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可以让劫气之类的诞生意识,甚至成就星神,彻底掌握灾劫这种命途就好了...”
“那我就不用想该如何选择了...”
走出静室,易麟低着头沉思着。
至于作为熵之化身的毁灭,不在易麟的考虑之中。
这家伙与其说是灾劫,不如说是为了毁灭而存在的。
越是接近终末,这家伙也就越强大,直至寰宇毁在其手中,直至其自身也毁灭在「毁灭」之中。
可以让其诞生甚至升维,却不能让其变得强大起来。
祂越是强大,代表着离末劫也就越接近。
倒是可以想着让「毁灭」成为「灾劫」的一部分,让灾劫之中孕育出一尊星神,掌控着量劫的尺度,宣泄每一劫的劫气,推迟末劫的到来。
这样一来,作为熵之化身的「毁灭」也就无法达到最为巅峰的时刻了。
只不过,劫气这种东西无形无质,看不见摸不着,甚至谁也不知道它会在哪个时刻爆发,实在难以捉摸。
这玩意,完全就是整个宇宙无数因果纠缠之下,累积成团,也就成了劫爆发出来。
想要在无数纠缠不清的因果丝线之下,找到劫气的源头,可不容易。
若陀和摩拉克斯两人也不知道此刻的易麟在想些什么。
一场囊括宇宙过去现在未来的,旷日持久的棋局,每一处细节都需要深思熟虑,考虑到所有的环节,以及落子之后造成的后果。
所以对于易麟时不时表现出来的状态,两人早就见怪不怪了。
出了静室之后,一番推算下来,才发现此次三人合力推演功法之事,距今已经过去了上百年的时间。
而此刻,小药师已经结束了对于医道之上的学习,且已经跟在布耶尔身旁研习佛法多时了。
“越是在医道之上求索,越是发现自身的渺小。”
“医道纵是浩瀚如海,却也有其不足之处...”
“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每一次医道之上的突破,都是源于有新的病例诞生。
星海浩瀚,于细微不可察之处的微观层面,病毒每一个瞬间都在变化、迭代。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穷极一生也无法攀登至医道的顶端,更遑论解决所有疾苦了。
跟在灵渊三位老师身边的日子里,很充实,学到了很多。
却也像是给了小药师当头一棒,让她醒悟了过来,此前三位老师说的并没有错,原来学医真的救不了所有人。
或许可以让世人学会养生,懂得趋吉避凶,治病于未病之时。
但还是那句话,宇宙太大了,生命多如恒河沙数,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未必所有人都会按照她说的去做。
身体上的疾病好治,思想上的顽疾难医。
小药师明悟了这些,却并没有放弃。
正如此前三位老师,以及眼下的布耶尔这段岁月里教导她的那样,医道不行的话,那就结合其他多种方法。
就像治病得对症下药一样,一个方子不行,那就换另一个方子。
总会有办法的,就像医道发展到了现在,也不是裹足不前,而是囊括了山医命相卜多种方法。
佛法...似乎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内在看不出小药师这段时间以来从中学到了什么,但表现在外的容貌上,却变得更加柔和、慈悲。
“你随我学佛也有一段时间了,你的悟性也确实很好,但始终差了临门一脚。”
“道法佛学越是到后面,越是讲究一个【悟】字,但在此前提之下,同时也需要【觉】。”
“不【觉】只【悟】难成正觉己,得无量佛果。”
“你的宏愿很大,时刻都在想着如何完成它,心思繁杂,纵是悟性超然,无法觉悟自身,如身陷苦海,无法超脱达至彼岸。”
“欲救人者,先虑救己...”
“我问你,心有所念时,一个念头中有多少个细念、相和识?”
布耶尔是一个很好的老师,作为提瓦特的智慧之神时,其才智与积累的智慧便是极为出众的。
在后续成正觉己,成就无量智慧佛母后,佛法也在其手中光大起来。
此刻自然也看出了小药师所面临的困惑,显然是身陷于苦海之中而不自知。
明明一切功果具足,悟性也足够,也能够理解佛法,对于佛理的感悟并不差。
却始终忘记了最根本的一个因果关系。
想要成正觉己,得成正果,完成心中的宏愿,救治世人。
却忘了,自己也是众生的一份子。
自己不先【觉悟】,成正觉己,能力始终有限,又谈何救治世人?
“在一弹指的时间内,有三百二十兆个细念产生,这些细念不断形成物质现象,而这些物质现象又都与精神现象相关?。”
布耶尔的话让小药师怔怔出神,此前总想着付出,只想着去救他人,却未曾想过这其中还有这样的因果关系。
救人先救己,保障自己的问题之后,让自己的能力更加强大,再去回过头来救治世人么?
也是,若是自己都不能【觉悟】,不能得正果,其他人又怎么会相信自己所说的是一条通天坦途。
当即放下心中繁杂的思绪,抛却一切问题,正心静念,回答布耶尔的问题。
心有所念?:这是指凡夫心中起一个念头的过程;在一弹指的时间内,会产生三十二亿百千个念头。百千是十万,所以三十二亿百千等于三百二十兆个念头。
凡人尚且每一个思绪之中都能诞生如此之多的念头,可想而知有多复杂,更遑论境界日渐高深的自己了。
这些念头会不断形成物质现象,而这些物质现象都与精神现象相关。
形是物质现象,识是精神现象。
这段经文从实相的角度用量子科学来解释“妄念”的由来,说明念与念之间的生灭速度极快,持续不断形成了影像。
吾人的心性,本来是圆明通达常住,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作为感知外部世界的六个窗户,却将心性能量分散在六个方面。
六根接触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产生六识(眼识乃至意识),这十八界就把吾人内在的功德法财劫夺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