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花开春来晚 > 第357章 大棚蔬菜实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简易床上坐起,刘圭仁看着刘正茂,略带责备地问道:“听知青讲,你申请了宅基地?”

依照儿子的能力,刘圭仁原本认为刘正茂在樟木大队停留不了多久便会回城,如今申请了宅基地,那就意味着刘正茂要在此处落户。刘圭仁心中有些责怪刘正茂不与家长商量,便私自决定如此重大的事情。

“是的,爸,大队在序伢子家旁边,给我批了一块宅基地。”刘正茂没想到,仅仅半天的时间,父亲就获知了消息。

家里平时的大事,都是华潇春做主,再加上刘圭仁现在樟木大队工作,不适宜讲这里的坏话,他将事情推给老婆去处理,于是说道:“此事,你回去跟你妈讲,看看她是何意思。”

“嗯,我后天要进城办事,会专门回家跟妈讲这件事。爸,您先休息,晚上还要上班,注意安全,我走了。”刘正茂交代完毕,便关上宿舍门,自行离开了厂区。

听到脚步声渐行渐远,杜家卫询问:“老刘,你似乎不太愿意正茂盖房子?”

刘圭仁和杜家卫是自幼一起长大的挚友,两人之间毫无顾忌,叹了口气之后,说道:“他在省城结识了众多人脉,可以谋取一个招工指标回城,偏偏要在此处安家,盖了房子之后,回城就更加困难了。”

“老刘,不是我讲你,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有如此出色的儿子还不知满足,他在这里是副大队长,你没看到大队支书和郭大队长都要给他几分面子,在樟木大队,正茂可以说是一言九鼎,无人敢不从?”

“招工回城,听起来固然好听,回去进城也不过是个普通工人,怎能与这里的副大队长相提并论权力?只是说得好听些,没有一点实际用处。我儿子要是有正茂一半的出息,我每天都会笑醒。”杜家卫发自内心地开导刘圭仁。

自己身上的帽子尚未摘除,刘圭仁不敢讲农村不好,唯恐隔墙有耳,被污蔑反对知青政策,便敷衍道:“晚上还要上班,老杜,你也早点休息。”

从厂区出来,刘正茂骑车来到蔬菜基地,远远望见用竹子和塑料搭建的大棚,已经矗立起数十个,面积加起来大概有十亩地左右。

通过与蔬菜组长何志成交流,得知蔬菜组按照农村教师提供的资料,种植了辣椒、豆角、西红柿、黄瓜、茄子、空心菜、韭菜等反季节品种,头一年,大家都没有经验,只能依照资料边学习边实践。

对于蔬菜方面,刘正茂纯粹是个门外汉,只能倾听何志成的汇报,不发表任何意见,专业的事情交由专业的人来处理。

前后仅仅聊了一刻钟左右,刘正茂辞别何志成,独自去查看各队种植的冬小麦和油菜的情况,骑着自行车,沿着田地缓缓前行,大块的田地,大约有几百亩,刘正茂心中盘算着明春的收成,应该能够解决面粉厂部分原料和社员家庭食用油的问题。

不知不觉,骑行到了村庄边,由于明日是开放日,社员们已经依照惯例开始清扫村庄里的路面,白天青壮年都有正常的工作,路面上清扫的人大多是老年人。

刘正茂在村边下了自行车,推着车往村庄里面走去。由于刘正茂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奔波,与社员接触得较少,认识的社员不多,更是叫不上名字。

但是,大部分社员都认识他,一路上与他打招呼的社员络绎不绝,刘正茂叫不出对方的名字,只能脸上堆满笑容尴尬地回应:“你好、你好!”

部分社员十分热情地邀请:“刘知青,到我家喝杯茶?”

“多谢了,下次一定登门拜访,今日还有要事,改日一定前来。”刘正茂依旧笑容满面地回答。

村道上,被社员清扫得一尘不染,灰尘较多的地方,社员还泼了水来降低扬尘,社员们能够自发维护大队形象了,这是坚持执行开放日所带来的好处之一。

难得在村里遇到刘正茂,有心的社员主动上前与刘正茂交谈,有吴家和序伢子的先例在前,社员知道与刘正茂交好,能够得到的回报颇为丰厚。

能够与普通社员进行广泛交流,也是刘正茂本次走访的初衷之一。

就站在村庄路边,几位老年社员围在刘正茂周围,刘正茂主动给每个社员分发了一支烟后,有社员主动拿出火柴要给刘正茂点烟,而刘正茂摆摆手,笑容可掬地拉起了家常:“我不抽,你们自己享用。老人家,家里粮食够吃吗?”

