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同于宋氏租的屋子。

江家的宅子是他们自己的。

虽然破旧的不行,可很是宽敞,足足六间屋子。

他们老两口住一间,两个儿子儿媳各住一间,孙子住一间,孙女又住一间,剩下那间就是杂物房。

“你给她红糖干啥,咱家日子过得也不宽裕。”江大风有些不高兴。

“怎么,老娘给点东西,你也要指手画脚?瞧你那抠搜样,娘也没给多少,还剩一大半呢,都是你媳妇的,娘对她还不好啊,你媳妇说身子不舒服,娘立马给她买了红糖来,你给的钱,能买那么多?撑死买一半都多了,你大嫂给我生了三个孙子,都没喝过红糖呢,你要是对我不满,就分家!你带着你媳妇孩子出去住!”

陈氏叉着腰,发了火。

“娘,我没这个意思,就是你也不能谁都帮啊,那宋氏一看就不是个好东西,成天在家打她儿媳妇,这种恶人,你帮她不如去帮乞丐。”

江大风常年干散活。

见过不少人。

宋氏,他只看一眼,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东西了。

偏偏陈氏不信。

“行了行了,你嘴里有好人吗?被打的哪是她儿媳,是个妾室,她不检点,与人苟且,可不就该打吗,那人已经被宋氏赶走了,还有,宋氏借了咱家的木板车,立马拿了个鸡蛋过来,都这么穷了,她还晓得知恩图报,她家里可就两个鸡蛋呢,竟然还分了咱家一半,娘给点红糖怎么了?”

陈氏不想跟小儿子吵架。

解释完她就回了屋子。

“哎——”

江大风看着他娘的背影,深深叹了口气。

家里穷,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他娘,从他懂事开始,他娘就爱救济人。

明明家里连肉都吃不起,却总爱把粮食送人。

巷子里的人家,谁没吃过他家的粮啊...

江大风捶了捶肩膀。

他跟大哥天天扛沙包,都快累死了。

可家里,这么多年,依旧穷的不行。

江大风无奈的摇了摇头,他走到厨房,把剩下的红糖拿到自己屋子里。

锁了起来。

“刚刚你跟娘说的话,我都听到了,大风,要不,咱们搬出去住吧?”

江大风的媳妇,小心翼翼的问道。

“我也想啊,可咱分家了,去哪住呢?租宅子也得要银子吧,娘这么多年,连一两银子都没存到,爹又听娘的话,就算分家,咱们也分不到银子,而且我身上存的那点钱,都给娘了,让她拿去买了红糖,罢了,凑合住着吧,还能怎么办,等明天出门,我跟大哥商量下,以后瞒报工钱,只交一半,剩下的我们自己存着,等存够了,咱们就分家。”

江大风坐在床边,看着面无血色的媳妇,有些心疼。

两人成亲后,感情就一直很好。

他媳妇生小儿子时,难产,差点没活过来,因此落下病根,常年身子不快活。

“你大哥什么人,他愚孝!你又不是不知道,大风,你以后自己找活干吧,别跟你大哥一起了,你娘总是这样,咱儿子以后都娶不起媳妇,就当为了儿子,好不好?你偷偷给他攒点银子,还有女儿,今年都十一了,再有几年就要嫁人,总得给点嫁妆吧,我这身子,我心里清楚,活不了多久了。”

云氏虚弱的说着。

“好,我答应你,明天我自己去找活,听说临街有个宅子要翻修,我刚好会点木工活,明天我就去问问,芊儿,你身子会好的,我努力多赚点,到时候天天给你买肉吃,再买头母羊回来,听说羊奶最滋补,你日日喝上一碗,身子定能养回来,别说那些丧气话,阿童才多大,你还要活到孙子出世呢。”

江大风孩童时期,跟镇上一个木匠家的孩子玩的好,每每去找他玩时,都会偷偷瞄着木匠做木工,因此学了一点皮毛,但也只是皮毛而已,他会简单做些碗啊,木筷啊等等,再复杂些的无非就是圆凳,那种复杂的卯榫工艺,以及雕刻花纹,他一窍不通。

所以只能沦落到去扛沙包。

江大风紧握云氏的手,给她许诺了一个美好的未来。

“嗯,我会好好活着的。”

云氏依偎在江大风的肩膀上,她流了两滴泪。

泪水划过脸颊,很烫。

“儿啊,喝点红糖水,甜甜嘴。”此刻的何家。

宋氏泡了碗红糖水,先是自己喝了半碗,接着将剩下的半碗送到何天床边,喂给他。

“不喝,给娇儿喝吧。”何天扭过头。

他现在生不如死。

唯一的希望就放在娇儿的肚子上了。

只要她生个儿子,那何家就还有翻身的机会。

何天虽然不爱读书,可他认识不少字。

到家后,只用了一炷香的时间,他就想通了。

等儿子出生。

他就教儿子认字。

搬家时,他都看到了,娘偷偷夹带了几本书出来,有启蒙用的三字经和千字文,还有三本话本子。

虽然都是手抄本还有些破旧,但是卖掉也值些钱,何天只打算留下两本启蒙书,剩下的话本子,以后卖出去送儿子去学堂。

“娘,你带出来的书放好,等我儿两岁时,我便帮他启蒙。”

听到儿子这么说。

宋氏连连答应。

“好好好,这才是我的儿,你总算想通了,放心吧,娘一定把那些书藏好咯,那些书,都是你小时候看的,娘花了不少钱买的呢。”

宋氏有些可惜。

有官差看着,她没法拿太多。

儿子的卧房里,还有五六本书呢。

一本就算卖个三吊钱。

也有不少钱呢,宋氏还是往少了猜的。

这里的书籍,就算是手抄本,一样很贵。

所以能认识字的人,家里条件都不会太差,一本启蒙用的三字经,最便宜的旧书,也要卖到四吊钱。

都够穷一些的农家几个月的嚼用了。

说来也是巧。

那些打手目不识丁,自然不知道书本的价值,所以搜罗何家时。

看到破旧的书本,以为一文不值,便丢到柜中,看都不看。

不然这些书,哪还能留到现在。

“娘,给我泡碗红糖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