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哭泣一番后,太子便又对几人说道:
“我与母后能安全到达南京,全赖孟毅与其部下校尉忠勇护卫。今他们的家眷亦在船上,你们定要好生安置!”
“殿下放心!”
几人此时心中都是在脑中回想着方才那个锦衣卫百户孟毅,现在听殿下如此说,看来此人在殿下心中分量很重啊!
便桥上,孟毅侧立于一旁,目光盯着还在跪俯在地的一众大臣勋贵们,心中在思量着自己记忆中南明诸臣的名字。
想了半天后,无奈摇了摇头。
以历史来看,此时太子已经来到北京,也就没有了福王与潞王的监国之争,虽然少了混乱,但这群大臣历史上的表现,却是让孟毅心中堪忧。
历史中,这群人只知党争,而把满清入关竟当成友军对待,还妄图与之合作,致使弘光朝廷面对南下清军时,竟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直到清军兵临城下时,直接选择投降了。
南明弘光政权的快速瓦解,全拜这群庸臣所赐啊!奥,还有那个福王!
但如今的历史已经改变,他们,或许也会有所改变吧。
正在回味历史的孟毅,忽然听到远方又传来嘈杂声,踮脚望去,便见远处又来了一大队人马,衣着华丽,仪仗车马一应俱全。自然明白是迎接皇后太子的仪仗来了,便快步上船前去禀报。
不多时,皇后太子在前,坤兴与两位皇子在后,缓步走下船来,一众勋贵大臣立刻山呼皇后太子千岁。一众护卫亦随之跪拜山呼。围观百姓们见状,也纷纷效仿跪拜。
皇后令众人免礼后,一行人在仪仗拱卫下登上了车辇。
孟毅站在便桥上没有跟李邦华他们那般随行,这时候,皇后太子他们的安全已经不需要自己操心了,可自己家人是需要自己来安顿的。
但自己对这南京城可不熟啊!
孟毅正在发愁时,却见方才已随皇后等人而去的镇守太监韩赞周,去而复返一脸笑意的朝自己走来。
“孟百户,咱家拜谢了!”
说着便朝孟毅作揖躬身一拜,孟毅自然连忙还礼一脸受宠若惊的表情回道:
“公公怎可如此,在下只一小小百户,当不得公公如此的!”
韩赞周笑道:
“当的!百户与我大明可是有再造之功啊!如何当不得!”
“公公言重了!在下只是尽了为臣子的本分而已。”
韩赞周微微点了点头,心中对这锦衣卫百户更是佩服,叹道
“孟百户居此大功却不自傲,真英杰也!”
“公公过誉了!”
孟毅表现的如此谦卑,不过是出自对此人的敬意罢了,此人乃是弘光朝覆灭时,少有的殉节之臣。而且还是个太监,比那些满口仁义道德之辈强多了。
韩赞周笑道:
“方才咱家随驾前行,却不见百户随行,方才想起百户等人家眷尚未安置,特来为百户安排此事!”
说罢便对跟随的一名小太监道:
“将孟百户手下一众校尉家眷妥善安置,百户家眷就带到咱家的西园,好生侍候!”
小太监连忙应是。
韩赞周又笑着对孟毅道
“孟百户只管让家人住下,看看是否习惯,若还住的习惯,咱家便将西园送与百户!”
“这如何使得!”
孟毅嘴上这般说,心里早已乐开了花,什么习不习惯都是说辞罢了,韩赞周这是在有意交好自己而已。
“如何使不得,只是百户别嫌弃是我这阉人所赠即可!”
“公公如此说,在下只好却之不恭了!”
“就该如此嘛!心事已了,百户就随咱家一同伴驾吧?”
“公公请!”
“百户请!”
孝陵,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合葬之陵寝。因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大明皇室鲜有皇帝亲来祭拜。往往皆是遣大臣代皇帝祭拜。
礼部赞引官引着一身素服的皇后太子等人由正门入殿,于拜位前就位。典仪唱执事官各司其职,赞引官随着典仪唱执事的声音,引导着太子三进香后,又在典仪唱执事的唱礼中由引导官引导初献礼。
一系列操作庄重而又压抑,大殿内只有典仪唱执事官的唱礼声外,连众臣跪拜发出的声响都细不可闻。
孟毅一边随着众人跪拜,一边盯着一身平民衣裳的太子朱慈烺,心道:“朱元璋一个破碗开局,创下这大明,朱慈烺有送来的衣服不换,穿这身衣服来祭拜,看来确实有中兴大明的志向啊!”
行完祭拜仪式后,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出了孝陵,由朝阳门进入城中。
南京的皇宫与北京相差无几,只因北京紫禁城就是依照南京皇城修建的。
看着这熟悉而又陌生的皇宫,皇后太子等人内心自然是感慨万千。
在与众臣商议了一下后,众臣便都散去了,皇后太子等人劳累不已,需要好好休息一下,而他们也需要将太子来南京的消息通报全国,并且要先商议一下太子登基事宜。事情还很多啊。
于是乎,整个皇宫就剩下了被太子留下护卫的孟毅,这一个外臣,当然还有韩赞周,但人家是内臣。
此时虽到南京,但在太子心中,真正能信任的,可以用的,只有孟毅而已。
正因如此,镇守太监韩赞周更是对孟毅殷勤备至,自己已经离京多年,太子他们已经对自己有些疏远,想重新取得信任,孟毅不就是最好的门路吗?
三天来孟毅便一直宿卫宫中,白天带着安定剑跟着太子皇后等人看一众大臣扯皮,晚上跟韩赞周饮酒吹牛皮,偶尔还能见到被坤兴公主召进宫的小妹孟婉宁,这几天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朱慈烺已经开始以监国的名义行事天子权利,之所以没有直接登基,是因为有朝臣以没有皇帝驾崩的确凿消息,如此登基与礼不合。
虽然大臣们都知道,崇祯定然已经驾崩,但毕竟到目前为止,南京方面只是得到了京师陷落的大概消息,而太子等人亦是在城破前便已离开皇宫,都无法直接证明崇祯已经驾崩。
但国不可一日无主,便只好先让太子以监国名义理政,待有确切消息后再择期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