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宣和轶事 > 第151章 边臣议论事纷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最近朝廷里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陕西宣抚使的人选问题,章楶致仕,到底谁来担任这个要职,朝廷里议论纷纷,关于陕西宣抚司,朝廷里不少人认为现在宋夏和议既成,再保留宣抚司意义已经不大了,不少人都认为应该裁撤宣抚司,毕竟宣抚司执掌陕西诸路,权力类似节度使,本朝惩唐之弊,从不将兵柄久付臣子,防止作乱。

不少臣子们认为就应该趁此机会裁掉陕西宣抚司,再加上赵佶之前开始调整边臣,调延安知府陶节夫为河北东路经略安抚使,给臣子们一种错觉,赵佶准备处理陕西诸将了。

连远在东南的蔡京都已经收到了消息,向赵佶送了一个南戏班子的同时给赵佶写信表示自己有一位朋友叫张康国,通晓军务,赤心报国,愿意为官家效力,言下之意就是希望赵佶在陕西提拔任用张康国。赵佶向吏部索要了张康国的资料,一看之后发现,蔡京倒真不算是援引朋党。

张康国曾经提举两浙常平,豪猾敛服,发仓救荒,江南就食者数万人。徙福建转运判官。也算的一个强项令,这样的人,到陕西去未尝不可以,而且赵佶知道,虽然张康国现在是蔡京举荐的,但是最终却和蔡京分庭抗礼,任用他未尝不可。

朝廷现在各种传言满天飞,连陕西诸将恐怕也心神不定,必须解决此事,赵佶决定召集两制以上大臣讨论此事。赵佶将章楶的奏疏分给诸位大臣们传阅,说道:“章宣抚致仕,上疏推荐种师中继任宣抚使,诸卿以为何如?”

不出赵佶意料,大部分臣子们都不支持种师中任宣抚使,甚至很多人认为宣抚司都没有必要再设了,苏辙、范纯礼、李格非等人都是这个意思,韩忠彦作为首相,虽然没有明确发表意见,但是赵佶知道他的想法和苏辙他们一致。

赵佶首先制止这种毫无意义的讨论,说道:“西贼一日不除,陕西宣抚司就一日不撤,此事诸卿勿议也,今日要议的是谁来继任陕西宣抚使的问题。”赵佶终结了这个话题,从他自己内心来说,还是希望种师中能够上位的,但是赵佶担心的是种师中重蹈狄青的覆辙,大宋好不容易才在陕西培养了一批将才,万万不能折损在内耗中。

范纯礼说道:“官家,种师中既非正途出身,又是一武夫,手绾兵符,并非国家之幸,且现今陕西诸路帅臣,大多数都是武臣,种师中任宣抚使,是祸非福,官家宜深思之!”

接下来一帮臣子们都是一般的说辞,认为种师中作为武臣,任陕西宣抚使,不是国家之福,甚至还有人提出来,种师中在陕西执掌西军,其兄种师道又在都门禁军执掌上四军,兄弟两人都在禁军中执掌兵权,也是对国家不利,要求解除他们中的一个人兵权,这样国家才能安宁。

赵佶明白,这是天下暂时安定了,这帮文官们闲的没事干就要开始内耗了。章惇本来想说些什么,被赵佶用眼神制止了,赵佶起身,走下丹陛,走到群臣面前,赵佶问道:“诸位可知道,大宋与西贼大战,每次折损多少士卒?”

一众大臣们面面相觑,自己都是庙堂上的文官,哪里记得每场战役折损多少士卒,说白了,丘八嘛,死了再招就是,只要朝廷有钱,多少丘八不能招来,死了些就死了些呗,实在是无足轻重的事情。

赵佶看着他们,闭上眼缓缓的说道:“康定元年,鄜延、环庆副都部署副总管刘平鄜延副都部署石元孙统帅步骑万人与西贼战于三川口,我军除后军三千人外全军尽墨。康定二年,好水川之战,怀庆路马步军副总管任福亲自带领3万余人的军队,官军大败,任福以下一万三百名士卒阵亡,溃散、被俘无算。元丰五年,朝廷发兵马民夫三十万,筑永乐城,官军复大败,徐禧、李舜举、高永能死难,稷为乱兵所杀。宋军一万多士卒阵亡,得免者十无一二。只有曲珍、王湛、李浦、吕整裸跣逃脱。舜举将死,撕裂衣襟草奏道:\"臣死无所恨,惟愿官家勿轻此敌。\"稷亦草奏云:\"臣千苦万苦也!\"。

赵佶只不过简简单单列举了宋夏之间的几场大战,宋军的损失就高达五万以上,赵佶问道:”诸位是不是觉得,自平夏大战以来,西贼已经不复能战,只是疥藓之疾了?章枢相,西贼有多少人?明白告诉诸位。“

