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天下第一小乞丐 > 第24章 (3)满门忠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刀斧手手中的大刀挥下,颜季明顿时身首分离。

门内的颜杲卿心痛欲裂,大叫一声昏死过去。

“撞开大门!”史思明冷酷无情的挥了挥手。

数十个燕军兵卒抬着巨大的圆木向府衙大门撞去,只用了两下便撞烂了大门,燕军兵卒一涌而入。

“留下官员,其余的全杀了!”史思明在后面大声叫道。

在捉住颜杲卿和和袁履谦等人后,史思明又下令屠城,常山城百姓死亡一万多人。

颜杲卿被押往洛阳。

安禄山见了颜杲卿后怒气冲冲地说道:“你原来只不过是个管户籍的小官,是我屡次提拔你,最后才担任了常山太守,我哪里对不起你,而你要背叛我?”

颜杲卿对安禄山怒目而视,大声说道:“我颜家世代担任唐朝大臣,忠于的是大唐,如何会跟随你这羯狗反叛?况且你原来只不过是个放羊的奴隶,屡次骗取皇帝信任才有今天,皇帝有什么事负你而你要反叛大唐?”

安禄山暴怒而起,抽出腰刀砍断颜杲卿的一条腿,颜杲卿顿时疼晕了过去。

待颜杲卿醒转后,安禄山又恨恨说道:“今天就要让你知道反叛我的下场,把他们都砍断手脚!”

数名刽子手上来,将颜杲卿的幼子颜诞、侄子颜诩以及袁履谦都砍断了手脚。

这几人虽然疼痛惨叫,但是绝不求饶,令安禄山更加气愤。

安禄山用刀指着颜杲卿说道:“只要你出一声求饶,今日我就留你一条性命,否则全家都碎剐而死!”

颜杲卿须发散乱,浑身是血,瞪着安禄山说道:“你这羯狗不得好死,早晚有一天你会身死族灭!”

有刽子手上来钩断了颜杲卿的舌头,颜杲卿仍然含混不清地大骂安禄山。

安禄山暴怒异常:“将这些人都绑到桥柱上肢解吃肉!”

颜杲卿遇害,时年六十五岁。

远在平原郡的颜真卿过了好长时间才得知堂兄和侄儿颜季明遇害的消息,悲痛欲绝,挥笔写下了后世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稿文》:

...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每慰人心...

……

潼关,一场大战刚刚结束,防守的唐军和进攻的燕军都损失惨重,四处都是哀嚎之声。

燕军已经发动了数十次进攻,但是一直未能攻克潼关天险。

唐军虽然占据地利之势,但也是死伤无数,并且粮草匮乏,处于非常艰难的境地,全军都在寒冷的天气中煎熬。

哥舒翰大帐中,一个火盆发出微弱的火光,使得帐中不是那么清冷。

哥舒翰瘫坐在火盆旁边,伸出双手烤着火。这种环境对哥舒翰也是一种煎熬,如果不是这场战争估计他正在家中温暖的的寝室中休养。

寝室中早就装了暖气,时刻在散发着热量,却没有火盆这种烟熏火燎的后果。

冬天的时候哥舒翰会时刻躺或坐在暖气旁边,一刻也不愿意离开,一边享受温暖一边想着吴关为什么有那么多鬼点子,能造出暖气这种好东西...

忽然帐门打开,几人走了进来,正是哥舒翰信任的王思礼、田良丘、李承光等大将们。

往常几位将领也经常来报告军事情况,因此哥舒翰并没在意。

几人坐定后,王思礼先开口说道:“大将军,现在我们损兵折将,粮草匮乏又加上天气寒冷难耐,军中颇有怨言,不知道需要在此坚守多久?”

哥舒翰混不在意地说道:“叛军虽然来势汹汹,但是屡败于潼关,只要我们在此坚守一天,叛军就不能前进一步。等各地边军到来后四面合围,叛军定会大败!我们虽然艰苦,但总是强过外面的叛军,总有一天他们会崩溃的...”

王思礼点头附和,又说道:“某有一个主意,或许可尽快平息兵戈...”

“你且说来”,哥舒翰一边烤火一边随意说道。

王思礼拱拱手:“安禄山出兵的借口就是诛杀杨国忠,如果我们出兵回长安杀掉杨国忠,安禄山就没了借口,自然会退兵。汉朝就是用这种方法平息了七国之乱。现在我们手握二十万大军,关中还有谁能是我们的对手?”

哥舒翰大吃一惊,回头看着王思礼坚决地说道:“如果这样做我和安禄山还有什么区别?以后此事万万不可再提!”

帐门外一个兵卒认真倾听着帐内的谈话,下值后立即写了一张纸条送了出去。

长安,杨国忠府中。

杨国忠坐在书房中,拿着纸条大惊失色。这是他安排在哥舒翰军中的密探送来的消息。

杨国忠原来为了对付安禄山,曾经极力拉拢哥舒翰,二人关系还算不错,但是没想到哥舒翰的手下竟然有了反叛的想法,所谓的诛杀自己只是一个借口,背后的想法恐怕和安禄山是一样的。

虽然哥舒翰表面上没有答应,但谁知道他内心是怎么想的?况且关中的军队全部被哥舒翰带到了潼关,如果反身杀来,关中毫无抵御能力。

不行,得尽快想办法!

此刻,长安街头或茶楼酒肆之中,有人故作神秘地对周围人们说道:“听说哥舒翰不满意皇帝派他出兵,要杀回长安自己做皇帝...”

另一人则装做早就知道的样子说:“我早就听说了,让哥舒翰出兵是杨国忠的主意,听说哥舒翰回来后要先杀杨国忠...”

一时之间,各种消息传的沸沸扬扬,虽然版本不同,但都是哥舒翰要带兵杀回长安的。

这些消息自然传到了杨国忠和李隆基耳中。

杨国忠紧急进宫求见李隆基,李隆基此时正在南熏殿的暖气旁边喝茶。

杨国忠说道:“兵法上说居安思危,现在全部大军都在潼关防守,而长安空虚,没有任何后备力量,万一潼关作战失利,京城就危险了!”

李隆基当然明白杨国忠的意思,问道:“应该如何应对?”

杨国忠说道:“臣想招募三千精壮力量,加紧训练,以备不测。”

“朕同意了,你去办吧!”李隆基皱着眉头说道。

杨国忠刚要离开,李隆基又问道:“让吴关带兵防守长安如何?”

杨国忠眼睛转了两圈,煞有介事地说道:“吴关现在广有资财,富可敌国,如果手中再握有大军,那么将不可遏制,还是稳妥为好!”

安禄山反叛以来,李隆基从极端的自信变得极端的疑神疑鬼,特别是对握有兵权的大将充满了不信任。

李隆基迟疑一会儿,最终挥挥手:“你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