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给皇帝们直播华夏发展史 > 第147章 唐宋八大家---苏轼3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7章 唐宋八大家---苏轼3

当这不是说到她偶像之一的苏轼了嘛,肯定是忧苏轼所忧、喜苏轼所喜嘛,

这叫做战略性双标,绝对没有针对王安石的意思;

如果是说王安石的生平,沐沐肯定又会站在他的角度发声;

【苏轼当然也是反对变化的,他觉得王安石的新法实在过于激进,根本就不适合现在的大宋;

而且他有才,看见不平之事,不仅一声吼还有作诗给世人穿越;

因此公元1079年,苏轼刚刚到湖州任职不满三个月又因为作诗讽刺新法,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入狱,也就是“乌台诗案”;

他这次踢到了硬钉子,坐牢就坐了整整103缇娜,差一点就要被砍头失去生命了;】

苏洵看着自己的好大儿,啥也不想说,这种朝廷斗争,他也没啥经验啊;况且也不是因为自己说一两句,政见就能顺应当朝权臣的;

而且政见这种事情那亲父子还会不一样呢,他没有办法哟;

年幼的苏辙眉头皱的几乎要看不见眼睛了,哥哥竟然几乎要被杀头;

这该怎么办?

指望哥哥自己这性子根本就成不了事情,而且苏辙也不想改变哥哥,哥哥原本是什么样子就应该是什么样子;

看来自己也得更努力了,需要保护未来的哥哥;

年幼的苏辙已经开始稳重地思考未来了,他知道自己改变也阻止不了自家哥哥闯出事情,因为自己的哥哥自己了解,就是这样的性格,肯定是变不了;怎么样才能保护好哥哥呢?小小的苏辙陷入了沉思;

【但由于北宋时期宋太祖赵匡胤重文轻武,定下了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因此勉强逃过了一劫,避免了被杀头的命运,公元1084年,苏轼一路被贬,离开黄州,去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生活条件、物资艰苦,苏轼的小儿子在路途当中不幸夭折;路途遥远、路费都用完了,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已经不能再去汝州就任;他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就任,打算先去常州居住,被朝廷批准;

苏轼在常州居住的时候没有极寒之忧,而且景色还非常优美,又远离了京城的政治纷争;公元1085年,神宗去世之后,宋哲宗登上皇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幕后垂帘听政;高太后和自己的儿子政见相反,他不喜新政;重新启用了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那么相对应的,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就被打压;

而苏轼他是因为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被罢免,所以自然而然的被旧党纳入了保护范围,归为自己的一派;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得势,那么也就意味着原来因为新法被罢免的官员开始有了重返中央的机会;于是苏轼奉诏郎知登州;四个月之后,又以吏部郎中被召还朝;公元1101年,苏轼在常州去世了。

大才子苏轼的生涯实在是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他几乎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王安石实行新法的时候容不下他,司马光保守派上位的时候苏轼也是遭到打压;在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苏轼的执政理念,他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在官海中还保持着那几乎不切实际的天真;他真正的想法就是一个“以民为本”;

苏轼他屡次遭到重任、又屡次被贬,就是因为那一份纯真;他一心为民,愿意为底下的老百姓做些实事;就算一直被贬,也初心不改;我们可以看出苏轼的诗词天生豪放,大气磅礴,他的思想从来不是保守的,而是天马行空的;之所以会反对王安石变法,主要是因为他认为当时的新法实在过于迅速、十分冒进,这种情况根本就不利于底层的老百姓;

苏轼的民本思想让他提倡改革改善民生,但是同时他希望改革是循序渐进的,不要引起人民生活大的变动;他认为应该给底层百姓一个安静祥和的生活氛围,而不是大刀阔斧的说变就变,这样只会给百姓造成负担,这样的变革他不提倡;所以苏轼在新法里面不受待见,再加上他又提倡改革,所以,更加不受保守派的待见;

这也是他屡次不受重用的原因,苏轼的人生非常的坎坷,但是你从他的诗词当中几乎看不到这一点;苏轼虽然一路被贬,但他从来不伤春悲秋,看到美景就是纯粹的欣赏:“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诗实在太美,西湖的美几乎立刻涌现在我们眼前;

苏轼最着名的词《念奴娇 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就算是不懂诗词的人也能看到里面的豪气和凄美】

沉默,神一般的沉默,所有听到这首诗完整版的有学之识都在细细的品味,越品味越觉得舒畅;这种精神食粮的顺畅和愉悦实在让人难以形容,就像饥饿的人拥有了一大块美味的蛋糕,这块蛋糕的美味只有吃到嘴的人才知道;

”好,好!真是畅快啊!“唐太宗李世民细细的揣摩之后”哈哈“大笑,

他现在恨不得直接出现在苏轼面前,这首词读起来口中还有余香,真是太对他胃口了;果然不愧是”唐宋八大家“

只这一首词就瞬间在李世民的心目中封神了,实在是太棒了!苏轼瞬间收获了一个帝王粉丝,而且这个帝王还是一个千古一帝;

有文人从嘴巴里入苍蝇般大小的声音哼哼:”这唐宋八大家的名头、东坡居士也算是名副其实;“旁边人看不惯他那清高样:”这还用你说,后世之人排名的;那肯定是名副其实啊,人家二十多岁就能得到区区第二,配不配得上也不是你能判定的!“清高酸儒脸上一片绯红:”那也有钓沽名誉的,你如此轻信,怎能做好以一方之地的父母官,父母官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的,你已经是秀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