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绵绵诗魂 > 第一章 北篇1:从鲁迅到郭沫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章 北篇1:从鲁迅到郭沫若

这次返回上海,需要逗留前所未有之长的时间。这段时间里时间相对空闲。于是便想做一点消磨时间却有些意义的事情。第一个冒出来的想法就是:何不探一下文化名人的旧居?

生在上海,长在上海,至少在这里度过了相当不短的青少年时代,其实一些地方是只闻其名,更多地方连名都没有闻过。

我先归纳一下:北有鲁迅,南有巴金,中间隔着个张爱玲。打一城市名。当然,你一定马上就能破解这道题。但要理解这道题,请往下读。

北篇:虹口

所谓北,指的是苏州河以北,其实都集中在虹口。

第一站:溧阳路1269号—郭沫若旧居

经简单的路程规划,滴滴打车,第一站直插东北那个点:溧阳路1269号,靠近上海的东北大动脉四平路。路北一片老洋房,溧阳路别墅区,1269号这幢是郭沫若的旧居。如果按如今的概念说,这是一个豪华版的“双拼别墅”。

房子很气派。郭沫若在上海居住过几段时间,人们知道其住处的有两段:1927年11月到1928年2月这四个月里,他住在虹口多伦路201弄89号。那是一幢坐东朝西二层楼房。郭公寓的建筑面积为62平方米。抗日战争结束后,1946年5月到1947年11月这一年半的时间里,他则住在溧阳路这栋花园洋房里,面积达406平方米,翻了六七倍。

郭沫若有很多身份。作为诗人的他,1921年发表的诗集《女神》是巅峰之作。这里面的诗激情澎湃,浪漫主义气息浓郁,一举奠定了他作为新文化运动诗歌领域代表人物的地位。说实在的,之后的郭沫若,似乎在诗歌领域再没有什么建树。有人说,诗歌是吃青春饭的,至少在郭沫若身上似乎真的体现了这一点。

郭沫若和那个时代的大多数文学巨匠一样,跟上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一篇叫《郭沫若的上海情结》的文章这样写道:郭沫若还在日本留学时,于1919年9月11日在上海《时事新报》的《学灯》副刊上第一次发表了作品—两首诗:《抱和儿浴博多湾中》和《鹭鹚》,并首次署名“沫若“。之后,他创作激情奔涌,一发而不可收。后来这些诗就汇集成了他的成名作《女神》。所以,“郭沫若“实际上产生于上海。1921年4月3日,郭沫若首次到上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来到上海,对于他的一生具有太重要的意义:这才是他的事业真正开始的契机。当船抵达黄浦江口时,郭沫若诗情激荡,写下了《黄浦江口》一诗:“平和之乡哟!\/我的父母之邦!\/岸草那么青翠!\/流水这般嫩黄!\/......小舟在波上簸扬,\/人们如在梦中一样。\/平和之乡哟!\/我的父母之邦!”

1927年,郭沫若参加了南昌起义,被打散后,辗转到了上海,住在这里附近的多伦路201号,跟日本妻子安娜相濡相依。在这里完成了《浮士德》的翻译。40年代郭沫若再到上海,参加了很多政治活动。住在溧阳路这里的时候,1946年参加中国政治协商会议,11月当选为制宪国民大会代表。47年2月,出席上海三区百货业在南京路劝工大楼召开的“爱用国货,抵制美货”大会。1947年10月,中共中央为了保存力量,将许多民主人士从上海转移至香港。郭沫若也被安排由时以群护送,于11月14日乘船赴港。至此,他结束了在上海的寓居。

可惜的是,40年代后期他住在溧阳路时,已经几乎与诗绝缘了。

第二站:溧阳路1359号—鲁迅存书室

顺着溧阳路往西,没多远,风景就本土化了。这栋楼跟不远处郭沫若的别墅所在全然是两种风格。1933年3月至1936年,鲁迅在这栋楼的二楼设了他的藏书室,藏有瞿秋白,柔石等的着作。

现在保存的鲁迅藏书有3800多种,多册,足见其藏书的数量之巨和范围之广。可以说,鲁迅是中国近代一位当之无愧的大藏书家。而且,在鲁迅的藏书中,有一些是极其珍贵的珍本。其中,鲁迅收藏的清朝道光十四年临海宋氏的重刻本《台州丛书》20册中,有鲁迅抄补手迹共4册零8页,已经被有关部门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第三站:山阴路132弄(大陆新村)9号—鲁迅旧居

从郭沫若到鲁迅,也就几分钟的路程。从溧阳路拐个弯,就到了山阴路。这里的大陆新村大名鼎鼎。

山阴路132弄弄堂口挂着鲁迅故居的牌子。鲁迅1927年10月从广州来到上海,到1936年10月19日逝世,在上海整整生活了九年。这里是鲁迅最后的居所。这个大陆新村是个所谓的“新式里弄”房子,比石库门房子档次高,逊于花园洋房。

到了那里,弄堂口的铁门却是锁着的。幸好正好有人从里面开门出来,我便推开正在慢慢合上的铁门,踱了进去。

鲁迅住的房子是这个弄堂的最后第二栋。据网上资料,建筑面积223平方米。可算够大的。门口张贴着一个告示:在疫情期间,鲁迅旧居于2020年6月13日重新开放,但是要预约才能参观。简而言之:进不去。只能在外面看看。鲁迅于1933年4月从今日多伦路的景云里搬到这里,一直到1936年10月19日去世,在这里住了3年半。

在中国大陆和世界各地,鲁迅都被尊为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人,无论是哪家编的作家排行榜,无论第二位以始怎么排,他总是被排在第一位。只听说台湾相当长一段时间不怎么提他,可能是因为毛泽东对他的评价太高吧。

在上海生活的9年多是鲁迅一生中文学创作最辉煌的时期,出版了别具特色的小说《故事新编》,《故事新编》多数是在“博考文献”的基础上,“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鲁迅先生自己认为,这是一部“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的总集。《补天》写于1922年冬天,原题《不周山》,收录于《呐喊》初版,后改名《补天》并抽出;《奔月》丶《铸剑》写于1926年和1927年,《铸剑》在《莽原》上发表时题名《眉间尺》;《出关》丶《理水》丶《非攻》丶《采薇》丶《起死》写于1934至1935年。此外,鲁迅在上海生活期间还(合作)创办杂志《朝花》丶《前哨》丶《萌芽》丶《奔流》丶《译文》等,创作多部杂文集并进行大量翻译工作。

鲁迅的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杂文,确实非常出色。他很少写诗,却也有三对诗句天下闻名,一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二是“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三是“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