一个老头,手里捏着刘正茂分发的好烟,深深地吸了一口,吐出烟圈,抢先回答:“纸烟就是比汉烟美味可口。刘知青,今年与以往大不相同,大队今年粮食丰产,提前给每家每户分发了晚稻谷,我家那几个孙儿,现在都不爱吃早稻了,才吃上几天饱饭,就变得娇生惯养了。”

“是啊,上次大队给每户发放衣服钱,要求每人购置一身新衣服在开放日穿着,我那孙女穿在身上就不愿脱下,现在都不穿她哥哥的旧衣服了。”另一位老年妇女接着话,虽然是埋怨孙女,但语气中却是充满了自豪。

“请问你们对大队长期主办开放日的看法?”刘正茂开始引导话题。

还是那个妇女指着村里的路面回答:“刘知青,你搞的开放日妙不可言,你瞧瞧,村里以前是什么模样,现在又是什么模样?还有就是有的社员家里以前为了一点小事,妯娌之间打得不可开交,现在大队钉牌之后,家里的事情都是在家里悄悄地和睦解决,再无人敢争吵打架了,如果墙上没有和善之家的牌牌,子女都难以找到对象。”

另外一位身材瘦小的妇人也说道:“我身体欠佳,队上出工都不叫我,现在有了开放日,我在序伢子那里洗洗碗搞搞卫生,还能够赚取工分。”

抽烟的老头,声音粗犷地说道:“我们大队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从粮山公社的末尾跃居全县之首,举办开放日就是要让其他大队瞧瞧,樟木大队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樟木大队了。”

“老人家,那您希望大队如何开展工作才好?”刘正茂问道。

这老头反应迅速,谄媚地笑着回答:“我不知道如何开展,但是您刘知青是有能力的人,省城关系众多,您让我们如何做,我们就坚决照办,绝对听从指挥。”

遇到这种老奸巨猾之人,刘正茂真的是无可奈何,只能说道:“大队是所有社员知青的大队,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还是需要大家群策群力才行。”

另一个老头突然插话:“解放 20 多年了,大队也更换过几任领导班子,都只是带领我们盲目苦干,累死累活地拼命干上一年,最终还是食不果腹。自从今年您下放到这里,给大队撰写了什么景计划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家家户户粮仓充实,新衣上身,还有一千多现金藏在家中,刘知青,我们只信任您,其他人都是夸夸其谈胡乱作为。”

虽然被人夸赞感觉舒适,老头敢说,刘正茂可不敢接受,这可是破坏团结、得罪人的事情。

“老人家,如果没有前几任在一无所有的基础上奠定根基,也就不会有今日的成就。”

这时,大树上的喇叭里不合时宜地喊道:“请大队长、刘知青、冯部长、武主任、何部长速速返回大队部,有紧急之事寻找!请……”。

刘正茂笑着对围在身边的社员们说道:“大队有事,下次再聊。”

那个身材瘦小的妇女一把抓住刘正茂自行车的车尾,说道:“刘知青,我公公月底年满 70 岁,请您前来吃饭。”

“好啊,有道是人生七十古来稀,婶子,我平常事务繁多,到时请提前通知我,我一定登门祝贺!讨杯长寿酒喝。”刘正茂不能拒绝社员的一番好意。

“好,提前两天,一定让我老公登门邀请您。”能够请到大队干部为公公祝寿,妇女欣喜若狂。

上午时分,顾正宇于省府为诸位领导详细讲解樟木新村的设计方案,期间还亲身经历了领导针对此方案进行决策的整个过程。随后,他与胡造反主任一同返回设计院。主任回单位后找顾正宇谈了一番话,大意是让他勤奋努力,日后必定前途无量,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显然是想拉拢他。

在顾正宇看来,胡造反当下对自己的示好,无非是企图分沾樟木大队的功劳。要知道,樟木大队的设计方案乃是他与另外两位同学齐心协力搞出来的,绝不可能抛开那两位同窗,将功绩全部算在设计院头上。

