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嫡长孙:老朱家的团宠 > 第435章 朱元璋都嫌弃的鸭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35章 朱元璋都嫌弃的鸭毛

“上位、想要把根深蒂固的思想改变,圣人也做不到。”李善长无奈的苦笑起来:“不是思想不对,而是思想会变。”

朱元璋点点头:“没错、思想是死的,而人是活的,人的思想会随着时间发生改变。”

“不过……也不是没有解决问题的可能。”

他说着把目光投向在钓鱼吃葡萄的朱轩:“咱大孙或许可以做到。”

“咱不要求改变那么多,咱只需要,读书人不再是腐儒,咱只需要,当遇到外敌入侵,读书人都有骨气站出来抵御,不给有志之士拖后腿……”

“其余的、咱也敢不奢求,你们都说大明万年……呵呵……只是听着好听罢了。”

“咱又不是老眼昏花,哪有万年的朝代,总会有那么几个不成器的不孝子孙。”

“咱只希望、即便大明没了,这天下依旧是炎黄子孙的,绝对不是蛮夷能染指的……”

闻言、李善长和冯胜都齐刷刷的看向朱轩,这一刻、他们能感受到朱元璋真挚的内心。

他们也期待皇长孙能做到,他们也不想后世子孙经历暴元时期的悲惨命运。

“咦!怎么感觉凉嗖嗖的?这大热天的,难道遇到水鬼了?”朱朱忽然打了个激灵,心里暗道、难道是倭国人变成鬼来复仇了?

“小少爷、你是不是尿急?前面的树林茂密,奴婢先去看看有没有蛇虫鼠蚁。”海棠关心道。

朱轩摇摇头:“没……可能是水太冷。”

他说完这句后就后悔了,连续“呸呸”吐了好多口水。

跟这几个字沾边,他感觉都是一种侮辱,原本好好的字眼,被钱谦益给弄成了贬义词,羞辱人的。

海棠的小脚丫在河水里晃了晃,疑惑道:“水不冷啊……”

得!!!

朱轩竖起大拇指,瞧瞧我家的小海棠都知道水不冷。

不明所以的海棠也没多想,指着不远处在水里嬉戏的鸳鸯说道:“小少爷、鸳鸯还抓不抓?别看鸳鸯小,也是有肉的……”

“奴婢在家的时候,若是能吃上一口肉,都很满足了。”

即便海棠成了朱轩的丫鬟,过上一日三餐,顿顿有肉的日子,她依然还是节俭,珍惜食物。

因为她经历过饿肚子的日子,知道食物的意义。

朱朱摇摇头:“算了、别让它做一对苦命鸳鸯……”

接着他话音一转:“它们以后还能生很多蛋,孵出很多小鸳鸯,让它们生活在这附近,以后就能抓更多的鸳鸯回去吃肉。”

海棠眼前一亮,忍不住夸奖道:“小少爷真聪明,难怪杨小水她们都说你是大聪明。”

一旁的蒋瓛憋的脸色发紫,他被朱轩和海棠的对话逗得很想大笑,还好他是专业的,锦衣卫是经过专业训练过的。

即便是忍不住,也要咬着牙忍着。

不远处的朱元璋见朱轩和海棠对着鸳鸯指指点点,于是笑着问道:“大孙、是不是想抓鸳鸯回去玩?”

朱轩摇摇头,神色忽然一震,只见他的目光落在河面的几根羽毛上面。

“小少爷、怎么了?”海棠顺着朱轩的目光看去,也没见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小少爷、河面的是普通的鸭毛,一点都不漂亮,没有山里的山鸡毛漂亮。”

朱轩回过神来,摇摇头又抬头看向朱元璋:“爷爷、应天城周围有没有大量饲养鸭子的?”

朱元璋被朱轩突然的转变搞懵逼了,下意识的回应道:“有啊、而且还不少。”

刘三吾也开口说道:“据记载、春秋时期就出现大规模饲养家禽,只不过是贵族在大规模饲养家禽。”

“比较近的宋朝时期,水乡地区有大量记载,不仅贵族大规模饲养家禽,小地主也在大量饲养家禽,少的数百只,规模大的达到数千只。”

“而我们大明也是如此,京城水系繁多,饲养家禽的也不在少数。”

冯胜笑着说道:“我家的田庄就有河道,田庄里也饲养了不少鸭子,这玩意每天赶到河里自己找鱼虾水草吃,都不用喂粮食的,不用多少本钱。”

“自从养了鸭子,我们家就很少缺肉食,隔三差五的就炖鸭肉吃。”

朱元璋知道大孙不会无缘无故问这个问题,他好奇道:“大孙、是不是养太多鸭子有问题?”

“咱知道饲养太多家禽,周围都很臭,不过、养鸭子不一样,鸭子大部分时间都在河里泡着,拉屎也是在河里。”

“而且、即便发生瘟疫,鸡、牛、羊、猪得瘟疫的几率更高,在河里的鸭子很少会得瘟疫。”

家禽家畜得瘟疫这个问题,朱轩当然知道,因为大规模饲养,都是圈养,又不注意环境卫生,天气炎热就容易得瘟疫。

朱轩都饲养场就很注重这方面的问题,每天都要清理粪便,还用水冲洗地面,不定期还用石灰消毒。

“爷爷、那些大规模饲养鸭子的人家,他们怎么处理鸭毛的?”朱轩问道,如果他没猜错的话,古代好像没有把鸭毛利用起来。

不是不知道鸭毛可以保暖,而是有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是鸭毛油性太大难以处理,二是有潮气的时候,没有经过脱脂的鸭毛会发臭,然后就是鸭毛是滑的,缝在被褥或者衣服里,容易聚成一坨。

“这玩意还能怎么处理?杀了鸭子就把鸭毛给扔了呗。”朱元璋回应道。

朱轩眼前一亮,果然、他的猜错没错,古人确实没有使用鸭毛。

“爷爷、你能把应天周围的鸭毛都收回来吗?”

“啥?大孙你要那玩意干嘛?你不会是想用来做衣服,做被褥取暖吧?”

他说着摇摇头:“大孙、听咱一句劝,这鸭毛要不得,别看鸭子整天在河里洗澡很干净。”

“其实鸭毛不仅油腻,还容易发臭,咱家里不差钱,何必用这种腌臜之物,咱家想要什么样的棉花都能弄到。”

冯胜也附和道:“没错、鸭毛这玩意给狗狗都不要,还要找地方扔,不然会发臭,用火烧也有味道。”

“小朱轩、你放心,等天冷的时候,我给你寻最好的棉花回来,还有最好的丝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