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嫡长孙:老朱家的团宠 > 第447章 朱元璋对孔氏的处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47章 朱元璋对孔氏的处置

听到围剿陈祖义,朱棣顿时就精神了,如同打了鸡血一样。

他没别的爱好,就喜欢打仗。

“陈祖义是不是又做了什么事惹怒我爹?不然我爹也不会调集各路水师围剿陈祖义。”

“也不知道这次围剿能不能成功,这个陈祖义也是个人才,是一方枭雄。”

“在海上、听说大家都叫他海盗王,海盗的王者。”

“如果我也能参与围剿就好了,我倒是想见识见识这个称霸大海的海贼王。”

……

随着两人聊天,时间飞速流逝,大臣们陆陆续续的朝着奉天殿走来。

大臣们见到朱棣都是一怔,藩王怎么回京了?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说过,藩王不得召见是不许回京的。

难道发生了什么大事。

不少官员来拜见朱棣的同时,也在探他的口风。

可惜、朱棣什么都不透露,徐达是他岳父,他怎么可能会透露一个字。

……

等奉天殿大门大开,众人鱼贯而入。

武将整整齐齐的站右边,文官整整齐齐的站左边。

“陛下到……”

“圣躬万福……”

“圣躬万福……”

“圣躬万福……”

……

文武百官鞠躬呐喊。

朱元璋这时也看到了朱棣,但没有说什么。

太子朱标见到朱棣,一脸不可置信的揉了揉眼睛,很快就露出惊喜之色。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太监王二狗扯着公鸭嗓子喊道。

有事要上奏的大臣们一一站了出来,每个人说话都言简意赅,无外乎就是各地灾害的事情,还有就是哪里闹匪患,又或者是有土司作乱。

上奏的大臣不仅把事情说来,还说了如何应对等等。

当然、也有大臣出来反驳对方给出的应对之法,但不扯皮,很快就有了统一的意见。

朱棣看得暗暗咂舌,跟以前完全不一样啊,以前上朝的时候,往往一个问题就要扯皮半天 。

现在的效率都这么高了吗?

等大臣都把事上奏完,锦衣卫指挥使毛骧站了出来:“陛下、孔氏族人已经全都羁押回京,请陛下圣裁。”

闻言、大臣们顿时窃窃私语起来,特别是那些文官,他们学的是孔孟之道,尊孔子为圣人。

如今朝廷把孔氏族人都抓了,他们心里肯定不乐意。

最主要的是,这些都是他们文官集团的底蕴啊。

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目光扫视着一众大臣,把大家的反应尽收眼底。

他也不开口,说实话,孔家在读书人心里的威望太高了,他可以下令斩杀孔家人,但不能全都杀了。

更不能把他们流放,若是把他们流放,等他们有机会,搞不好会煽动读书人作乱。

也不能让这些人落入蛮夷之手。

因此、如何处置这些孔氏族人,还真不好办。

过了片刻,一个文官站出来说道:“陛下、孔言昌煽动读书人作乱,实为大罪。”

“可孔氏族人没有犯事,处决孔言昌一人足矣,还请陛下放过无辜的孔氏族人。”

又有文官站了出来:“臣附议、孔圣人乃儒学创始者,更是读书人的代表,是天下读书人的祖师爷,孔氏乃孔圣人后裔,孔氏一族秉承着教化百姓的重任,还请陛下宽恕无辜的孔氏族人。”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一个接一个文官站了出来。

朱棣整个人都麻了,他最近整个心思都在徐达身上,加上锦衣卫突然抓捕孔氏族人,他真不知道孔氏究竟出了什么事。

更让朱棣震惊的是,他爹居然把孔氏家族一网打尽了。

好家伙!

这可是孔子的后人啊,老爹难道就不知道孔氏一族,在读书人心里的地位吗?

毫不客气的说,孔氏家族在读书人心里,是至高无上的,是读书人心里的万世师表。

对孔氏动手,不亚于对各大豪绅士族动手。

带来的后果无法想象。

特别是那些年轻的读书人,一个个都是二愣子,若是他们知道朝廷灭了孔氏一族,他们真的什么事都干的出来。

“哼!”朱元璋阴沉着脸冷哼道:“咱把孔氏关入大牢,咱之前在城楼上就说过是为何,除了孔言昌,你们觉得那些孔氏一族是无辜的吗?”

“一个个只知道卖国求荣,帮着蛮夷残咱华夏子孙,真是丢他们先祖的脸,若是孔子知道,棺材板都压不住,恨不得爬起来拍死他们这些畜生……”

一时间、大殿里鸦雀无声,针落可闻。

那日、朱元璋在城楼上细数出来孔氏的罪行,他们又不是不知道,这些都是事实,只要愚昧无知的百姓不知道罢了。

朱元璋霸道的气势震慑住了文官们,这才继续说道:“咱推翻暴元建立大明以后,也知道读书识字的重要性,咱也尊敬孔子他老人家……”

闻言、文官们眼前一亮,感觉有戏。

他们一个个老奸巨猾,当然也知道不是说灭就能灭了孔氏一族,哪怕是朱元璋也不行。

那样就会跟天下读书人对立,那个读书人还会出仕为朝廷效力啊。

“但是、孔氏一族确实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

“咱尊敬孔子他老人家,也不是所有的孔氏族人都没有文人风骨,咱也不是屠夫……”

“咱不杀孔氏一族,不把他们流放也行,但他们要为自己犯下的错,将功赎罪……”

“从今天起,孔氏族人全都在文渊阁负责编写典籍,先编写一部洪武大典出来。”

“其内容涵盖了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评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各个领域。”

朱元璋并非突发奇想,自从他见识过朱轩那边的研究以后,大为触动。

于是、心里萌生出想要编写一部华夏历朝历代的智慧结晶出来。

无数代人的智慧结晶,朱元璋相信,若是呢编撰成功,绝对能促进大明的各行各业发展。

最主要还是敝帚自珍太严重,各种技术都掌握在豪绅士族手上,根本不利于大明的发展。

而孔氏一族,虽然人品不咋地,但都饱读诗书,让他们去查阅典籍,编写这样一部典籍是没问题的。

不利用起来简直就是浪费。

也完美解决了该如何处置孔氏一族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