再者,自己在外承接私活并收取费用之事,万不可让设计院知晓。左思右想之后,顾正宇决定下午前往樟木大队,当面与樟木方面沟通协调妥当。

下午两点开始上班,顾正宇到单位签到,在办公室稍坐了一刻钟,接着便和同办公室的同事说道,自家有些事务需要处理,得先行离开。

如今设计院本就没有工作任务,况且今日又是星期六,同事们对于上班期间的偷懒懈怠之事早已司空见惯,皆笑着说道:“你去忙吧,倘若领导问起你,我们自会帮你遮掩一二。”

顾正宇骑了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抵达樟木大队办公室时,正巧碰上刘昌明在办公室向古大仲汇报修路的进展情况。

此前曾一起在省里汇报过工作,古大仲和顾正宇彼此熟识。

“古支书!”顾正宇站在门口高声招呼道。

“顾设计师,你怎么来了?”古大仲回应道。

“好事,专程来给你们这边传递个消息。”顾正宇兴奋地说道。依组织原则,在省里尚未正式发布通知之前,前期参与人员是严禁随意向外透露的。然而顾正宇毕竟是一介书生,不谙社会的波谲云诡,因而才会如此肆意行事。

“李娟,给顾设计师倒杯水,小顾,来,坐着说,究竟有何好事?”古大仲起身热情地招呼顾正宇。

顾正宇坐下后,简明扼要地把上午在省府开会的情形讲述了一番。樟木办公室里,听完顾正宇的叙述,包括古大仲在内的几人,皆兴奋得难以自已。

尤其是古大仲,听闻樟木大队被拟定为省级典型,这对于樟木大队而言,无疑是天大的荣耀,也充分证明了他古大仲卓越的领导才能。

另外,省里明确表示,要赐予樟木大队一辆汽车,据顾正宇所传达的意思,此乃调拨,也就是说无需大队出资购买。虽说这是物资厅使用过两年的旧车,但不要钱总归是好事。

这种好事,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古大仲旋即让李娟通过喇叭通知,郭明雄、刘正茂等人速来大队部开会。

被通知之人,不知大队究竟发生了何等大事,皆不敢有丝毫怠慢,很快便全部到齐。

古大仲直接切入正题,说道:“上午,省里两位重要领导亲自组织了会议,研讨咱们大队新村建设之事,具体情形,请全程参与会议的顾正宇设计师为大家详述。”

这次,顾正宇再次讲述了上午会议的情况,并表示,省领导对樟木大队着实重视有加,多次提及让与会的省厅全力配合樟木大队的建设,预计元旦过后,就会针对樟木大队的事迹展开预热宣传。

待顾正宇讲完,古大仲略带得意地向大家问道:“咱们樟木大队即将成为省级典型,大家可高兴?”

马会计率先附和道:“在古支书的英明领导下,咱们樟木大队总算苦尽甘来。”这一番马屁可谓拍到了古大仲的心坎里。

郭明雄同样满心欢喜,但他是实干型的领导,不禁忧虑道:“听顾设计师所言,元旦过后,省里便会派遣记者来大队进行预热宣传,可咱们的新村建设尚在平整地基的阶段,记者来了也看不出个所以然啊?”

郭明雄的话,犹如一盆冷水,瞬间浇醒了兴奋中的古大仲。如今距离年末仅剩二十几天,当下的新村建设方案仍停留于图纸之上,记者前来采访预热,究竟拿什么去宣传?

刘昌明现今主要负责大队范围内的基建工作,他率先说道:“大队当下仍在修路,新村民居宅基地基本已平整完毕,只等总体方案获得批准,建筑材料到位,便能动工开建。”

古大仲却道:“总体设计方案虽已获得上级认可,然而建筑材料却颇为棘手。杏花大队那边已为我们筹备了三百万红砖,可水泥厂尚在筹备阶段,预计正式投产时间在明年三月,即便他们加班加点,也要到二月中旬以后才有水泥。另外,仅有水泥远远不够,浇筑预制板需要大量钢筋,这同样尚无着落。”

武齐悦焦急地说道:“照此说来,省里派记者过来时,大队一无所有,如何向上级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