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回到八十年代当航空大佬 > 第25章 骆玉珠的奋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骆玉珠现在很忙。

春耕时节到了,她需要去耕种。

否则陈金水真的有可能收回她们的集体户口和房子。

同时,大哥杨杰,二哥鸡毛的来信,她也收到了。

她虽然是小孩子,但多少懂得了男女之间的爱情。

就算不懂。

这世界上还有一种叫做小人书的东西,

还有一种叫做电影的东西,

还有一种叫做戏曲的东西。

爱情,不就是那么一回事么。

她似乎明白了什么。

二哥是避嫌离开的。

大哥大概觉得和自己的年龄不太合适,所以一直来信鼓励,说鸡毛会回来的。

至于她本人,对爱情倒是没有多少向往。

她只想要一个安安稳稳的家。

仅此而已。

陈金水好奇的问道:“杨杰来信了?”

骆玉珠点点头:“他现在到了南京,说是见了好多人,好多事。”

陈金水点点头:“嗯,这孩子是干大事的人,将来会有出息的。”

“你就不要学他了,安安稳稳的种地就好了。”

“大光那小子,被我逮住了好几次,还是不听。”

“不知道上面严抓这个事情吗?”

骆玉珠内心吐槽:我也不听。

种地才几个钱?

...

农村的乡镇,这会叫人民公社(前面失误了,写成了镇)。

生产队的社员每天集体劳动,可以赚到工分。

通常成年男子一天最多10工分。

成年女子劳作一天,最多计算7个工分。

未成年劳动力和以及满足条件的老年人,劳作一天,最多计算4个工分。

工分其实是两个词组合。

工,即工作时长。

年底全公社的产出,可以看成是当年的Gdp。

个人粮食和其它物品的收入就是:总产出-已支出费用(包括上交上级的,公社行政开销,五保户,集体的机械设备等),然后除以所有的总工。

得到的数据,在乘以每个家庭的总工。

这就得到了一个家庭的物资收入。

这里头包括各种粮食,木头,布匹(没有的折算成布票),猪肉,鸡肉,鸭肉等等。

这个是城市户口没有的东西。

分,即法定货币里面的一分钱。

也就是说,当时成年的农民一天收入就是一毛钱。

城里人的收入大约是一块钱。

因为城里人没有食物,所以要求钱更多,需要去买物资。

统筹统销,就是官方调配物资。

把农村生产的廉价物资给到城市里,城市生产的产品用于工业化。

在此基础上,宏观的去调控经济。

就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果。

集中力量,集中财富,重点发展重工业。

所以,农业和农民一直是工业化最根本最基本的存在。

不是某些砖家嘴里的毫无贡献。

不是你有技术,你有农场,你有拖拉机,就说明你的贡献更高。

这一切的根本,都是全国的农民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东西。

但现在,计划经济似乎已经走进了死胡同。

官僚贪污腐败,各种社会矛盾加剧,底层人民穷的活不下去了。

于是要改。

改的后果是什么呢?

需要流通。

流通的象征那就是货币,也就是通常理解的钱。

现在问题来了。

强行取消计划经济后果是什么?

城市人1块钱,农村人1分钱,10倍差距。

农村是农产品,毫无市场竞争力,毫无附加值。

城里的工业产品再烂,那也是吊打原料级别的农产品。

所以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而钱是财富最直观的反应。

以至于现在的官方,压根不敢说农村真实的情况。

总是模棱两可的用平均收入说事情。

还有什么农民种地一两百亩地(扯犊子,农村人有人均1.5亩就不错了。河南是平原,在03年左右普查,人均全国最高耕地仅有2.3亩)。

2023年了,还有应届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一万多元。

这种天大的笑话,都能出现。

以至于无数人好奇,自己到底是被谁平均了。

...

1979年的中国,就处在这个爆风口上。

谁都知道,改革已经难免了。

围剿小贩的本意并不是上面故意阻拦农民发财致富。

而是希望减缓这个趋势,来缓解社会矛盾。

比如杨杰倒卖一趟皮鞋。

半个月时间,挣5万多元。

这玩意骇人听闻。

钱是财富的象征,但不是财富的全部。

财富的总量是不变的。

以前大家没钱的时候,这个社会也是有财富的。

钱不过是表达的形式之一,粮票也是。

不是说杨杰手里有5万块,那财富就凭空诞生了5万。

这中间会有一个经济膨胀。

说白了,就是其他人的钱,变得不值钱了。

财富的本质,就是把一群人手里的,流通到另外一部分人身上。

这个和钱有关,但不是直接挂钩的。

比如古代黄金并不是货币,但拥有更多黄金,人们认为他财富很多。

比如津巴布韦币是货币。

但是给你再多,也买不到物资,也就没有了财富。

再比如79年的时候,卢布比美元还“值钱”。

但是卢布依旧买不到吃的。

这也无法证明卢布比美元值钱。

也就是通常拿金钱衡量认为苏联比美国富裕的逻辑不完全正确。。

有些东西放开了,就捂不住了。

而在这种野蛮的时代,发展起来以后,吃亏的是谁?

最终一定是最底层的人,而不会是其他人。

杨杰知道,自己刻不容缓,必须要强行在全面开放市场前,把自己变得更强。

陈金水看不到这些。

他能看到的其实和大部分官员一样,就是死死的堵住这个洪水猛兽。

也许,他们的内心并不是有意阻止村里人发财。

而是遇想到了未来可能产生的无数悲剧,在做最后的努力。

至于正确的方向,谁知道呢?

反正,挖国家墙角的行为,那一定是错误的。

这就是陈金水一类人的思维逻辑。

人么,有时候知道的越多,反而越烦恼。

想的太多,也是烦恼。

骆玉珠不懂这些,她就是普通人的代表。

简单的理解,钱就是财富。

我赚钱越多,日子越好。

谁拦着我们赚钱,就和谁没完。

她已经基本摸透了义乌周边的情况,还有合适的市场。

我们常见的,衣食住行。

其中,食,可以理解为吃的。

要弄吃的,反而赚不了几个钱。

因为计划经济最基层的,就是保证民众的口粮。

这也是为什么试运行的市场,禁止主粮,油盐等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