不偷懒,一只只比苏沙工人还要内卷。
没多久,甚至还成立了工人工会。
由于小八嘎施工效率太高,一时之间,苏沙生产不出足够的铁轨,直接把专治各种不服的贝利亚给整不会了。
由于阿贝铁路设计总长为3000多公里,这几千小八嘎又喜欢烤火,所以,用着用着,小八嘎们都成了火炉中的助燃物。
所以,苏沙的目标并不是倭国长虫般的地图,而是敌占区350万头鬼子。
尼科夫早已带领百万大军等待慈父一声令下,就等着下场抓猪了。
这也是为什么,尼科夫会出现在太行的真正原因。
哈里沉思了一会儿,说道:“这样吧,为了不让倭国人有抵触,麦克先生,你就帮助倭国重建吧。”
一想到,又能为公司赚取盈利,麦克阿色笑成了一朵花。
“先生请放心,我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既能保住裕仁的威望,又能为鹰酱创造利益………”
麦克阿色的话还没说完,行政秘书急匆匆的赶来。
只见行政秘书拿着一份加急电报。
“先生,不好了,特使来报,倭国………”
哈里接过文件,瞳孔不住的放大。
“沃特?好端端的,怎么就火山爆发了?还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
行政秘书补充道:“先生,科学家预测,这次的灾难很严重,严重到地壳板块发生改变,很多火山也会有连锁反应,还有海水倒灌的趋势。”
哈里眉头紧锁:“说重点。”
“重点………大部分地势低的地区会淹没,成为海洋的一部分。”
哈里已经想好了怎么推翻之前的协定,甚至已经想好了怎样阻止苏沙登陆北海岛,却没有想到这种局面。
裕仁在倭国偷偷宣布终战,盟国也准备好正式接受倭国投降,这其中还有很多军国主义者阻挠。
从雍仁、东条英机和倭国陆军,就不难看出,很多小八嘎已经对倭国蝗室产生不满。
此时突现天灾、人祸,倭国局势势必会再有变故。
“麦克先生,目前,你的首要任务就是保全裕仁的威望。”
“是,先生。”
边境地区。
苏沙集结了120万大军,正虎视眈眈的准备着。
此时,鬼子关东军还不知本土发生的变故,只知道,军部高层正在商量着投不投降的问题。
尼科夫手握伏特加,站在百万大军面前。
“同志们,抓苦力的时候到了,你们也不想在极寒之地建铁路吧?”
“不想建,就让倭国人替我们建。”
“传我的军令,闪击倭国关东军,乌拉!”
苏沙士兵爆发出怒吼:“乌拉!”
坦克集群同时启动,漫天的黑烟腾空而起,履带摩擦地面产生的震动形成了小型的地震。
除此之外,苏沙也动用了战机群,实施了地、空同时打击,钢铁洪流直插关东军的腰子。
钢铁洪流可不是闹着玩的。
“哒哒哒。”
“呯呯呯。”
关东军下辖乙种师团成为关东军第一个牺牲品。
钢铁洪流根本没有什么战术、战法可言,就是一味的用坦克冲锋,什么城墙、城门没有一枚炮弹解决不了的,有也是再多发射几枚。
面对绝对实力的碾压,鬼子乙种师团只能发动自杀式攻势。
“八嘎!”
鬼子中队组成的刺雷敢死队,面对成百上千辆坦克根本不够看,驮马联队卡车组成的自爆卡车也不够看。
一轮齐射,鬼子十几辆卡车就被命中,在空中反转狠狠砸在地上。
隐藏在沙土下的鬼子刺雷敢死队,待苏沙坦克靠近,纷纷跳了出来。
“哒哒哒。”
坦克重机枪扫射,就让鬼子埋伏的敢死队死伤大半。
“轰轰轰。”
摧毁了几辆苏沙坦克,鬼子刺雷敢死队也全部嗝屁。
坦克集群过后,就剩下苏沙步兵到处抓鬼子俘虏。
苏沙光抢鬼子?
不,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80多列火车早已在边境地区各大火车站等候,与此同时,还有几千名苏沙技术员抵达,带队之人,乃是苏沙内务部长,贝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