章惇出班说道:“回官家,西贼举国皆兵,能上马者最少四十万。”

赵佶点点他,问道:“诸位讲,现在陕西无事,可以裁撤宣抚司了,吾想问问诸位,什么叫陕西无事?若是陕西有事,诸位又何以报吾呢?李继迁可曾是大宋的藩属呢?结果呢?卿等何以教我。”

一种大臣默不作声,赵佶继续说道:“吾知道,本朝惩唐季五代之弊,一向对于武臣管束极严,但是种家数代忠良,自种放以来,为国家戍守西陲已经四代了,这样的人,吾还有什么信不过的?而且诸卿给我举荐一位能和章宣抚一样的能臣,吾自当用之,若是不能,这个宣抚使就当种师中来做。”

赵佶如此强硬,这是诸位大臣没有想到的,其实他们或多或少都感觉出来了,赵佶对于种家兄弟是十分信任,远远超过仁宗皇帝对狄青的信任。无论是将诸路精骑交给种师中指挥,还是调种师中统帅上四军,赵佶都是毫不犹豫的,这让群臣对种家兄弟有些嫉妒了,他们皓首穷经,寒窗苦读,一步步从科举中杀出来,凭什么还不如两个丘八。

在赵佶心里,就是对种师中、种师道无限信任,因为赵佶知道,他们用生命证明了自己的忠诚。靖康元年,种师道被任命接替李纲。种师道在河阳遇到金国使者王汭,察言观色判断金兵一定会大举南下,立即上疏请求皇帝临幸长安躲避敌锋。大臣认为这是怕,宋钦宗又召回种师道。因为战事屡败,宋钦宗又用起主和派。太原最终沦陷,两路金兵大举南下,宋钦宗决心议和,主和派命令地方宋军不许勤王,专心专意罢战讲和,李纲被贬出京城。种师道可能是悲愤交加,到京后已经病得无法入见,于十月份去世,终年七十六岁。

第二年,金军再度南下,都门禁军溃散,种师中率兵勤王。枢密院知事许翰误听谍报而做出了金军将要全线撤兵的判断,多次催促种师中进兵,甚至责备他手握重兵却逗留观望。种师中接到命令之后,十分伤心,他说:\"畏敌逗留不进是军中大罪,我自小从军,征战多年,到老了还要担这个罪名吗?\"于是种师中留下辎重粮草,连赏犒之物都没带,就带领部队轻装出发。同时种师中写信约定姚古、张灏两军分道俱进。

不久,种师中部的前锋进抵距离太原二十里的石桥,中军到达寿阳的石坑(今山西寿阳东南),大军挺进十里许,部将黄友发现地形不利,立即将情况报告种师中,要求火速移军,但种师中没有采纳这一建议。

继续前行的宋军遭到金兵主力的袭击,种师中率领宋军拼命死战,取得了五战三胜的战果,苦苦前行,到了榆次,离太原只有百里的距离了,然而,惧敌怯战的姚古部将焦安节慌报军情,奏称金军主帅完颜宗翰(粘罕)已经赶到,致使姚古、张灏两军逡巡不前,未能按照约定与种师中部会师。

当种师中部被迫撤退到杀熊岭(今山西寿阳西南)时,士兵已经饥饿难忍,疲惫不堪了,金兵探知种师中军中情况之后,再次发动猛攻,军粮短缺、士气低落的宋军再也顶不住了,右军、前军先后溃散,种师中率中军死战不退,从卯时战到巳时,宋军将士用神臂弓击退了金兵,但因为犒赏之物没有带来,没办法为士兵发赏赍,拼死死战的士兵没有拿到赏赍十分气愤,不愿意再作战,四散逃去,种师中率领身边剩下的一百余将士继续拼命死战,最终种师中身中四处重伤,饮恨疆场。

对于种师中、种师道兄弟,赵佶当然是信任的,因为他们已经证明过自己的忠诚了。赵佶缓缓说道:“西贼虽受重创,但是为祸之心未死,陕西诸路宣抚司不能撤销,种师中老成持重,熟稔边情,富于韬略,前后出塞之胜,后有章卿之荐,出自名门,累世功勋,加种师中殿前都指挥使、金紫光禄大夫、右柱国、保宁军节度使、骠骑大将军、少保,使持节假节钺充陕西诸路宣抚使兼经略安抚大使,令内制草诏。”

赵佶十分强硬的命令内制草诏,明确告知李格非、郑居中道:“卿等若封还词头,吾自以手诏册封。”看着赵佶如此坚定,苏辙出班说道:“官家,种师中既为宣抚使,仍应委一文臣为副使,协助种师中处理政务,臣以为秦凤路经略安抚使范纯粹久在陕西,能当此任。”

对于范纯粹,赵佶也是十分认可的,说道:“可,一同草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