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隆~
又是一声炸响,御龙诛天阵的光芒再次大放,一百零八道身影纷纷倒飞而出,鲜血狂喷!
秦不弱以一人自爆,撼动御龙诛天阵!
阵破~
金光来的快,但也在白光下消逝的快,无数金光坠落皇宫各地,但天空之上终究是平静了下来。
御龙军紧急而动,刚刚肃清完叛军的他们,马上又得开始一场救死扶伤之战!
尘埃好像落定~
天地间除了御龙军金甲摇动的声音,再也没有其他声响。
方逑君知道,一切都结束了!
最后的结果以秦不弱自爆,御龙神将损失惨重而终结!
也不知道伤亡如何,但终归这一役,死了很多人,也不知道到底是谁赢了!
秦澜怔怔的望着天空,眸间不知道再想些什么,最终他只是轻叹一声,朝魏贤轻轻摆手:“善后,摆驾回宫~”
魏贤看了一眼已成废墟的紫极殿,心里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陛下有旨,善后~”
“起驾~”
众御龙军纷纷单膝跪倒,给予他们的帝君最崇高的敬意~
秦武和方顾对视一眼,最终拔地而起消失在天际……
方逑君看着秦澜离去,总觉哪里有些不对,但他却不敢再问出口。
最终,千言万语汇成沉默~
也就在方逑君郁闷之时,一只手从身后伸出,轻轻的拍了拍方逑君的肩膀。
方逑君回头一看,眉毛一挑:“大哥?”
他一脸不可思议:“大哥,你不去南方调兵了吗?”
方倾城轻叹一声,无奈的看了他一眼:“你觉得御龙军还有兵可调?都在这了!”
方逑君沉默,是呀,御龙军全在这了,哪里还有兵可调~
他望向方倾城,眼里神色复杂至极~
方倾城读懂了他的眼神,也知道他有很多疑问,可这一役,被上课指点的也不只是方逑君啊~
他深深的看向方逑君,重重一叹:“知道你要问什么,我也是南下调兵发现御龙军已经提前出动之后,才知晓这一切!”
方倾城将目光看向秦澜离去的方向:“陛下深谋远虑,早就洞察到秦不弱的阴谋,其实这所有的事情,早在前太子夭折的那一天便已经注定!”
方逑君神色有些惆怅,他本应该高兴才对,可他就是惆怅~
“大哥,你说父皇明明已经洞悉一切,为何还要等到最后才出手,何必等到死这么多人?”
他的神色有些愤慨,在他的眼里,已经提前知晓情况的秦澜,明明就有能力制止这一切,至少不用死这么多人。
可方倾城只是轻轻拍了拍方逑君的肩膀,眸间深邃:“这正是你要学的~”
“你真以为,陛下不懂那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
“陛下也知道可以提前阻止这一切,可是他没有,这是他故意为之!”
方逑君闻言愤慨之色更浓:“为何?就算叛军该死,皇城一役战死近二十余万忠诚的禁军又当何论?”
方倾城没有立马回答他,而是深深的盯着他反问道:“你可知为何会有十五万禁军随你北上?你可知为何会有二十五万禁军反叛?你可知为何御龙军刚刚才赶到战场?”
方逑君摇头,他不知道!
“因为那十五万禁军是陛下知根知底的死忠,陛下许你兵权北上平叛,就是为了让这十五万禁军远离皇宫战场!”
“六十万禁军,近二十五万大军造反,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办成的事情,这至少是上百年的积病,陛下也清楚这一点!”
方倾城深深呼出一口气:“所以,陛下不知道那剩下的二十万禁军是否忠诚,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这便是帝王!”
“他们该死,这,便是他们的罪!”
方逑君浑身颤抖!
方倾城再次看向方逑君,沉重说道:“北上的十五万禁军,便是陛下给未来禁军留下的框架,身在皇城的四十五禁军,不管是叛军还是忠诚的禁军,都得死!”
他看向已经陷入呆滞的方逑君,第三次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也是刚刚才捋清脉络,太上皇也好,老平等王也罢,御龙诛天阵等等这一切,所有的所有,其实都在陛下的运筹帷幄之中。”
“我们呀,还有好多要学呢!”
方倾城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四十多万人,说死了就死了,全给秦不弱陪了葬!
方逑君回过神来,同样深呼出一口气:“真不敢相信这一切,会是父皇默许下做的。”
平日对他极为和煦的秦澜,怎么就突然变得这么狠心,这可是几十万条人命的抉择!
方倾城闻言只是挑了挑眉,谨慎道:“别小瞧了陛下~”
他抬头望天,因为这一战的关系,天上云都没有一朵~
“或许,这一切从前太子夭折的那一刻起,与此事有关的,都已经陷入其中了吧!”
……
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
遍野修堤防旱涝,万家晒物作冬藏。
享受丰收、休养生息,今日立冬~
方逑君驻立于东宫新建的内宫亭湖,因为冬季开始,湖内放置的万鲤并没有翻腾的景象,它们很安静。
从立秋至立冬,距离皇城叛乱已经过去整整一个季节,但这场风云还远远没有结束,整个皇城,每天都在死人!
方逑君也正式知道了秦澜的帝君手腕~
虽然此役一直都在秦澜的掌控之中,但他并没有打算就此停止杀伐!
对于叛军的株连问责,一直都在继续~
这个秋天最忙的,或许就是胡麒麟、李清扬、影夜三人!
“他们的刀应该都磨上很多遍了吧~”
方逑君深深吐出一口浊气!
一朝反叛、万鬼哭城!
二十五万禁军反叛,能被株连多少人?
天知道!
总之整个皇城都陷入了死亡阴影之中!
方逑君的东宫门槛倒还不算什么,毕竟这里地处皇宫,每天只有一些官员在外面磕头!
可整个平等王府就遭了殃,方逑君回去过一趟!
天哪,那里挤满了上门求情的官员和百姓!
因为他们都知道,现在能从秦澜屠刀下捞人的,就只有平等王府和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