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些人被带走后,安元寿厉声说道:“封氏父子,真是禽兽不如,亏他们还是世家大族,这个事被世人知道后,从今以后整个渤海封氏都会抬不起头。”

这个时代是世家大族的时代,他们虽然看不起百姓,但是却有一种道德观,就是心怀天下、体恤百姓的世家子弟,会被世人称颂,名声也会非常好,很多自视甚高的世家子弟,也都会这么严格要求自己,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君子。

而那些残害百姓,违背天理道德的世家子弟,会被所有的氏族摒弃。

就好像你养的宠物一样,你善待它,把它养的膘肥体壮,不管是谁看到了,都得夸一句你人不错。

反之,任何人看到,都会说你这人不怎么样,这是同样的道理。

这种价值观安元寿觉得很正常,不过谢安却理解不了。

不过谢安也没有和安元寿理论,因为这是这个时代的普世价值观,你不理解,可以,你自己憋在心里,如果你要说出来,或者付之于行动,那就是和整个世界为敌,不光那些高高在上的世家会攻伐你,就连那些底层的百姓,也不会理解你的,这就是逆洪流而上。

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谢安皱着眉头说道:“看来你我得去找宋国公了,出了这么大的事,你和我的话语权在朝堂上可没有这么大的份量。”

谢安和安元寿见到萧瑀时,萧瑀还颇为不解的问道:“不是让你们放手去做吗,怎么刚刚分开就来找老夫了?”

两人对视一眼,还是谢安解释道:“萧公,不是我二人多事,实在是出了天大的事,这才不得已来见您的。”

“哦,什么事啊?”萧瑀好奇的问道。

于是谢安一五一十的把两人查抄封府,遇到的事事无巨细的和萧瑀说了。

萧瑀越听眉头皱的越厉害。

他本身就是那种自视甚高的世家之人,现在听到封言道父子做出这么多丧尽天良的事,哪里还能忍得住。

“啪”的一声,萧瑀用力的拍在扶手上,厉声说道:“好个封伦,某原以为他只是忘恩负义,没有想到他骨子里却是个禽兽?现在想来,当初某推荐他做右仆射,真是做了这辈子最错的事,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老夫之罪也!”

说到后面,萧瑀一脸愧疚,好像封氏父子做的事,有他一部分责任似的。

谢安:“萧公切莫如此,事到如今,我们只能让它公之于众,还百姓一个公道,尤其是那些失去女儿的父母,也只有这样,才不负陛下恩典。”

“好,老夫去换身衣服,我们先去现场,了解了所有的事以后,在一同入宫。”

三人再一次来到封府时,大理寺的仵作已经开始工作了,而且大理寺也派了相应的官员过来。

萧瑀可不是像谢安和安元寿一样这样的年轻官员,在朝中也没有根基。

所以大理寺的官员,一见到萧瑀,立马跑过来姿态很低的问好。

“现在怎么样了,知道有多少受害者了吗?”

“回宋国公,目前只是清理出一多半,还有很多没有清理出来,现在的受害者已经有31人,而且多为年龄不大的女性。”

“嗯,安将军,那边的财物清点出来了吗?”

安元寿拿出清单交给萧瑀,道:“萧公,已经初步完成,这是清单。”

萧瑀接过来翻看了几眼,立马合起来说道:“好,现在你们随我入宫面见陛下,如此大事,必须由陛下明断。”

三人来到皇宫的时候,已经是夕阳西下,再晚一点,皇宫的大门就要关闭。

李世民看他们三人去而复返,好奇的问道:“三位爱卿为何此时入宫,难道封府的查抄工作已经完成?”

李世民还以为他们已经完成了抄家,见过快的,但是没有见过这么快的。

“陛下,这是封府清点出的财物,请陛下御览。”

萧瑀没有第一时间就说出最重要的事,而是选择先易后难。

李世民看过之后,虽然皱着眉头,却说道:“也不枉朕信任他一回,总算没有做出其他违法乱纪的事。”

“陛下,封伦的钱财尚在情理之中,不过他父子二人却做了其他天怒人怨的事?”

“哦,何事?”

“不知陛下还记不记得,武德七年时,轰动长安城的失踪案件?”

“朕自然记得,如果朕没有记错的话,当时这个案子就是封伦负责的,莫非有何不妥?”

“当时有百姓去长安府报案,说他们的女儿失踪了,而且这个案子还牵扯到当时一位吏部八品官员的女儿,所以太上皇才派遣封伦彻查,封伦也没有让太上皇失望,不出一月,就把案子查清,还了百姓一个公道,还因此被太上皇口头嘉许。”

“确有其事,难道封伦在这个案子上徇私舞弊?”

“陛下,他不止徇私舞弊,包藏案犯,而且还欺瞒太上皇,犯了欺君之罪!”

李世民一听,追问道:“哦,难道做下此案的另有其人,还是出身显贵,所以爱卿才来见朕?”

看到自己铺垫的差不多了,萧瑀这才直接说道:“陛下,犯下此案的不是别人,就是封伦的儿子封言道。在封府,有一个地下密室,刚才从里面解救出几位受害者,都可为人证。而且在封府的一口枯井中,找到了几十位已经化为皑皑白骨的受害者,目前大理寺的仵作还在清点,此时清点出来的受害者已经高达31人,还请陛下明鉴。”

萧瑀的话惊的李世民立马站了起来,他刚刚继位,就出现如此惨绝人寰的大案,于言论不利啊?

李世民第一个考虑到的就是不能让这个事件发酵,要控制在可控的舆论之下。

“现场有多少人知道?”李世民严肃的问道。

已经人老成精的萧瑀立马就猜到李世民所想,干脆的回答道:“只有安将军带去的千牛卫和大理寺几个官员,其他的都是封府的仆人。”

听到没有扩散出去,李世民松了一口气,如果这个事件被扩散出去,到时候被有心人一利用,后果不可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