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爷爷、你不是要时常前往北边练兵吗?我觉得吧,练兵重要,打劫倭国这种小事不要劳烦你。”
“瞪三年后才是你大展拳脚之时,到时候你肯定能作为一路大军主将,去了倭国一阵乱杀,倭国人在你面前只不过是土鸡瓦狗而已。”
听着朱轩的奉承,冯胜心里那叫一个高兴,瞧瞧、还是皇长孙会说话,让人听着舒心。
朱元璋没好气的瞪了一眼冯胜:“如今沐英和傅友德还有蓝玉他们,又都前往讨伐盘踞云南的北元势力。”
“边陲那些蒙元人一直不消停,时常侵扰大明边境,朝廷诸多将领又都在边陲镇守,你不留守京城还想到处跑啊?”
这!!!
冯胜想说些什么,最终开不了口,露出一脸的遗憾。
他当然知道留守京城的重要性,平时不仅要训练京营的大军,守护京城,还要跟朱元璋商议各地的军情。
若是蒙元大举入侵,他还要做好随时支援的准备。
“哎……那些蒙元鞑子就是一些懦夫,有本事跟我们直接开战啊,就会玩一些侵扰的勾当,我瞧不起他们。”
他说着瞄了一眼朱元璋,继续说道:“也不知道朝廷什么时候出兵讨伐,直接把这些蒙元鞑子皇庭给掀翻。”
出兵漠北讨伐蒙元皇庭?朱元璋也想啊,但如今的国力办不到。
“你又不是不知道朝廷的情况,大军还在云南平定北元势力,北方多地又连年干旱,百姓流离失所,哪有那么钱粮大举出兵漠北讨伐蒙元。”
朱元璋说着顿了顿,目光变得凌厉起来:“估计还要等几年,大明需要养精蓄锐,百姓需要休养生息,咱敢保证,十年之内朝廷必定会对漠北用兵。”
如果不是定下三年后就灭倭计划,朱元璋原本设想的是五年之内对蒙元用兵的。
现在定下了灭倭计划,对蒙元动兵的事情就得缓一缓。
有忽必烈的前车之鉴,朱元璋不会小瞧了倭国,毕竟是出海远征,而且倭国拥有六七百万人口。
他估摸着讨伐倭国需要二十万左右的兵力,动用了这么多兵力的情况下,无法分兵讨伐蒙元。
“哎!也只能让那些狗鞑子继续蹦跶了。”冯胜无奈的叹息起来,他又何尝不清楚大明的情况。
若是只顾着用兵的话,百姓的日子将会苦不堪言,食不果腹,饿殍遍野。
在一旁坐着的朱轩听得清清楚楚,对自己爷爷的分析很是佩服,历史记载中,沐英他们这次平定讨伐盘踞云南的北元势力,是几年之内对北元最大的动兵。
因为大明需要繁衍生息,还有平定各地的土司作乱,国力无法支撑大军出关讨伐蒙元。
直到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命冯胜、傅友德、蓝玉率领大军进攻辽东,迫降故元太尉纳哈出。
“冯爷爷、蒙元人时常侵扰边境吗?”朱轩开口问道。
冯胜点点头:“谁说不是呢,这些蒙元人善于骑射,行军速度快,经常以小股起兵侵扰大明边境,劫掠百姓。”
“若是双方大军直接开战,我大明军队一点都不怕他们,来多少杀多少。”
“可他们又不知道正面交战,来得快去的也快,抢了就跑,我们也拿他们没办法。”
这就是蒙古骑兵的优势,机动性很强,而且大明边境线绵长,大明军队不可能把所有边境线上都驻守军队。
因此、给了这些蒙古骑兵可乘之机。
朱轩思索片刻之后说道:“这些侵扰大明边境的北元骑兵确实难缠,不过、也不能放任他们劫掠百姓……”
“小朱轩、你是不是想到什么办法对付他们了?”冯胜顿时来了兴趣,双眼炙热的望着朱轩。
“用魔法打败魔法。”
“什么是魔法?”
“这些都不重要。”朱轩讪讪笑着说道:”还记得刚才安排陈风叔的任务吗?”
“陈风?不就是让他带领他的那些海盗弟兄们去倭国劫掠吗?这跟北元有什么关系?”冯胜满脸的疑惑。
朱元璋神情微动,似乎想到了什么。
朱轩笑着摇摇头又点点头:“说没关系一没关系,说有关系也有关系。”
“倭国的倭寇为什么能劫掠大明沿海地区的百姓?同样是因为大明海岸线绵长,倭寇每次上岸劫掠就跑,不跟大明军队正面交战。”
“既然倭寇可以这样做,陈风叔他们为什么不行?倭国不让我们好过,我们干嘛要让他们好过,用同样的办法对付他们,让他们焦头烂额。”
朱轩说着顿了顿,喝了一口果汁润润喉:“蒙元骑兵跟那些倭寇其实是一样的,干嘛只看着他们的骑兵来劫掠大明百姓,祸害大明百姓。”
“我们大明同样可以派遣骑兵出关,劫掠那些蒙元部落。”
这……
冯胜眼前一亮,兴奋的说道:“这办法不错,蒙元人让我们不好过,我们就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以血还血,他们也别想好过。”
“而且、还能劫掠大量的马匹,牛羊……又能训练大明的骑兵,适应草原作战的习惯,简直就是一举两得。”
……
“你别高兴的太早,你可别忘了朝堂上那些文官们。”
朱元璋撇撇嘴说道:“那些个文官自诩什么礼仪,什么大国风范,肯定会劝谏洪武爷,反驳这样的办法。”
“哼!那些个文绉绉的酸儒,整天不会干点正事,他们要是反对,我们武将也不是吃素的,就在朝堂上跟他们干一架。”冯胜气愤道。
朱元璋嘴角上扬,露出奸计得逞的笑容,他之所以当着冯胜说出来,就是想让冯胜他们去对付文官。
不然的话,若是他提出这个决定,文官们不得像苍蝇一样嗡嗡的在他耳边吵个不停,实在是太烦人了。
朱轩听着冯胜的话,忍不住咽起了口水,好家伙……不愧是开国武将,就是这么硬气。
也只有他们才敢在朝堂上与文官硬扛。
等过过两三代,武将权利下降,反观文官势力日益变强,有几个武将敢在朝堂上跟文管硬扛的。
这也是一个朝代没落的原因。
想要让一个朝代长久,文官集团就不能一家独大,因为他们只会贪财好色,欺压盘剥百姓,面对外敌只会投降当汉奸。