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育儿咨询师 > 第109章 睡前读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待李欣这天回到家后,她终于放松下来,坐在阳台上看着楼间小花园里的植物们发了半天呆。这天在家休息的萧雨,看她一副很累的样子,与她聊了几句,发现她还不太想说话。于是,萧雨就主动承包了这天接下来的家事,直到晚上孩子们都去睡觉。

到李欣自己做睡前准备时,她洗完澡换上了毛绒绒的浅驼色睡袍,终于有力气聊聊近来的工作体验了。萧雨听到,李欣又在用心理学上的“xYZ陈述”来尝试确认基本事实了,就推荐李欣再找《庄子》出来看看,因为他曾在里面看到过“每下愈况”,深感,二者所说的似乎是十分相通的。

刚完成护肤环节的李欣听了,就拿来《庄子注疏》,萧雨接过来翻到外篇中的《知北游》,指着其中一段给她看——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

庄子曰:“无所不在。”

东郭子曰:“期而后可。”

庄子曰:“在蝼蚁。”

曰:“何其下邪?”

曰:“在稊稗。”

曰:“何其愈下邪?”

曰:“在瓦甓。”

曰:“何其愈甚邪?”

曰:“在屎溺。”

东郭子不应。

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

书里的这段对话,成功把李欣看笑了:“哈哈哈,我之前没留意这篇,这段这么好玩,虽然的确是与心理学上确认事实的实践精神相通吧,但看着,这庄子回答别人问题时,有点杠精风格啊?”

萧雨也笑起来,“这怎么是杠精风格呢,不是他好杠,是他不得已嘛!不信我来做东郭子,你来做庄子,看看庄子这样的回答,是不是最简洁的答法?”

李欣听了,马上坐正了,一手拿着书,一手到下巴边抚摸起并不存在的美髯,丢个眼色给萧雨:“来呀来呀!”

穿着深蓝色法兰绒睡袍的萧雨,正面向着她,舒展地站好,然后特别优雅地向李欣行了一个见师礼,就问:“敢问夫子,人们所说的大道、所谓的规律,究竟在哪里可以见到呢?”

李欣压粗了声音,慢慢地回答:“它在所有的地方呀!”

萧雨继续问下去:“希望可以继续详细讲讲。”

李欣想了想,也继续答下去:“在蝼蚁这样的小虫身上就可以看见。”

问:“干嘛说得那么低端?”

答:“在稗草和稊草这样的杂草中。”

问:“怎么更加低端了?”

答:“在瓦和砖之中。”

问:“这还越说越下沉风格了?”

答:“在大便和小便中。”

萧雨摆出心中嫌弃、表面不敢嫌弃的样子,微微向左扭头,表演无语。

李欣又想了想,看着书说:“您老先生的问题呀,都没问到点儿上!要说如何观察总结大道,这就像市场上的行家要估量猪的肥瘦时,总是要去看猪脚胫的粗细一样嘛!越是从低微的事物上去推求,才越能看清事情真相与根本规律。”

这让萧雨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你还挺有表演天赋!怎么样,庄子这样答,是不是最简洁的回答方法呀?”

“看起来是挺有道理的。因为要表达‘目光向下、脚踏实地’,所以必须要引导对方的关注点不停下调,然后才说出自己的依据。否则,他一开始就说‘那我们就跟市场上会挑猪的行家学,他总看猪脚踝来做判断,所以我们也要目光向下’,那对方这样自恃心高,估计是一句也听不进去的。”

“就是这个话了!”

说话间,李欣也坐到了床头去,又拿起《庄子》看了起来,并打算把这本书继续作为睡前读物了。

萧雨在李欣看《庄子》时,便也凑过来看,越凑越近,顺势在她脸颊上印下一吻。这让李欣的脸泛起一层嫣红,她手腕轻转,一松手在旁边梳妆台上放下了书,开心而松弛地吻了回去。

过了几天,李欣见丁宏一连几日没有消息,她去咨询公司的3人小群里询问时,才知道下一单咨询约在了下周二。于是这周的工作时间,李欣就都在写下周的推文,写完后就去继续充实《A宝成长奇遇记》了。

同时,这回3个人在小群里的交流也让李欣了解到:丁宏基本获得了袁赫的全面支持,他如愿在医馆的宣传项目上有了更多主导权;虽然他极力表示还是咨询公司的一分子、定会做好医馆项目之外的工作,但李欣不难感受到,他对咨询公司的其他事务更加应付了事了。

李欣不想浪费时间在他身上,只是去细看了约在下周二的这单咨询。客人是一对夫妻,其中的宝妈楚然,就是此前暑假时视频咨询过的楚女士。

到了下周二所约定的时间,李欣提前到了约定的连锁饮品店,照例提前15分钟发了桌号给客人。在等待二人的过程中,李欣翻了一下回访记录,除了复习上回主要探讨的育儿问题,她还留意到,这位宝妈在回访中只回复了一句“我再观察小朋友”,然后就没有了音讯。

待两位客人到达后,互相认识了一下,李欣便先了解了一下宝爸汪泰荃为何会来咨询。这一了解才知道:因为他们儿子的一些行为习惯改善进展不理想,他跟妻子的育儿意见越来越不统一了,讨论中,他听说妻子所讲的一些跟孩子交流感受、引导孩子恰当追求卓越的说法,是来自李欣的,所以就一定要来当面咨询一下。

汪泰荃最想问的问题就是:“孩子反复尝试,自我负责都难以做到,于是无法摆脱‘自卑情节’,这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