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内的空气凝固,如同漆黑的夜晚中压低行迹的猫头鹰,沉默却满载着危险。朱杰的思绪在房中飞舞,盘旋在书桌上的烛火之上,跳跃在羊皮纸上,一次又一次地阻止了宫内司礼监太监董振的阴谋。董振,那位被人们畏惧、被朝廷内外痛恨的司礼监太监,他的影子像一座阴森的鬼魅,悄然无声地伸向朱杰的内心。想到董振,朱杰的眼中闪烁出一丝坚定的光芒,但很快又熄灭在深深的忧虑之中。自己能力太有限了,无法为朝廷解决这颗毒瘤,心中暗自发誓有能力以后一定要为民除害。“大人,该休息了。”门外传来了仆人的声音。声音中充满了担忧和关切。朱杰从沉思中惊醒,看了眼窗外的月色,心里一惊。时间已经这么晚了吗?他对着门外回答道:“知道了,我这就来。”没过几天,朱杰收到了朝廷的圣旨,原来是漕运总督袁泰对苏锦儿和曾芷晚的破案功绩深感钦佩,他向朝廷请旨,希望能封二人为诰命,以表彰她们的英勇表现。朝廷对她们的智勇之举大为赞赏,同意了袁泰的请求。所以有了朱杰手中的圣旨,随着圣旨而来的还有赏赐诰命的霞帔。诰命,对于古代女子而言,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它象征着朝廷对一位女子的深深敬意和赞赏。朱杰让人将苏锦儿、张四维和曾芷晚三人请来,净手之后接过圣旨,因为二人的官职只有四品五品,所以他们的夫人受封的诰命也和他们夫君品级一样,朱杰安排苏锦儿和曾芷晚在一间屋子里,屋内摆满了各种衣裳和首饰。“这些都是为你们准备的,是皇上特地赐予你们的奖赏。”朱杰指着桌上的衣物对苏锦儿和曾芷晚说道。苏锦儿和曾芷晚目光一亮,兴奋地走近桌子,仔细观察那些衣物和首饰。身为女性,她们对这些装束很感兴趣。随后苏锦儿和曾芷晚分别把赏赐的衣服换上了。苏锦儿穿的是青色蹙金绣蟒缎的霞帔,月白蹙金绣四季花,虾青牡丹围绕着的缎面膝裤。霞帔和坠领用浮雕龙和凤凰的琥珀珠子串成,增添了华贵之气。头饰则为玉兰花,其形制是一朵大花四面八枝,头冠正面顶部戴有单枝翠凤。曾芷晚的衣饰是青色的锦绣绫霞帔,用镶有银色绘龙的鱼鳞甲寿山福海镶边的月白色绸裤和紫色高底缎面金丝银绊履作为配饰。而霞帔和坠领则是用龙和凤凰的琥珀珠子串成,这些图案形象地展现出高贵气质,头戴镶嵌有翠绿的琥珀珠子单枝金花。除了赏赐的衣饰之外,还对朱杰和张四维二人赏赐了黄金,以表彰协助破案。苏锦儿和朱杰商量了一下,沿海有很多百姓生活很贫苦,想要把这些金银换成吃食分发给百姓,朱杰对于这种事是非常支持的,没有犹豫便同意了。曾芷晚也是没有丝毫犹豫,二人便将这些金银换成了一车车的吃食,在淮安府进行布施。她们亲自筹备,从各大商号购置了数万斤的大米、白面、食盐等生活必需品。当这些物资被运到淮安府时,当地百姓都为之欢呼雀跃。苏锦儿和曾芷晚一早就忙碌了起来。她们将购置来的数万斤大米、白面、食盐等生活必需品,仔细地分装成小包,准备分发给淮安府的百姓。当这些物资被运到淮安府的广场上时,人们已经排起了长龙,迫不及待地等待着接受布施。他们的期盼,不仅是因为饥饿所驱使,更是对这两位少女的深深敬意和感激之情。苏锦儿和曾芷晚面对这庞大的队伍,心中涌起一股动力,让她们更加积极地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她们神态自若地开始将大米、白面等分发给百姓,认真地做好每一次分发。“老人家,这是给您的。”苏锦儿将一份布施物资递到一个老人手中,脸上微笑着。老人颤巍巍地接过,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多谢小姐,这些粮食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您的善行我会永远记住。”曾芷晚则走到一个年轻母亲身旁,她将一个小包递给她说:“这是给你家孩子的,希望他们能够长大健康。”年轻母亲接过这份珍贵的礼物,感激地看着曾芷晚,“谢谢你们,你们的布施让我们家的孩子们不会再挨饿了。”苏锦儿和曾芷晚立刻感受到了深深的成就感,她们的心中涌起了满满的喜悦。她们知道,虽然这些布施物资只是一时的救济,但它们却给百姓们带来了希望和信心。在分发的过程中,二人还特别留意了老弱病残的群体。她们亲自上前,关切地询问每一个人的需求。不管是有身体残疾的人,还是行动不便的老人,苏锦儿和曾芷晚都找到了合适的方式,让每个人都能得到足够的生活物资。“小姐,您是我们的救命恩人!”一个腿脚不便的老人泪流满面地对苏锦儿道谢。曾芷晚的眼中也闪过了泪光,“老婆婆,您不要放弃。我们会尽力帮助你们,让你们找回信心和希望。”布施的过程持续了数个时辰,当最后一袋大米被分发出去时,广场上的欢呼声如雷鸣般响起,声音回荡在空中。苏锦儿和曾芷晚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她们的内心充满了满足感和欣慰。回到家中,苏锦儿和曾芷晚坐在一起,回味着这一天的经历。“你看,我们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苏锦儿的眼里充满了骄傲。曾芷晚紧紧握着苏锦儿的手,动情地说:“是啊,我们没有白费心思,这世间最美好的事莫过于给予别人希望和温暖。”她们的善行将会影响着更多的人,成为历史中的一道亮丽风景。不管是朝廷的赏赐,还是金银的收入,对于苏锦儿和曾芷晚来说,只是实现心愿的一种方式而已。她们知道,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才能真正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这一天,淮安府的百姓记住了苏锦儿和曾芷晚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